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年催生13位億萬富翁...中國能用「自由」的上海科創板吸走外資、扳倒美股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一年催生13位億萬富翁...中國能用「自由」的上海科創板吸走外資、扳倒美股嗎?

一年催生13位億萬富翁...中國能用「自由」的上海科創板吸走外資、扳倒美股嗎?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07/24
摘要

1.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剛滿一年,有140家公司在此上市,總市值達4,000億美元。光是2020上半年,在科創板IPO的公司募得的總金額,超過除了美國那斯達克以外的其他國際交易所。

2. 經濟學人分析,科創板為何如此熱門,首先是習近平在政治上強力撐腰,第二是中美關係越趨緊張,促使中概股回流中國與香港。

3. 然而,市場資深觀察家指出,科創版依然存在中國其他交易所也有的問題:不嚴謹的披露規則、高漲跌幅、由投機性散戶主導的賭場文化,以及監管機構不願使表現不佳的公司下市。

日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剛滿一年。去年,這個上海證交所下的新板塊,由習近平親自提出,用意是吸引外資,藉此扶植本土科技公司,使中國得以發展與美國相抗衡的頂尖科技。一年過去了,科創板是否證明了自己有能力達到這種野心?

中國市場資深觀察家、《紅色資本:中國的非凡崛起與脆弱的金融基礎》一書作者弗雷澤.豪伊(Fraser Howie)表示,以上市公司數量來說,科創板表現非常漂亮。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40家公司在此上市,總市值達4,000億美元,更催生13位億萬人民幣富翁。

以2020年來說,光是上半年,在科創板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司總共募得70億美元,勝過成立30年的上海主板、成立10年的深圳創業板、以及除了美國那斯達克以外的其他國際交易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7月20日,科創板更收到一大禮。中國金融科技巨頭、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要在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上市。兩年前的一次融資中,螞蟻集團估值達1,500億美元,這次在科創板上市,很可能締造全球史上最高金額的IPO,打破去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的紀錄。

為什麼科創板這麼受歡迎?

只成立一年,為何科創板能在帳面上,交出驚人成績單?《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分析,有兩大原因。

首先,是來自習近平在政治上強力撐腰,想藉此吸引外資挹注到半導體、量子計算等高科技產業。

為了提高科創板的上市公司數量,北京放寬了許多加諸在其他中國交易所的限制,包括個股不能超過23倍本益比的不成文規定,以及上市後首個交易日,個股漲幅44%的上限。例如,日前國盾量子在科創板掛牌,開盤後即大漲673.9%,盤中股價成長率觸及924%,甚至引發熔斷機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科創板也被允許有較大的漲跌幅,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從第6個交易日開始設置20%漲跌幅限制,比其他交易所的10%限制來得寬鬆。

第二個原因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節節升高的緊張關係,促使中概股回流中國與香港。

川普政府近日對中國共產黨成員祭出懲罰,又關閉中國在美領事館。那斯達克也搬出一系列新規定,限制中國企業上市,包括首次為IPO規模設定最小值得達到2,500萬美元,同時,那斯達克會查核那些幫中國IPO企業做審計的美國小型會計公司。種種限制,都促使中國企業回流上海和香港。

科創板的熱絡盛況,甚至讓深圳創業板也預計要比照前者,修訂上市和交易規則,藉此引入資金。

科創板是一場泡沫,還是真能讓北京達到改革開放?

不過,科創板能將其問世第一年的榮景持續嗎?

目前,已有4家資產管理公司申請,要成立追蹤科創板上市股票市值前50大的指數股票型基金。然而,《路透社》(Reuters)指出,科創版掛牌公司過去一年的平均本益比是100倍,相比之下,一些那斯達克股票只有34倍。因此,一些分析師認為,科創版的資金泡沫可能很快就要破了。

豪伊同樣不看好此版塊前景。他指出,科創版依然存在中國其他交易所也有的問題,包括不嚴謹的披露規則、高漲跌幅、由投機性散戶主導的賭場文化,以及監管機構不願使表現不佳的公司下市。

他並舉例,檢視幾個標準,例如股價淨值比和本益比,就可以發現科創版裡的公司素質參差不齊,才會產出有如亂碼一般的數字範圍。科創版大盤的平均股價淨值比與本益比,分別是8.9和87,相比之下,滬深300指數的數字分別是2.4和26。

豪伊進一步指出,這代表的是,這些掛牌新創的商業模式還處於低營收、低獲利的狀況:「這跟我們數十年來看到的中國IPO模式根本一模一樣,數十億人民幣追逐著新上市公司,完全不在乎它們的基本面。」

北京是否能夠讓科創版榮景持續,關鍵在於其是否能夠真正改革市場。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表示,假如北京能夠重組無競爭力的國有企業、縮減資本管制並擴大社會安全網,人民幣甚至有機會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

但,他認為這件事並不會發生。因為在疫情後,習近平主力於短期經濟復甦,而不是長期的市場改革。

豪伊最後表示,上海科創板周年,北京再次塑造了一個「健康」的牛市,那些張狂的數字、極盡所能想要讓中國頂尖科技公司都上市的意圖,的確證明了北京想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敞開市場。然而,一旦中國在更多層次選擇走老路,「量」是做到了,卻躲不過明眼人看到:狂熱的市場派對中,其實仍然存在中國國內資本市場根深蒂固的問題。

(參考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The EconomistFortuneReuters

核稿編輯:吳中傑

科創板 中國 那斯達克 IPO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