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金融時報精選》兩岸一起繁榮的時代已逝,台商在中國獲利跌至9年最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金融時報精選》兩岸一起繁榮的時代已逝,台商在中國獲利跌至9年最低

金融時報精選》兩岸一起繁榮的時代已逝,台商在中國獲利跌至9年最低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精選 2021.01.12
摘要

1.中華徵信所(CRIF)調查顯示,去年中國前1000大台資企業的稅前淨利潤總額,下降超過1/5,跌至9年來最低。兩岸產業共好的時代已經結束。

2.投資銀行業者認為,在中國發展的台企,忘記要轉型,像是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建立品牌等,而現在正是改變的好時機。

華美光學的人力資源主管正在加班。這家台灣的太陽眼鏡和護目鏡製造商設了新工廠,正計劃招聘30名員工,許多職缺都相當重要,需要儘速補上人力。

二十多年來,華美的生產基地多半在中國,但現在它在台灣國內擴廠。今年,華美在台灣的新工廠帶來180個工作機會,是該集團在高利潤產品擴大領域計畫的一部份。

華美並非單一案例。由於在中國的成本不斷上升,以及中美緊張的貿易關係,數十萬的台灣企業告別中國,這代表台灣企業的格局產生戲劇性的轉變,對全球製造業有巨大影響。

廣告

中華徵信所(CRIF)中國訊息服務總編輯劉任(Liu Jen,音譯)表示:「我認為,在中國大陸的台資企業,正面臨結構性崩潰。」

該公司的調查顯示,去年中國前1000大台資企業,稅前淨利總額下降超過1/5,跌至9年來最低,劉任說:「兩岸產業共同繁榮的時代已經結束。」

自1980年代後期,台灣企業在中國累計獲得了1910億美元的投資批准,吸引台灣企業到中國的原因,部分是因為較低的營運成本,這使得台灣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者之一,而中國則是台灣企業最大的國外直接投資目的地。

分析師說,台灣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是一件好事,也是壞事。

廣告

許多早期西進中國的台廠已賺取鉅額獲利。蘋果(Apple)供應商富士康(Foxconn)於1988年在中國建首座工廠,該公司營收在1991年其股票在台上市後的10年裡,約成長65倍至約新台幣978億元,去年全年營收更超過新台幣5.3兆元。劉任表示:「如果該公司沒有把生產業務放在中國,就不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

台灣企業高階主管表示,對於那些追求同時降低成本和擴廠,以提高市場份額的企業來說,中國這個市場大、成本低的「好鄰居」自然是最佳選擇。「這是我們過去30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現在台廠最擅長的事。」一家台灣電子公司的財務長說。

另一方面,為了降低成本而將生產轉移到中國的選擇,意味著許多公司放棄了可以持續提高競爭力的路徑。台灣投資銀行業者CY Huang表示:「由於台灣和中國語言相通,且中國製造成本很低,導致台廠忘記要轉型,像是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建立品牌等。」現在是變革的關鍵時刻。

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貿易戰,以及想與中國供應鏈脫鉤的現狀,讓許多台灣第一線的電子產品代工廠,正將部分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印度,或遷回台灣。

台灣西進中國的紡織、製鞋、家具、汽車零件和機床等中小企業,也感受到相同的壓力。幾十年來,其中不乏有些企業是幾乎把全部業務都移到中國。

除了中國勞動成本上升,中國政府補貼下降的趨勢下,這些企業還得面臨其他挑戰,像是中國知識產權竊取和政治日益專制等問題。

從結果來看,台灣對中國的投資額,在2010年北京和台北簽署貿易協定時達到高峰,之後就一直下降,去年,台灣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減少一半一上。2017年以來,台灣企業從中國匯回台灣的資金,一直多於匯到中國的資金。

如台灣汽車零組件製造商和特斯拉(Tesla)供應商和大(Hota)工業,雖然自1999年以來就一直把重心放在中國生產,但該公司已在擴大國內業務,將在台灣嘉義建設新廠,預計從明年起服務中國以外的市場。

一名資深的台灣投資者拉佛爾(Chris Ruffle)表示,總得來說,他看到台灣企業對中國投資正在淡化,也有一些企業不願在中國投資,但他認為,在中國有業務的企業,少有完全放棄在中國投資的例子,「現在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潛在市場,不再是廉價勞力。」他說。

有些台灣公司正在探索新的策略。例如和大正在投資其他汽車零件製造商,以實現業務多元化。

科技公司也加快收購步伐。去年12月,晶圓製造商環球晶圓(GlobalWafers)同意收購德國競爭對手世創電子(Siltronic),鞏固了其在歐洲的地位。

去年6月,電子零件製造商國巨(Yageo)收購了規模較小的美國競爭對手基美(Kemet),這筆交易可能使國巨不那麼容易受到電子產業週期性趨勢的影響。

CY Huang表示,台灣企業需要擴大傳統代工製造的視野。

「選擇到中國發展,讓我們走上為別人服務的道路,而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太好了,我們一直把95%的利潤留給客戶,這是一種奴性,最後留給台灣的是什麼?」他說。

核稿編輯:林易萱
責任編輯:張庭瑋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商回流 中國 台商 台灣
金融時報精選
金融時報精選
金融時報記者群
展開箭頭

《金融時報》是全球領先的新聞機構之一,致力於向商業菁英和企業決策者提供商業、經濟、市場、管理和科技新聞,因其權威性、完整性和準確性而獲得國際認可。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