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韓國人獨有的「心火病」燒出髒話文化?韓劇台詞句句髒字原來這樣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韓國人獨有的「心火病」燒出髒話文化?韓劇台詞句句髒字原來這樣來

韓國人獨有的「心火病」燒出髒話文化?韓劇台詞句句髒字原來這樣來
在韓國文化中,髒話有時候是種親密關係的象徵。以前市場上常有當街飆罵的老奶奶,一些人會故意去這些老奶奶的店鋪消費,他們期待老奶奶用髒話問候的溫暖情意。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韓民
精選書摘 2023/09/15
摘要

1.韓國的髒話五花八門。從最具代表性的髒話來看,有帶「狗」字的類型、帶性器官的類型、源於過去刑罰的詞彙、跟生心理疾病相關的,以及近親相姦等詞彙。

2.髒話的實質功能就為了宣洩負面情緒,第二個功能是讓自己看起來更強大。另外,在韓國文化中,髒話很多時候是親密關係的象徵。

3.如果內心感到憤怒和委屈,不宣洩出來會出現「心火病」。心火病是韓國固有的精神疾病,形成的原因是很具韓國特色的情緒「鬱卒」。

韓國的髒話五花八門。從最具代表性的髒話來看,有帶「狗」字的類型,有帶「屌」、「屄」等性器官的類型,也有源自過去刑罰的詞彙(例如오라질、젠장할、육시랄),還有跟染病(염병)、癲癇(지랄)、抓狂(미친)等生理、心理疾病相關的類型,以及帶有近親相姦等逆倫意義的詞彙(例如니미랄、제기랄、지기미),可謂琳瑯滿目。

韓語詞典

除此之外,也有跟動物相關的、跟身體殘障或殘缺相關的,甚至有結合上述詞彙的。由此可知,韓國擁有各式各樣的髒話。也許是因為這樣,韓國還出現了廣泛蒐羅髒話的髒話大辭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幾乎沒有髒話。看日本動畫或電視劇,頂多只能聽見笨蛋(馬鹿,ばか)或傻瓜(阿呆,あほ)的髒話。馬鹿源於「馬鹿野狼」,由漢字的馬字和鹿字結合而成。馬和鹿是髒話,很可愛吧?

日文單字「畜生」的意思相當於「野獸」,卻經常被翻譯為更難聽的韓文「不得好死」。在韓文裡,野獸不過是情侶之間偶爾使用的表達方式而已(例如,「親愛的,你這個小野獸~」)。然而不得好死(젠장)源於亂杖之刑,是「應受亂杖打死」(제기난장맞을)的縮寫,意思是「讓你被亂杖打死」,如此嚴重的意思和野獸有極大差異。

日本動畫片中經常聽見的傻瓜(阿呆,あほ),也只不過是笨蛋、傻子的程度。當然還有更多髒話,例如「○○的傢伙」這種輕視對方的類型不少,然而再難聽也只是「滾開」、「吃大便」乃至於「去死」的程度。像韓國具體表示「要用什麼方法搞死你」的髒話,幾乎沒有。

不過畢竟我是韓國人,無論如何都會對韓國的髒話了解更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韓國的髒話那麼發達?

似乎有些人認為韓國人常說髒話,是壞人;日本人不說髒話,是好人。但文化不能用「好」或「壞」來論斷,因為文化是特定群體的人,為了適應環境,經過長時間創造出來的。

究竟髒話的功能是什麼?髒話表面上帶有攻擊對方的意涵。從字面上來看,髒話的內容大多是對對方的輕視和嘲弄、詛咒和威脅。但是髒話字面上的意義,幾乎沒有實際成真。

髒話的實質功能其實就是宣洩負面情緒。說髒話的時候,通常是因為感到挫折或失落,其中也包含了對對方的失望、背叛與厭惡,這類負面情緒對心理健康危害甚鉅。

這種時候,如果將憤怒和委屈的心情強壓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韓國把那種情況稱為「心火病」。心火病是當事人無法宣洩憤怒,又沒有人可以傾訴的時候,內心產生的疾病。髒話有助於排解這種負面情緒。

第二個功能是讓罵髒話的人看起來更堅強、更具有殺傷力,可以說是一種自我炫耀的功能。這也是在兒童與成人的過渡期中建立自我主體性的青少年,某段時間經常說髒話的原因。當然,上了年紀還滿口髒話的人,在韓國也不會有好的名聲。這些人大多是缺乏情緒調節能力,或是想透過髒話來避免暴露自己軟弱的一面。

在韓國文化中,還有另一種使用髒話的脈絡。在較為親密的關係中,反到經常使用髒話。特別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他們的對話幾乎都是髒話。要是因為這樣,就以為他們彼此是仇人,想要攻擊對方,那就大錯特錯了。

換言之,在韓國文化中,髒話也是親密關係的象徵。雖然最近很少看到,不過以前市場上常有當街飆罵的老奶奶,做生意的時候經常問候顧客的祖先。一些人會故意去這些老奶奶的店鋪消費,他們期待的是髒話背後老奶奶溫暖的情意。

韓國人的「心火病」 ,不罵髒話就無法排解負面情緒

前面提到,髒話的實質功能是宣洩負面情緒,如果強壓憤怒和委屈的心情,會出現「心火病」。

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是心理學中使用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自1952年第一版問世後,目前已經使用至第五版。1994年修訂的DSM—4新增了「文化依存症候群」(Culture-bound Syndrome)的分類,反映了當時心理學界對文化的高度關注。

該分類介紹在特定文化中才可能發生的25個精神疾病,例如主要發生在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文化圈中的衝動暴力行為Amok;出現在中國南部和東南亞地區,男性認為生殖器縮入體內會致死的嚴重恐慌Koro等。

在該分類中,也包含了韓國的「心火病」(Hwa Byung)。心火病是韓國固有的精神疾病,早在《朝鮮王朝實錄》已有相關紀錄,例如思悼世子、惠慶宮洪氏、肅宗、明成皇后等人,就曾受心火病(火症)之苦。

精神醫學將心火病定義為慢性心因性疾病,是壓抑受到衝擊後產生的憤怒或鬱悶導致的結果。心火病和誘發消化不良、頭痛等症狀的一般精神疾病不同,它會伴隨各種身體症狀出現,例如煩悶、燥熱、喉嚨胸口的鬱結等。

心火病的原因據推測為「壓抑憤怒」。在與心火病患者的訪談中,多數人都經歷過委屈的事情,卻沒能好好宣洩這樣的憤怒。心火病患者常抱怨胸口有壓迫感,這就是沒有宣洩出來的怒火。

如果說心火病是韓國的文化精神病,那麼心火病之所以出現,或許可以歸因於韓國必須壓抑憤怒等情感表達的文化相對性。在韓國等集體主義文化中,通常有克制表達負面情緒的規範,原因是不看時機、不看場合的發怒,可能會破壞團體和諧。

中國、日本人為何不會有心火病?

但是有一點相當奇怪。中國和日本也被歸類為集體主義文化,為什麼中國或日本沒有心火病之類的症狀?難道是韓國文化對情感表達的壓抑,比其他國家更強烈嗎?還是韓國人遇到更多委屈和憤怒的事情?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心火病形成的原因,也就是「鬱卒」,鬱卒是相當具有韓國特色的情緒。鬱卒通常被翻譯為depression,不過鬱卒和憂鬱(depression)是完全不同的情緒,鬱卒不像憂鬱那樣低落和消沉,而是混雜著憤怒和鬱悶。

文化心理學將鬱卒的原因,歸咎於個人所經歷的不平等待遇(unfairness)。當韓國人認為自己吃虧或遭到不當的損失時,就會出現「鬱卒」的情緒,而且這種不合理的情況得不到解決時,鬱卒的情緒將會更加強烈。當鬱卒和鬱悶的情況得不到改善時,就會導致心火病。

例如,在過去父權文化下,難以表達個人意見或情緒的家庭婦女;教育程度較低,無法說明清楚個人狀態的底層人;以及社會地位較低,無處傾訴個人情緒的中年男性。這些人常有心火病的症狀,原因就在於此。

最後,導致心火病產生的鬱卒,本質上是非常「主觀」的情緒。主觀性可以說是定義韓國人心理素質的重要特徵。當韓國人認為自己遭到不當對待的時候,就會感到鬱卒。別人怎麼想、客觀狀況又是如何,這些都不重要。所以,在別人眼中一點也沒道理鬱卒的人,例如韓國歷史上第一個干預國政的崔順實(韓國前總統朴槿惠的親信),也可以大喊「我很冤枉」。

父權文化和教育程度較低的人,以及沒有人可以傾訴情緒的中年男性,並非韓國特有的群體,不過心火病卻成為韓國極具特色的文化精神病,原因就在於韓國人的心理狀態是建構在「主觀性」上。因為扎根於韓國人文化性格的情緒感受方式,造就了心火病。

書籍簡介

《越線的韓國人,劃線的日本人》

作者:韓民
譯者:林侑毅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23/09/01

作者簡介

韓民

韓國最在地的文化心理學家,在嚴苛的生態條件下,追求民族的延續與棲息地的擴張。他將文化視為剖析社會現象的新方法,主張韓國人的心智理論必須由韓國人建構。認為人們努力認識日本的同時,也應該努力去認識韓國和韓國人,這兩國雖然都被歸類為集體主義文化,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至今致力於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研究韓日兩國。

畢業於高麗大學心理學系,並於該校獲得心理學碩士、博士學位。曾於美國克拉克大學瓦西納(Jaan Valsiner)教授研究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十餘年來於高麗大學、忠北大學、淑明女子大學、又松大學等校教授心理學與文化心理學。目前任職於高麗大學世宗校區通識教育院。

主要著作有《超人為什麼去了美國?》、《我們現在因為不懂Hygge而變得不幸嗎?》、《老頭子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共著)、《趣味心理學》(共著)等。在Kakao Brunch(韓國微型部落格)和Naver Band(韓國社群媒體)的「韓老師文化心理學」、Youtube頻道「5分鐘心理學」,發揮滔滔不絕的口才和簡單易懂的說明,持續分享文化和心理故事。

Brunch.co.kr | @onestepculture
Band.us | @hansculture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韓國 髒話 韓劇 文化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