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20天內,中國2.5億人確診!防疫急速躺平、明年起開國境,會是世界另一場大災難?
1. 白紙革命後,中國防疫政策急速鬆綁,計畫2023年1月放鬆對國外旅客的檢疫限制,防疫人員不再進行每日大規模採檢。
2. 但,因為缺少過渡配套措施,中國疫情急遽升溫。12月的前20天,中國有2.5億人確診,北京2200萬人口中超過一半都感染變種病毒。
3. 明年上半年,中國預計將不時上演短期的勞動力、供應鏈中斷,也可能衍生更多變種病毒,隨著中國人重返國際旅遊,激發全球新一波疫情。
十四億人口期盼了三年後,中國終於要全面重啟國門。但,世界準備好了嗎?
日前,知情人士向《彭博》透露,中國計畫2023年1月放鬆對國外旅客的檢疫限制,從「5+3」變成「0+3」,旅客不再需要在防疫飯店隔離。十二月下旬,《南華早報》也報導,香港和中國的邊境也將在1月初全面開放。
這是11月中國各地爆發白紙革命後,習近平政府展現的180度防疫政策大轉彎。中國上下口徑快速改變,從原本強調「堅決清零」,改口說Covid-19不比感冒嚴重多少。防疫人員不再進行每日大規模採檢,也停用健康碼。
但,中國急速鬆綁,專家警告,世界不應高興得太早,因為有兩個隱憂已浮上檯面。
第一,中國疫情正急遽升溫,可能一路蔓延2023年整個上半年,進而加劇通膨,拖累全球經濟。
《金融時報》報導,這幾週,因為病例激增,中國大城市的街道,竟比清零時期還冷清。
北京的街道空無一人,一位中國官員向《金融時報》透露,12月的前20天,中國有2.5億人確診,北京2200萬人口中有超過一半都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大多數企業關門防疫。上海、深圳的居民說,藥店的退燒藥和篩檢試劑賣光光,捐血庫供應拉緊報。
雖然各國在解封初期都有病例激增的狀況,但中國過去「只重病毒篩檢、不重醫療培訓」的政策,可能會讓中國在解封期的疫情激增情況更加嚴重。
路透社採訪了全球十幾位公共衛生、流行病學家,他們都指出,過去三年,中國在篩檢設施上投入大量資金,卻沒有加強培訓醫務人員。
財經頻道CNBC報導,中國許多醫院重症病房據說已經爆滿,但醫護人員卻還沒準備好,一位不願具名的26歲醫科學生表示,他們竟然被要求重複使用口罩。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資源有些不足。」中國華寶信託駐上海的經濟學家聶文表示,他並因此將中國第一季的經濟成長預期從5%下調至3.5%-4%。
當各國央行努力壓低通膨,中國卻才正經歷顛簸的重啟過程,因為病例激增,不時還會上演短期的勞動力、供應鏈中斷。彭博經濟研究估計,因為中國需求將增加,能源價格將上漲20%,明年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可能又會從年中的3.9%,躍升到年底5.7%。
第二個中國重啟的隱憂,則是可能衍生更多變種病毒,隨著中國人重返國際旅遊,激發全球新一波疫情。
跟各國相比,中國替民眾施打的科興疫苗對抗病毒的能力較弱。目前,即使中國最終決定向國外看齊、與病毒共存,卻仍然在意「國族尊嚴」,不情願讓民眾施打保護力更強的mRNA疫苗。
12月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制度優勢將幫助中國,在沒有外國援助的情況下度過疫情。」
除此之外,中國政策轉彎後,又過度極端,變成不再公開疫情進展,可能讓疫情擴散更加嚴重。「政府本來一直在舉行每日新聞發布會,告訴你有多少人被感染,」中國美國商會總裁哈特(Michael Hart)說,「突然之間變成完全沒有任何消息。」
疫情前,中國人一直是各地旅遊業的主力貢獻者,《南華早報》指出,2019年有超過3000萬中國遊客造訪東南亞國家。等待已久的解封到來,中國人勢必將再次飛到各地遊玩,卻也可能再次激發全球疫情。
中國在民眾和世界引頸期盼中,終於迎來解封,但卻快速激發隱憂,主要就是因為缺乏配套措施、說變就變。
「醫療系統沒有被給予過渡時間做好準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流行病學教授張作風(Zuofeng Zhang)說,「如果他們能將一小部分用在採檢和封鎖的資源,改用在支援醫療系統,中國這一次政策變化會表現的更好。」
除此之外,中國也應在過渡期清楚的跟民眾溝通,並提供公開透明的資訊。
首爾國際疫苗研究所所長Jerome Kim告訴路透社,韓國是Covid-19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因為該國在重啟之前與民眾充分溝通,設立健康中心、推出app,告訴民眾,有症狀的人如何避免傳染給別人。「中國有施行這些措施了嗎?我們不知道。」他說。
疫情和隨之而來的經濟風暴,會不會像三年前的武漢疫情一樣,始於中國,但不會止於中國?正如彭博形容,2023年,全球的通膨和疫情命運走向如何,中國都將扮演最大未知數,可能打出一張最難以預測的牌。
資料來源:Reuters、Bloomberg、CNBC、FT、Bloomberg(2)、Reuters(2)、Reuters(3)
核稿編輯:吳中傑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