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德國之聲》七大工業國年輕人也「躺平」!不求發財、9成認為有錢人=不誠實

1.「內卷」與「躺平」是中國年輕人現在經常掛在嘴邊的詞。代表在過度高壓求學、工作的環境下,年輕人只想果斷放棄掙扎。
2.然而,這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調查發現,七大工業國的民眾追求財富的慾望並不強烈,也想「躺平」。只有25%德國受訪者認為,變富有很重要。
3.調查也發現,受訪者除了看淡財富,也「仇富」。在德國、西班牙,高達九成以上民眾都認為富人「不誠實」,且51%的人呼籲對富人「徵收很高的稅」。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中國年輕人面臨「內卷」困境,在重重社會壓力之下乾脆選擇「躺平」的生活態度,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熱議。其實這種安於現狀,看起來有點不夠上進的心態,絕非中國人的專利。
根據一項問卷調查,西方七個工業國家的民眾追求財富的欲望也並不十分強烈。其中德國受訪者當中,只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表示,擁有巨大財富對於自己來說很重要。
據《法蘭克福匯報》報道,這項調查對「擁有財富」這個概念的定義是,一個人除了擁有房產之外,還有超過100萬歐元的資產。該研究由財富研究者齊特爾曼(Rainer Zitelmann)委託,在美國、德國、義大利、瑞典、西班牙、法國和英國進行,分別對當地至少一千名民眾進行了具有代表性的問卷調查。德國民調機構阿倫斯巴赫研究所(Institut Allensbach)負責了德國部分的問卷調查工作。
男人比女人更「愛財」?
根據調查結果,德國男性當中有26%的人十分看重對財富的追求,而相比之下女性當中只有18%的人想要變成「富婆」。在七個接受調查的國家當中,相比較之下最為「物質」的是義大利——該國男性和女性分別有40%和34%表示,擁有財富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美國人追逐金錢的慾望在七國當中屬於中等偏上,回答渴望財富的比例分別是男性35%,女性24%。比德國人更「淡定」的是英國人,該調查中選擇重視財富的比例分別是22%(男性)和16%(女性),在七個國家中最低。
從男女性別差異來看,在接受調查的七國民眾當中,男性從比例上看都比女性有更強烈的追求財富的欲望。社會學家齊特爾曼對《法蘭克福匯報》表示,這背後的原因自然是值得探討。「不過從事實情況來看,女性成為富豪的幾率的確比男性要低」,他指出,「你從各大金融資訊平台的使用數據就能看出來了——女性讀者的數量要遠遠少於男性。」
歲月磨平了夢想的棱角
除了按照男女來劃分,這項研究還採取了年齡劃分的方法,專門比較了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60歲以上老年人這兩個群體。在上述七個國家當中,年輕人最「上進」的國家是義大利,有將近半數(47%)的30歲以下受訪者表示,成為富人對於自己來說非常重要。有六個國家的老年群體的財富觀都已經相對「看淡」,比如德國60歲以上人群只有14%看重財富,雖然30歲以下人群32%的比例在七國之中也屬中等偏下水平。唯一的例外是西班牙,該國有32%的老年人對成為富豪仍然心懷念想,比30歲以下年輕人還高出一個百分點。齊特爾曼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少年時的夢想已經逐漸被現實削去棱角。「誰如果到了60歲還沒有實現暴富的夢想,那他在人生餘下的20年裡完成這一目標的希望也很渺茫了。」
有錢人=不誠實?
這項調查還發現,很多受訪者對於富豪有著負面的印象。比如在德國受訪者當中,只有3%的人認為有錢人是「誠實的」。而在西班牙和義大利,富人的形象更糟糕,每一百個人當中平均只有一個人認為他們「誠實」。此外,49%的德國受訪者認為富人都很「貪婪」,而且51%的人呼籲對富人「不僅要多徵稅,而且要徵收很高的稅」。在七個受調查國家中,德國民眾對富人的看法是相對比較負面的,只有法國的「仇富」比例比德國略高一點。而美國和英國人在這方面的心態就相對平和,分別只有20%和18%的人表示對富人「羨慕嫉妒恨」。
《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指出,造成富人形象較差的原因之一,就是所謂的「零和遊戲理論」。簡單來說就是認為各個階層爭奪社會上現有的固定數額的財富,如果富人多拿走1歐元,那麼窮人就會少得到1歐元。但還有一種與之相對的理論,那就是整個社會都在進步,個人也能從發展中獲益,只不過每個人前進的速度有快慢之分。該報也指出,在經濟學界,經常有人拿中國作為範例,來解釋「把整個蛋糕都做大」的理論。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德國人也愛「躺平」:不求發財還仇富?
責任編輯:謝佩如
德國之聲(DW)是德國國際廣播電視臺,提供世界焦點事件的最新報導及深度分析。DW全球有1億名聽眾和觀眾,藉由DW超過30多種語言的新聞、專題節目、以及包含商業,科技,政治,藝術,文化和體育主題的紀錄片,更近一步了解影響全球的事件。目前DW提供24小時英文內容 ,受亞洲觀眾/聽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