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特斯拉股價飆新高》從賠4億美元到賺1億,馬斯克如何3個月交出「神反轉」財報?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特斯拉股價飆新高》從賠4億美元到賺1億,馬斯克如何3個月交出「神反轉」財報?

特斯拉股價飆新高》從賠4億美元到賺1億,馬斯克如何3個月交出「神反轉」財報?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楊少強
商周頭條 2019.12.24

從賠4億美元到賺1億美元要多久?答案是3個月。這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逆襲。雖然最新財報獲利讓市場跌破眼鏡,近來股價收盤也創歷史新高,但特斯拉若想苦盡甘來,「解決消費者痛點」仍是當務之急。

特斯拉第三季財報淨利逾1億美元,和第二季大賠4億美元相比,宛如由地獄升天堂。12月23日,特斯拉股價收盤近420美元,創歷史新高,最近半年漲幅逼近90%,是大盤標普500指數的近10倍。如今特斯拉市值也超越通用汽車(GM),成為全美第一大車廠。

財報好轉讓看多者士氣大振,分析師艾柏樂(Christopher Eberle)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第三季獲利是特斯拉的轉捩點,「這家公司或許終於能財務自立了。」特斯拉股票一向是多、空交易的戰場,2012年,該股交易有60%是在做空,如今這個比例降至20%。

廣告

砍成本不手軟》關廠裁員、厲行節約計畫,第三季終獲利

雖然情勢一片大好,但仍有隱憂。首先,特斯拉第三季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8%,這是7年來首見的狀況,營收下降卻能轉虧為盈,要拜大砍成本之賜。

近來特斯拉大舉關廠裁員、大砍製造及原料成本,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還公布一項嚴格的節約成本計畫:他和財務長親自審查公司每筆支出,在支出表上由財務長逐頁審查簽名,而馬斯克本人則每隔10頁親自簽名。

在厲行節約下,第三季特斯拉的營運成本降到今年以來最低;此外,只花10個月就建好的上海工廠,也是未來特斯拉削減成本的利器。該公司表示,上海廠的製造成本比美國的Model 3生產成本,降低了65%。

雖然財報好轉,但特斯拉能否持續獲利,仍有兩大挑戰:首先是市場需求衰退。

廣告

隱憂1》過去是供給不足難賺,現在是需求衰退考驗獲利持久

過去特斯拉的獲利障礙不在需求不足,而在供給有限,因為產能始終無法滿足需求,賣的車不夠多,特斯拉因此獲利艱難。

但這個現象開始逆轉。9月底,彭博(Bloomberg)引述數據,今年7月全球電動車銷售量首次出現負成長,其中北美、中國銷售量都衰退,而這兩國近來都在削減對電動車的補貼。

政府支持退場後,電動車需求易跌難升,因此未來制約特斯拉獲利的關鍵,將從過去產能不足的供給面因素,轉變為補貼消失後的需求不足,這將是它未來要獲利的首要挑戰。

隱憂2》電動車不再是高檔精品,得解決消費者痛點才有市場

第二個挑戰是:特斯拉能節省用戶多少成本?過去它以超跑起家,走的是高檔玩具路線,成本不是首要考量。

然而,如今特斯拉的高檔車款Model S及Model X,銷量都大幅下滑,平價款的Model 3對特斯拉營收貢獻,則由去年的60%,升至今年第二季的80%。

為追求持續獲利,特斯拉今後必將貫徹「由高端往低端走」的策略。但在大眾市場,消費者不會再把電動車當高檔玩具,而是須與汽油車放在同一效率天平上競爭的產品。

特斯拉既要走大眾化,電動車就須比汽油車更能節省用戶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馬斯克說,特斯拉會成為「市值2兆美元的公司」,但證諸歷史,那些市值傲視群雄的企業,都是能節省用戶大量的時間或金錢成本,產品因此受到追捧才壯大。

例如,電商龍頭亞馬遜,解決了用戶不出門也能購物的難題;搜尋引擎Google讓人動動滑鼠,就能找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不用上圖書館或到處問人;蘋果的智慧型手機讓人隨時隨地上網,這些企業都解決了消費者痛點。

與其相比,特斯拉到底解決了消費者什麼痛點?不少輿論都在分析,電動車與汽油車何者划算?其實只要看現實:若電動車真能替消費者省下大量時間與金錢,消費者早搶翻天了,何必政府補貼?亞馬遜、Google、蘋果等,都不是靠政府補貼才壯大的。

如今特斯拉致力節省成本,固然代表經營效率改善,但消費者是無情的,他們不在乎特斯拉如何省吃儉用,「我買電動車,有什麼好處?」這才是消費者念茲在茲的問題。

目前特斯拉的效率改善仍在生產端而不在消費端,不論裁員、蓋超級工廠,這些是否讓消費者開特斯拉的電動車時,比起開汽油車,更加省時省錢省力。

今年10月,《財星》(Fortune)指出,特斯拉即將在中國自製自銷的Model 3,其售價卻比美國本土高出近30%,「當地(中國)消費者根本省不了多少。」若企業節約成本,卻無法回饋給消費者,他們又有何誘因要買?

要走向大眾,「解決消費者痛點」是特斯拉無法迴避的問題。沒有政府補貼後,特斯拉的電動車效率,就要以不穿新衣的國王之姿來面對消費者。它還能獨領風騷嗎?這才是馬斯克的難題。

責任編輯:周盼儀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獲利 財報 特斯拉 馬斯克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