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美期中選舉》川普神話破滅...「有趣的夜晚」後,將迎來更抗中挺台的美國?
1. 民調預測,眾議院多數將由共和黨逆轉拿下;但參議院選情膠著,最終結果要等到12月6日決選才能知曉,川普並沒有成功掀起「紅色浪潮」。
2. 美國對中國的不滿攀升,促使民主、共和兩黨一來一往大打台灣牌,加速挺台主張發酵。這次選舉中,中國不只被候選人形容為美國利益的威脅,也被抨擊是國內腐敗菁英的幫手。
3. 不管最終國會是否變天,美國抗中挺台路線,都將延續,包含佛州共和黨籍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眾議院可能下任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等,都是挺台大將。
美國期中選舉如火如荼進行中!民主黨上演大驚奇,並未如先前預期般慘敗。選民對川普(Donald Trump)鼓吹的極端與仇恨文化越趨不滿,讓民主黨得以強硬抵禦共和黨高喊的「紅色浪潮」,外媒直呼,根本只是激起「紅色漣漪」。
目前,民調預測,眾議院多數將由共和黨逆轉拿下;但參議院選情膠著,最終結果要等到12月6日決選才能知曉。沒有迎來大獲全勝的川普,在海湖莊園選舉之夜無話可說,只說了句:「有趣的夜晚」。
不過,更令人注目的是,《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指出,美國兩黨針對國內議題對立嚴重,但唯獨對「抗中」立場保有共識。細看目前確定當選的議員,幾乎已經可以篤定,不管最終國會是否變天,抗中挺台路線都將延續。
反中情緒高漲!打台灣牌,贏選民青睞
美國的反中態勢,從川普時代,一直延燒至現在的拜登(Joe Biden)時期。隨著美中對峙加劇,美國民眾對中國的不滿持續攀升,促使民主、共和兩黨一來一往大打台灣牌,加速挺台主張發酵。
根據蓋洛普民調,從2018年至今年,美國不喜歡中國的比例,已從45%飆升至82%;把中國視為美國頭號對手的比例,也從11%大增至近50%。
本次期中選舉,數據庫Ad Impact分析數百個政治候選人的競選廣告、以及各式社群媒體宣傳媒介,發現為了打擊政治對手、贏得選民青睞,中國不只被形容為美國利益的大威脅,也被抨擊是美國國內腐敗菁英的幫手。
另一篇《外交家》專欄補充,自1970年代以來,相較於民主黨選舉時多以國內議題為優先,共和黨較著重於外交政策、國家安全;如今,前者為了要取勝,也選擇強打台灣議題。
共和黨若入主國會,抗中可能更強硬
在參議院,本次成功爭取連任之一的議員,是知名挺台大將——佛州共和黨籍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
在經濟、軍事、外交上,他經常為台發聲。除了致函呼籲拜登將台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也主導《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提案成功過關,加速台美高層交流;今年5月,他再提《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Taiwan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要求美方加速對台軍售。
在眾議院,「台灣連線」(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共同主席夏波(Steve Chabot),雖然不敵選區重劃而落敗;但,該組織仍有多名成員連任。例如,民主黨籍的康諾里(Gerry Connolly),不僅公開聲援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國,也是挺台加入「印太經濟架構」的國會中堅。
從此可以預測,抗中挺台路線不會變;甚至,專家認為,民主黨若保有兩院多數,對台政策就會維持現狀,反觀共和黨可能會對某些議題變更強硬,如提供台灣更多武器、減少戰略模糊等。
盧比歐就嚴厲批評,白宮對中祭出的晶片限制不夠力。稱法案公布幾天後,便給予許多規模最大的跨國晶片製造商豁免權,害美國得繼續為中共生產晶片埋單。
目前眾議院幾乎確定由共和黨控制,代表裴洛西(Nancy Pelosi)議長大位可能讓位給該黨的眾議院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他計畫將成立中國委員會,統整原本分散各委員會的國安、資訊、經濟等不同中國問題的職權。
可以確定的是,「哪一黨掌權(國會),美中關係都在走下坡,」美國政治諮詢公司「帕克策略」(Park Strategies)資深副總裁金恩(Sean King)直言。
資料來源:The Diplomat、The Diplomat(2)、CNA、Nikkei Asia、VOA News
核稿編輯:吳中傑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