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馬斯克與中共交好又供貨美軍,「走鋼索」行徑恐惹火上身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馬斯克與中共交好又供貨美軍,「走鋼索」行徑恐惹火上身

馬斯克與中共交好又供貨美軍,「走鋼索」行徑恐惹火上身
特斯拉(Tesla)和SpaceX的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庭瑋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11.23
摘要

1. 特斯拉(Tesla)和SpaceX的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設法與中國和美國政府兩方都維持良好關係。專家指出,幾乎沒有任何美國企業家能像馬斯克,同時與中共高層及美軍建立這樣的親密關係。

2. 雖然這種兩邊討好的「走鋼索」行徑,目前反映在特斯拉居高不下的股價上,顯然還算有效,但若放在中美關係惡化的情勢中,就成了一大風險。

特斯拉(Tesla)和SpaceX的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遊走中美之間、兩面討好的作為,會成為該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大變數嗎?

12月21日,特斯拉將納入標普500指數,使該公司近期股價狂飆,曾經兩天內就上漲22%,前幾日市值更超越台積電。《衛報》指出,馬斯克將因此有望超越Facebook的左伯格(Mark Zuckerberg),成為全球第三大富翁。

但,美國和中國日益加深的矛盾,卻可能成為該公司一大變數。

廣告

近日,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美中關係專家石宇(Isaac Stone Fish)投書美國權威投資雜誌《霸榮週刊》(Barron’s)指出,馬斯克設法在中國和美國政府之間維持良好關係的「走鋼索」行為雖然成功推升了特斯拉的股價,幾乎沒有任何美國企業家能像他那樣,同時與中共高層及美軍建立如此親密的關係,但無論是馬斯克本人或投資人,都不該輕忽背後隱藏的高風險。

與中共交好,特斯拉在中國備受禮遇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長期以來一直想在中國設廠,擴大產能,然而該國對於外資的限制是絆腳石。但北京在2018年4月突然態度轉彎,承諾取消汽車產業的外資限制,為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鋪平了道路。

事實上,特斯拉在中國可說是「備受禮遇」。美國雜誌《政客》報導指出,2019年時馬斯克曾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當時,李克強還說:「我們希望特斯拉能站穩腳步、擴大市場。」還稱特斯拉有可能是中國經濟開放的參與者、中美關係穩定的推動者。

《霸榮周刊》指出,特斯拉向上海承租50年土地蓋工廠、從四家中國國有銀行獲得了16億美元的貸款,是中國首次允許外國汽車品牌在沒有與國內業者合資的情況下,直接在中國設廠,防疫期間,中國也確保了該工廠在疫情期間的防疫物資供應,讓其能順利運作,特斯拉的特別地位顯而易見。

廣告

SpaceX重要客戶:美國國防部、NASA

特斯拉與中國關係友好,大動作進軍中國市場,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SpaceX,卻是美國軍方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根據《霸榮周刊》,目前NASA約2/3的衛星發射委託SpaceX處理,今年10月初,SpaceX還獲得美軍飛彈預警系統合約,此套系統主要用來捍衛台海安全。

然而,已有美國政界盯上馬斯克。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去年曾提法案,要防止NASA與「被中國利用,例如技轉等行為的承包商」合作,明顯劍指SpaceX。賈德納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表示,中國利用與NASA合作的公司,規避美國太空政策的排他性。

馬斯克「走鋼索」的行徑,還能持續多久?

《霸榮周刊》指出,夾在中美兩大強權中求生存的企業,當然不只特斯拉一間,蘋果(Apple)、波音也都不斷調整雙邊關係的相關決策,但馬斯克是唯一一個,替美國軍方供貨,卻還公開讚揚北京的執行長。

石宇直指,馬斯克同時深入中共及美軍的程度,在美國商界中幾乎無人能及,這種「走鋼索」的行徑,目前雖然看起來效果很好,股價因此很高,但如果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則會變成一種風險。

若美中關係持續惡化到廣泛的金融制裁,正是風險之一。

因為特斯拉會被中國盯上,和其他與中國國有銀行有財務往來的美國企業一樣,可能被迫取消貸款。問題並不在於特斯拉是否還得出16億美元的貸款,或是能否找到其他資金來源,而是他得增加監管成本,製造汽車的原物料取得也可能面臨挑戰。

石宇認為,當前普遍預期拜登上台後,對中貿易政策不會有太大更動,會繼續挑戰、疏遠北京。創投機構China Growth Capital合夥人施翁(Wayne Shiong)告訴《日經亞洲評論》,美國在科技面不太可能對中國企業轉趨友善,像是對華為的制裁也是兩黨的共識。中國方面則可能趁著美國交接期的時候,進行一些破壞雙邊關係的「試探性」行為。狂人馬斯克能夠持續拿捏好與雙方的關係到何時,投資人應當心這項風險。

(參考來源:Barron'sNikkei Asia ReviewFox NewsPoliticoThe Guardian

核稿編輯:吳中傑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馬斯克 中國 SpaceX 特斯拉 美國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