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Spotify年度回顧》不只人愛聽,「給植物聽」的歌單收聽數成長1400%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Spotify年度回顧》不只人愛聽,「給植物聽」的歌單收聽數成長1400%

Spotify年度回顧》不只人愛聽,「給植物聽」的歌單收聽數成長1400%
2021年,Spotify上「植物」聽的播放清單收聽次數飆高。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1/12/08
摘要

1. 2021年一大音樂收聽亮點是,Spotify上「植物」聽的播放清單收聽次數成長1400%。

2. 疫情中許多人愛上蒔花弄草,這個新嗜好一路延伸到今年,轉變成一種新行為:給花草聽能傳達「柔和振動」的音樂,目的是促進植物生長。

年末將至,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聽眾紛紛在社群上分享,自己這一年愛聽什麼,但其實,愛聽音樂的,不只人類——「植物」聽的播放清單,在這一年收聽次數成長1400%!

去年疫情爆發,人們被困在家中,許多人愛上蒔花弄草。這個新嗜好一路延伸到今年,轉變成一種新行為:給花草聽音樂,想促進它們生長。Spotify做調查發現,21%的人變得更常跟植物說話,12%的人開始用音樂、podcast來培育植物。因此,該平台創建一個植物歌單,歌曲包含充滿蟲鳴鳥叫的鋼琴抒情曲,也有電子氛圍音樂,共同點是這些曲目都能傳遞「柔和的振動」。

除了官方播放清單,該平台也發現越來越多人自己替綠色朋友創建專屬歌單,平台上已有290萬個跟植物、園藝相關的播放清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給植物聽音樂,真的有用嗎?雖然眾說紛紜,但一些科學研究證明,花草能夠回應音樂。例如,2014年印度奧斯馬尼亞大學一篇研究指出,30朵玫瑰花分別暴露於印度古典音樂、印度吠陀經、西方古典音樂和搖滾音樂,一組則讓環境保持沉默作對照,結果是,聆聽印度古典音樂和吠陀經的玫瑰花,長得比沒有聽任何音樂的花更好。

一些科學家指出,重點並非音樂,而是聲音的振動能夠影響植物。2014年,美國密蘇里大學的阿佩爾(Heidi Appel)和柯克羅夫特(Rex Cocroft)發現,芥菜能夠對毛毛蟲咀嚼葉子的聲音做出化學反應。

針對這些相信音樂能帶給植物力量的人,Spotify還發現,這些人通常是晨型人,喜歡一早播放植物歌單;而最常被惠賜專屬歌單的植物是常春藤、仙人掌和蕨類。

一場疫情,讓許多人擁有一群沉默但生機盎然的朋友,音樂除了有機會讓它們更活躍,對園丁來說也有好處。《紐約時報》引述一位網友:「替我的植物做些什麼的感覺很好,有點像是照顧自己的延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音樂 Spotify 植物 年度回顧 疫情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