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壯世代 | 健康

生病、植牙⋯醫療費比想像更花錢,退休金不夠用怎麼辦?最簡單的因應之道只有一個

生病、植牙⋯醫療費比想像更花錢,退休金不夠用怎麼辦?最簡單的因應之道只有一個
撰文者:劉秀枝
2024.02.23
摘要
  1. 步入老年,即使沒有生重病,但難免需要花費植牙、白內障手術等費用。
  2. 一般人估算需要存多少退休金時,大都只考慮退休後想要的生活水準,以及將來的餘命,而沒考慮到「醫療的自費與照護費用」。
  3. 一個最簡單的因應之道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預防疾病;症狀輕微時即就醫,避免變成重症。

一向以為自己老有所備。因為個性獨立、生活簡單,靠著退休金,老後生活應無虞,但隨著年齡增長,看看發生在身邊親友的現況,就不敢斷言了。

醫療的自費與照護費用,也需儲備

例如一位86歲的失智好友,因急性膽囊炎住院14天,在醫院裡請了24小時的看護。每天2800元,2個星期下來,就花了近4萬元。隨著她年紀越大,因位生病或住院,需請人看護的機率也會越來越高。

十多年前,我九十多歲的母親罹患失智症,在家裡由兄嫂和看護照顧,每個月的看護費高達6萬元。感謝雙親辛勤經營米店60年,有足夠的積蓄可以支付。

有位75歲的好友因腎癌轉移,而需定期接受標靶與免疫療法。免疫療法要自費,一年來,已花費150萬元。

戰後嬰兒潮的這一代,逐漸步入老年,即使沒有罹患重病,隨之而來的視茫茫、齒牙動搖,早晚有機會動白內障手術或植牙。植牙需自費。白內障手術雖有健保給付,但如要採用較精準的飛秒雷射手術則需自費,開一隻眼睛約7萬5000元。

台灣醫療進步、就醫方便,又有健保給付,但需針對疾病的適應症做合理的分配,不能無限制的使用最先進的醫療資源,因此免不了有些療程需自費。

不過人總難免想要最好、最先進的治療,因而花在自費醫療的費用越來越高,例如頸椎、腰椎的微創手術,與某些椎間盤植入手術。

曾經有位朋友拍拍自己的頸椎、腰椎,再張開嘴巴,眨眨眼睛說:「光是我身上的裝備就已是百萬身價了!」

怕錢不夠,老後如何因應?

一般人估算需要存多少錢才能財富自由的退休時,大都只考慮退休後想要的生活水準,以及將來的餘命(2022年台灣人平均壽命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所需,而沒考慮到「醫療的自費與照護費用」。那麼該怎麼辦呢?

小時候,父母教我們要節儉、省錢,並且長大後要努力賺錢及儲蓄。但儲蓄只是理財的初階,若學校能開設投資理財的通識課程,使我們進入職場時,就懂得理性理財,而退休後選擇風險小、且有合理報酬的投資,便能在退休金與儲蓄之外,增加一筆「被動收入」。

如果無法增加被動收入,至少不要貪圖高報酬率或受到詐騙,導致血本無歸。

一般人退休後,收入大幅減少,但支出也相對減少。比如少了應酬,所以何不衣飾簡單、舒適,不追求名牌,甚至可以將舊衣服重新搭配,穿出個人品味。保養品與化妝品,選擇網購或在藥妝店購買平價產品等。加上年紀大、代謝慢,食欲降低了,吃得也少⋯⋯,這些都是簡單又可行的省錢方式。

還有一個小撇步,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預防疾病;症狀輕微時即就醫,避免變成重症。

例如,癌症若早期發現,就有機會治癒,不至於轉移或演變成重症,而需自費醫療或請人照顧。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於2023年7月6日核准了新藥「侖卡奈單抗」(Lecanemab),以減緩輕度阿茲海默症與輕度認知障礙者約27%的認知功能減退,但一年的藥費高達2萬6500美元,約台幣82萬元。

如果我們平時就能多動腦、多運動、多人際互動、睡眠充足等,以增加認知存款,降低失智的機率,那不就是省下一大筆錢了嗎?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

書籍簡介

《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

作者: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03

作者簡介

劉秀枝

【醫師.作家.Podcast頻道主】
.國內失智症領域的醫學權威
.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現為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固定撰寫《聯合報》「元氣周報」及《康健雜誌》專欄
59歲時,劉秀枝醫師依規劃好的人生時間表,從醫療的第一線退下。

但專業上,她「退而不休」,繼續擔任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神經學科兼任教授級臨床教師。也繼續書寫《聯合報》「元氣周報」及《康健雜誌》的專欄,結合失智症等醫療知識與熟齡生活,成為醫病橋梁。不時亦應邀撰文,如熟齡媒體《50+》的〈做好8個準備,熟齡獨居者的人生晚霞也很美麗〉(收為本書的〈做好八個準備,快樂的獨老〉一文)。

在生活上,她過得比年輕時更精采。有了心理準備,對於年老就不會驚慌,懂得接受隨之而來的身心變化,她身體力行,並致力於將此觀念推廣給大眾。

結合醫學專業與寫作興趣,她以楊雲三為筆名,撰寫短篇小說〈我得了「庫賈氏病」?〉,獲得2018年新北市文學獎黃金組「優等獎」(收錄於第八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這是好宅》)。

她更開設Podcast頻道,從錄音到後製皆一手包辦。一路不停地嘗試、探尋「我還有什麼才能欠栽培」,銀髮生活過得輕鬆、簡約又帥氣。

另著有《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已授權韓文版)、《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退休醫生給你的57個實用身心提醒》、《聰明活到一百歲》、《多動腦,不會老》、《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等書,並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假如我得了失智症》(獲國民健康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別等失智上身》。

●臉書粉絲團【劉秀枝 joy筆記】: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564219710
●Podcast頻道【神經會說話】:open.spotify.com/show/7LKUC9kplPhfwc2JP2YvAB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頁角 mobile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