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受到新冠肺炎防疫封鎖措施的影響,美國失業人口暴增,聯邦與各州政府趕緊給予這些失業勞工救濟與補助,但卻出現「近半數勞工可領取的失業救濟金比工資還高」的怪現象。雇主認為,這恐怕加劇美國重啟經濟的難度。
根據美國國會3月通過、總統川普簽署的經濟紓困法案,該國失業或無薪假勞工在7月31日前每周可領到600美元的額外補助。若加上各州政府失業救濟金,失業勞工平均每周可以領到約978美元。
符合補助資格的勞工在7月底前每周可領978美元,此金額高於許多人在肺炎疫情爆發前的工資。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2020年首季,半數全職勞工的周薪僅達957美元。
換言之,勞工可能要求老闆讓他們放無薪假,如此一來便能領取更高金額的失業救濟,同時也能避免上班期間傳播病毒。
美國政府經濟紓困措施包含失業補助,本意在於降低無法上工對於低薪勞工的財務衝擊,同時希望他們暫緩重返工作崗位,藉此遏阻肺炎病毒進一步擴散。而這筆錢也能讓身為消費者的他們持有現金,等到政府允許企業復工後,進而幫助經濟更快反彈復甦。
但雇主認為,失業補助福利太好,可能加劇他們在經濟重啟之際召回勞工的難度。對於雇主來說,他們期待員工能重返工作崗位,以協助公司恢復營業或符合政府規定的貸款條件。
全美餐飲業協會(NRA)執行副總裁肯尼迪(Sean Kennedy)表示:「失業福利太慷慨了,導致許多勞工寧願領取失業補助也不要工作。這並不是因為勞工天性懶惰,他們只是在為個人家庭做最好的財務考量。」
以受到疫情衝擊最大的餐飲業為例,該行業2019年時薪中位數為11.65美元,每周40個小時便是466美元。部分州政府給予餐廳失業勞工的救濟金足足是此金額的兩倍。
*本文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授權,原文
責任編輯:陳慶徽
《中時新聞網》前身為《中時電子報》,於1995年創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網路媒體,開啟新聞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