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黑人被誤判機率比白人高100倍!IBM停止研發人臉辨識:絕不寬容「歧視科技」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黑人被誤判機率比白人高100倍!IBM停止研發人臉辨識:絕不寬容「歧視科技」

黑人被誤判機率比白人高100倍!IBM停止研發人臉辨識:絕不寬容「歧視科技」
IBM執行長阿文德.奎許納。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07.22
摘要

1. 面對抗議群眾高呼「體制改革」,IBM執行長大動作放棄人臉辨識業務,因為此技術一直以來存在種族偏見爭議,卻仍賣給執法機關使用。

2. 亞馬遜的人臉辨識軟體Rekognition,2018年被發現,誤把28名國會議員辨識成被逮捕的罪犯,而且大部分被認錯的都是有色人種。

各大企業出面挺黑人社群,誓言對抗「體制層次的種族主義」。雖說企業集體發聲實屬可貴,但這次抗議力道之大,彰顯民眾對體制改革的要求不只是喊口號,企業也不能再流於「嘴上功夫」——科技公司IBM就展現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決心。

6月8日,IBM執行長阿文德.奎許納(Arvind Krishna)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國會議員,提出3點具體的改革措施,其中一點即是從自身業務著手:全面中止研發與販售人臉辨識技術。

奎許納指出這個決定是為了達成「負責任的科技使用」,科技可以促進透明度、協助警察保護社區,但如果反而助長了歧視和種族偏見,奎許納表示,「IBM絕不會寬容使用這樣的科技。」並呼籲,現在是啟動全國性對話的好時機,去討論是否該讓執法機關採用人臉辨識技術,如果要用,又該如何合理使用。

廣告

近來由人工智慧驅動的人臉辨識飛快發展,負責研發的企業更販售技術給警察使用。然而,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一項持續進行的研究,如果把一位非裔美國女性的臉放進大型資料庫做比對,辨識錯的機率更高;在某些案例中,非裔和亞裔美國人被錯誤辨識的機率,比白人男性高出100倍。在所有結果中,中年白人男性擁有最高的辨識準確率。

科技巨頭亞馬遜的雲端運算服務旗下,有一個人臉辨識軟體Rekognition,一直以來販售給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等執法機關使用。然而,2018年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卻發現,Rekognition誤把28名國會議員辨識成被逮捕的罪犯,而且大部分被認錯的都是有色人種。

這顯示出,由於餵養供機器學習的資料偏差,人臉辨識仍不完善。而將不完善的技術轉移給政府使用,持續產生對有色人種不利的處境。

誓言中止人臉辨識的IBM也不例外,《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2018年報導指出,IBM系統當時對深膚色女性辨識錯誤的機率高達35%。此後,IBM使用公共資料訓練系統,想要改善偏見,但隨後又被指控未經同意取用Flickr近100萬張照片做訓練。

廣告

而現在,IBM徹底退出此領域。《CNBC》報導,知情人士指出,實際上,IBM的人臉辨識業務一直沒有很賺錢,因此,IBM除了因應社會現況做出這個道德決定,其中也不乏商業考量。不過對於這樣一家政府是大客戶的企業來說,這個決定仍具備非常重大的意義。

除了放棄人臉辨識業務以外,奎許納也在信中具體支持警察改革的法案、以及推動給社經弱勢者的教育計畫。大動作砍掉業務,奎許納更在信中寫道:追求平等,一直是IBM的信條。1953年--1964年解除種族隔離的《民權法案》簽訂之10年前,時任總裁小托馬斯.沃森(Thomas J. Watson, Jr.)也寫公開信給員工,表示不管種族、膚色,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權利在美國工作與生活,並拒絕將當時的種族隔離法案《吉姆.克勞法》落實在公司裡。

而現在,不管大眾認同與否,IBM或許又再度展現標竿性的企業作為。奎許納寫道:「我們知道我們所提的這些措施,只是一個起頭,IBM想要與這個國家一同追求平等與正義,我們已經準備好跟你們(議員)一起推動政策進展,藉此團結、完成國家存在的目的。」

(參考來源:IBM BlogCNBCVerge(1)Verge(2)Business InsiderThe New York Times

核稿編輯:林易萱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美國抗議 Black Lives Matter 美國暴動 人臉辨識 IBM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