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2026台積電美國新廠生產3奈米,華爾街日報:到時技術已落後台灣2代以上
1.台積電6日宣布,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開始興建第二期工程,預計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製程,第一期工程預計2024年量產4奈米總投資金額約400億美元。
2.台積電表示,除了1萬多名協助興建廠房的營建人員,美國新廠兩期工程預計將額外創造1萬個高薪高科技工作機會,其中包括4500個直接受僱於台積電的工作。
3.紐時指出,這座估計年產逾60萬片的新廠恐無法滿足美國對先進晶片的需求。國際商業策略公司執行長瓊斯說,未來仍需要台積電在台灣晶圓廠生產的最先進晶片。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設備進駐前宣布二期將引進3奈米製程。分析指出,台積電客戶對擴廠深具影響力,但2026年3奈米晶圓量產時已非尖端技術,台積電重心仍在台灣。
台積電6日宣布,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開始興建第二期工程,預計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製程,目前興建中的第一期工程預計2024年量產4奈米,兩期工程總投資金額約400億美元,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
台積電表示,除了1萬多名協助興建廠房的營建人員,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兩期工程預計將額外創造1萬個高薪高科技工作機會,其中包括4500個直接受僱於台積電的工作。
台積電指出,亞利桑那州廠兩期工程完工後合計將年產超過60萬片晶圓,終端產品市場價值預估超過400億美元。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目標完工後成為美國最環保的半導體製造廠,應用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生產,實現未來幾年的下一代高效能及低功耗運算產品。
劉德音表示,感謝各界持續合作得以促成今日的成果,也很高興與台積電在美國的夥伴攜手合作,成為半導體創新的基石。
為了符合致力於綠色製造的承諾,台積電指出,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亦規劃於廠區內興建一座工業用再生水廠,完工後該晶圓廠將達到近零液體排放的目標。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商界長期擔心先進晶片過度依賴飽受中國威脅的台灣,因為執全球晶圓代工牛耳的台積電根據地就在台灣,因此,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造的晶圓廠具備避險地位。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質疑在美國擴大生產的可行性,但在懸掛印有A Future Made in America(美國製造的未來)巨大旗幟的典禮上,他支持台積電在美國擴廠,似乎接受晶片生產將無可避免回流美國的局面。
張忠謀感嘆,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近壽終正寢。他一直夢想在美國建造晶圓廠,但1990年代末期在華盛頓州投資WaferTech變成一場惡夢,這次台積電在鳳凰城設廠「準備充足多了」。
報導提到,台積電擴大且升級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產線,日後可替大客戶蘋果公司(Apple)生產每秒可執行近17兆次專門運算的iPhone晶片。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是新廠移機典禮座上嘉賓之一。
庫克登台致詞時說,這是無比重要的時刻,台積電生產半導體的能力與「美國勞工無與倫比的才能」密不可分。
紐時指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擴建計畫展現地緣政治憂慮如何使企業與政府調整長期策略,扭轉促使業界將多數半導體製造移往亞洲的歷史趨勢,也凸顯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軍用裝備所用晶片及先進製程技術重要性獲愈來愈多人肯定。
但這座完工後估計年產逾60萬片晶圓的新廠恐無法滿足美國對先進晶片的需求。
國際商業策略公司(IBS)執行長瓊斯(Handel Jones)說,未來仍需要台積電在台灣的晶圓廠,產能、2026年將採用更先進的製程技術是2大原因。
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積電近期開始在台灣採用3奈米製程,到2026年,3奈米可能比尖端技術落後2代以上。台積電高層曾說,計劃將最先進製程技術保留在台灣。
從前美國總統川普到現任總統拜登,美方官員積極推動鼓勵半導體廠商在美國設廠的措施。在近年晶片短缺影響下,民主、共和黨籍國會議員7月同意在「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簡稱晶片法)中提供鼓勵設廠的520億美元補貼及租稅優惠。
半導體大廠相繼宣布重大設廠計畫,包括英特爾(Intel)在俄亥俄州、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在紐約州、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德州。至於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部分動機是顧及蘋果、超微(AMD)、高通(Qualcomm)及輝達(NVIDIA)等美國客戶。
紐時報導,台灣面對地震、乾旱、中國威脅等風險,前述客戶雖未公開表達對晶片製造集中在台灣的疑慮,但多家廠商高層6日現身台積電新廠活動,展現他們強力支持旗下產品更多關鍵零組件在自家地盤附近製造,台積電擴廠展現客戶壓力的影響加深。
台積電長期主張在台灣集中生產最有效率,2020年同意在鳳凰城設廠意味立場鬆動。台積電原先規劃新廠採用5奈米製程技術,擴建計畫公布後改為一期工程預計2024年起生產蘋果率先採用的4奈米晶圓。
責任編輯:陳瑋鴻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