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在亞洲擁最大影響力國家》美國領先幅度「腰斬」,中國何時會超越?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2020美國大選看商周

國際 | 全球話題

在亞洲擁最大影響力國家》美國領先幅度「腰斬」,中國何時會超越?

在亞洲擁最大影響力國家》美國領先幅度「腰斬」,中國何時會超越?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庭瑋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10.20
摘要

1.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19日公布2020年「亞洲實力指數」報告指出,雖然美國仍是亞太地區影響力第一名的強國,但影響力指數大幅下跌,中國緊追在後。
2.台灣在該研究中排名第14,是今年相對影響力上升的三個國家之一,主要因為台灣處置疫情有成,大幅提升了國際聲望。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19日公布2020年「亞洲實力指數」報告,《彭博》報導指出,雖然美國仍是亞太地區影響力第一名的強國,但影響力指數大幅下跌,兩年前領先中國10分的優勢,腰斬到剩5.5分;反觀台灣、越南與澳洲在亞太地區的實力不減反增。

今年是該指數第三年發佈,2020年使用了8個類別、128個指標,對2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排名。這8個類別包括經濟能力、經濟關係、軍事能力、防禦網路、外交影響力、文化影響力、韌性和未來資源。

權力轉移加速,中美在亞洲區域實力差距大幅縮小

亞洲實力指數的計畫負責人、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亞洲實力與外交計畫主任勒梅休(Herve Lemahieu)表示,美國此次應對COVID-19疫情不力,這幾年四處引發貿易爭端,加上總統川普又退出多邊協議與機構,導致美國「大失威信」。

廣告

《衛報》分析,這場百年一遇的疫情,讓各國政府和社會面臨一場由公衛、經濟和戰略三大挑戰集結一體的「完美風暴」。勒梅休也認為,疫情就是改變國際局勢,加速權力轉移的主因。「疫情衝擊對美國來說是雙重麻煩,一方面它因為處理不當有失威望;另一方面,美國得花很多年來讓經濟復甦。」他說。

羅伊研究院認為,美國經濟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反觀中國,該國經濟則已從疫情中反彈,第三季GDP成長4.9%。與許多歐美國家相較,該國新冠疫情基本上已受到控制,因此其經濟成長的領先態勢可能還會擴大。

據《紐約時報》分析,中國近來出口強勁成長,地方政府舉債推動建設,消費者支出也開始回溫。知名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日前預估,中國的蓬勃將主導全球經濟成長——今年和未來幾年至少佔據30%的世界經濟成長。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中國金融專家普拉薩德(Eswar Prasad)還告訴《金融時報》:「中國很可能成為今年全球唯一經濟正成長的經濟體。」

《衛報》指出,中國經濟復甦速度高於其他經濟體,因此中國會更加鞏固亞太地區的經濟中心地位,中國有望在10年內縮小與美國的總體實力差距。

廣告

但勒梅休認為中國很難取代美國成為亞太難以匹敵的主宰力量。「我認為更有可能的是中國最終與美國並駕齊驅,也許甚至在2030年代前趕過美國,但不足以將美國明顯拋到後頭。」他告訴《彭博》。

台灣防疫有成,亞洲影響力提升

至於台灣在該研究中排名第14,還沒趕上第12、13名的越南和紐西蘭,卻是今年相對影響力上升的三個國家之一,另兩國是越南和澳洲 。

勒梅休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表示,如何應對疫情是提高一個國家在亞洲區域排名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台、澳、越等3國在相對實力方面有所提升,不光是因為處理疫情得當,其他方面的努力也有目共睹。」

根據《彭博》,報告指出台灣就區域權力平衡有核心及戰略上的重要性,「中國大陸積極擴張海權,台灣因有美國支持,成為強大的牽制力量」。

就分項表現來看,台灣表現最佳的是經濟實力,排名第8;而外交影響力,因為在外交上缺席,只落在第19位。不過,台灣處置疫情有成,大幅提升了國際聲望,而中國遭外界指控隱瞞疫情嚴重程度,和其「戰狼外交」的風格,使外交影響力分數有「顯著下降」。

(參考來源:BloombergABCFinancial TimesThe 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

核稿編輯:林易萱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亞洲實力 台灣 亞太地區 中國 美國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