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不喜歡打電話、工作有急事只傳訊息⋯未來不可忽視的「個人時代」
1.現今「無人化」的趨勢,不單基於技術發達和我們的接受度提高,而是因為我們對建立關係的想法產生變化,才更加速進程。
2.從無人咖啡廳、換淨水器濾芯可以自己來、外送應用程式興起,都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於「面對面」的疲勞程度不容小覷。
3.現在人們不喜歡打電話的程度,已經像是「電話恐懼症」這麼嚴重。近2年間,許多人覺得傳訊息或打字沒有問題,但對於講電話備感壓力。
現今「無人化」的趨勢,不單是基於技術發達和我們的接受度提高,而是因為我們對建立關係的想法產生變化,才加速了進程。
沒有店員的商店之所以會出現, 是因為不得不考量人事成本的上漲,結果客人反而更喜歡沒有店員。最近我家附近開了一間咖啡廳,是間無人咖啡廳,工作人員早上前來打掃1小時,補給完成後就離開。接著店裡剩下的人只有客人,客人的數量卻不少,大家是因為沒有店員才去的。因為如果在社區咖啡廳待得太久,可能會在意老闆的眼色,這裡則沒有這種問題,加上沒有人事成本,所以咖啡價格也更便宜。
因為沒有人,所以更喜歡
早在2017年韓國某間化妝品店,就根據客人提的購物籃顏色不同,以不同方式接待,在賣場入口提著綠色籃子進去的話,代表我想獨自一人逛逛,店員便不會前來搭話。
最近則出現了自行更換淨水器濾芯的自助租賃服務,以前是由淨水器公司的職員前來維護,除了維修時間難以配合外,有些客戶也會對外人進到家裡感到顧忌。最重要的是,每次前來更換時,師傅總會推銷新產品,令人感到為難。現在濾芯像墨水匣一樣,可以自行輕鬆更換,網路上還因此出現了「從所有不自在中解脫」等評語。
從這些變化中,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於「面對面」的疲勞程度不容小覷,甚至還因為病毒能成為不見面的藉口,感到放鬆。
如此一來,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毫無疑問的,租賃服務將變成無人化,原本面對面接觸的零售業也將轉為自動化,相關的職缺必然會消失,就像不需要淨水器維修人員一樣。壽險公司的業務也逐漸減少;無人咖啡廳也已經在擴展中;賣場設有自動販賣機,販售香蕉、沙拉等東西,便利商店的銷售必然會受到打擊。但是,現有的從業人員及中小企業業者都能從容的接受這些變化嗎?
這既是將會發生的事,同時也是正在發生的變化。
不喜歡打電話的現代人,不僅限於千禧世代
過去的數據中也曾出現過,對於跟人面對面相處感到有壓力的內容。尤其是不喜歡打電話的現象,甚至成為千禧世代的特徵,但這其實不只是特定世代的特徵而已。
2016年外送應用程式的數據分析中,出現了一項結果是,使用者覺得電話訂購很難。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這在我個人經驗中是無法理解的事,大家說外送應用程式很方便,對我而言卻不是如此,「喂,中式餐廳嗎? 我想要點三碗炸醬麵⋯⋯」只要打電話說到這裡就可以了,不用另外告知地址等資訊,因為店家留有我過去的點餐紀錄。
在聽到別人說外送應用程式更好用後,我仔細研究人們「不喜歡打電話」的不喜歡是到什麼程度,發現差不多是「電話恐懼症」的這種程度。近2年間,出現非常多這樣的情況, 有些人覺得傳訊息或打字沒有問題,但講電話就備感壓力。
我也有過類似經驗,和我一起分析與研究數據的同事中,有許多20歲到30多歲的人。有一次,我和其中3位一起進行研究的時候,有一位晚來了,我向其他2人問:「他好像有點晚了?」他們卻回答:「剛剛有傳訊息給他了。」我說:「時間已經到了,打個電話給他吧。」他們又再次回答:「但有傳訊息跟他說了。」
我覺得這反應很有趣,就又特地再問了一次:「不能打電話嗎?」他們又堅決答道:「有傳過訊息了啊。」我們整整來回了3次。
我問他們為什麼這麼不喜歡打電話,得到的答案是,打電話似乎有點沒禮貌,明明已經傳訊息溝通過了,再次打電話、要求馬上回覆的行為,似乎不太合適。最重要的是,電話一響,就會讓人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
老一輩的人應該也有過半夜或淸晨,接到家人電話而心頭一震的經歷,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而且這似乎不是韓國才有的現象,國外也流傳著一個迷因是,電話鈴聲響起時的心跳,比運動時更劇烈。
由於人們如此不喜歡打電話,最近電話資費方案也隨之改變。以前的電話資費方案是提供300分鐘免費通話,附加500MB的網路,現在則是提供10GB的網路,附加不限時免費通話。儘管不限時很驚人,電信公司也不會最先主打這個優惠,反正大家幾乎不會打電話。
不喜歡打電話的人越來越多,客服中心還能維持營運嗎?全球有許多企業早已將客服中心的功能自動化,採用聊天機器人的服務,這在韓國也已經十分活躍。起初是為了減少人事成本,但沒想到除了節省費用外,還觀察到千禧世代之後的用戶,偏好使用聊天機器人的情況。不久後人工智慧就會進化成具備語言辨識與合成的能力,即使接電話也應該會交由機器人,而不是人類。
堅守目前溝通方式的人會變成怎麼樣?比方說那些認為只要工作上發生緊急狀況,就算是週末也毫無顧忌來電的部長呢?年輕職員最不喜歡的溝通方式,就是主管在週六打電話,因為這就同時冒出最糟糕的3件事,非上班時間工作、主管以及電話。
雖然現在已經形成某種避免打擾的約定俗成,但有時候仍難免在半夜跳出訊息,連我也曾是如此。當看到有趣的報導或研究,就會習慣性的使用郵件等訊息分享,雖然我是用類似記事本的方式寫下訊息,但收到通知的職員依舊會感到不知所措。
《個人時代:不能只是去做,重點是你「想」怎麼》
作者:宋吉永(송길영)
譯者:曹雅晴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3/06/28
作者簡介
宋吉永(송길영)
Mind Miner,人心的探勘者。數據分析專家。
在記錄無數日常的社群大數據中,閱讀及分析人們的內心,而從事這份工作已超過20年,持續與各領域分享從數據中所獲得的各種發現。
高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學位,現任高麗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兼任教授,韓國商業智慧學會副會長。2015年曾出任鴻海集團特邀顧問。另外成立意見探勘工作小組(Opinion Mining Working Group),領導有關如何在企業中運用資料探勘的研究。現為VAIV company(原Daum Soft)副社長。VAIV company是專門將線上消費者的意見轉換為企業能夠使用的訊息的公司,擁有包含文本探勘、大規模資訊蒐集、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慧技術,並以此自動分析數十億個社群媒體中的消費者意見。
是個閱讀不停歇的雜食性讀者,喜歡與各式各樣的人對話。著有《在這裡看見你的欲望》(2012)、《停止想像》(2015)等書。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