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台積電2奈米2025量產!魏哲家談半導體3大改變、曝超車對手關鍵

1.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2奈米將於2025年量產,會是密度最小、效能最好的技術。
2.魏哲家說,台積電研發人員有2000多人,有能力設計產品,不過台積電絕對沒有自己產品,不用擔心台積電會搶客戶的設計,客戶成功以後台積電才可能成功。
3.本文整理台積電2022台灣技術論壇6大重點。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總裁魏哲家30日表示,2奈米將於2025年量產,將是密度最小、效能最好的技術。他並強調,台積電絕對不會與客戶競爭。台積電2022台灣技術論壇30日在新竹國賓大飯店舉行,這是台積電台灣技術論壇連續2年以線上方式舉行後,首次恢復舉辦實體論壇。魏哲家以「新的世界、新的契機」為題發表演說。
魏哲家指出,台積電3奈米製程技術的發展有很多困難,現在將要進入生產,有好多客戶踴躍合作,使得工程能力有點不足,正在努力中。他強調,台積電3奈米還是沿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這是經過考慮良久,製程技術推出不是好看,是要實用,要協助客戶讓產品持續推進。
魏哲家並表示,2奈米將於2025年量產,會是密度最小、效能最好的技術。魏哲家說,台積電研發人員有2000多人,有能力設計產品,不過台積電絕對沒有自己產品,會與客戶合作,不用擔心台積電會搶客戶的設計,客戶成功以後台積電才可能成功。他表示,台積電的競爭對手就不敢這麼說,不管客戶有沒有成功,競爭對手還是會有自己的產品。台積電希望能永遠與客戶在一起、永遠成功。
台積電製程領先全面擴充,技術論壇關鍵重點一次看
魏哲家不僅分享半導體產業的3大改變,並說明台積電先進製程的進展,以及與競爭對手的不同,強調台積電沒有自己的產品、客戶不用擔心台積電會搶設計、客戶成功以後台積電才可能成功。以下是台積電技術論壇的6大關鍵重點。
● 半導體3大改變
第一是單靠電晶體驅動技術效能提升已經不夠,還要3D IC對外溝通,要用堆疊的方式。第二是各項產品半導體含量一直增加,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需求都在增加,技術也都在進步,都一樣重要。
第三是以前講求全球化,為了安全,現在講求區域化,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等各國政府都歡迎廠商前往當地設廠,一個全球化、有效率供應系統時代已經過去,成本會急速增加。台積電將與客戶緊密合作,降低風險。
● 台積電與對手不同處
台積電有能力設計產品,不過絕對沒有自己產品,客戶不用擔心台積電會搶你的設計,客戶成功以後台積電才可能成功。台積電的對手不管客戶有沒有成功,還是會有自己的產品。
● 先進製程進展
台積電5奈米量產進入第3年,累計生產200萬片,沒有一家公司比台積電多。此外,3奈米即將量產,將是最好技術,對手的3奈米比台積電的4奈米還有些差距;台積電升級版3奈米(N3E)將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
台積電2奈米採用奈米片架構,規劃將於2025年量產。相較N3E,在相同功率下,速度提升10%至15%;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至30%。
● 特殊製程規劃
特殊技術廣泛應用於射頻、微控制器(MCU)、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晶片及顯示器等領域。近年來,台積電特殊製程投資大約以年複合成長率44%增長,2021年至2022年12吋特殊製程產能將增加12%。
● 3D Fabric進展
2022年先進封裝產能將比2018年大3倍。2022年開始SoIC晶片堆疊製造,計劃2026年將產能擴大到20倍以上。
竹南擁有第一座3D Fabric全自動化工廠,將先進測試及SoIC和InFO/CoWoS運作整合在一起,2022年下半年開始進行SoIC生產,2023年開始3D Fabric全面運作。
● 全球生產據點
台積電南科晶圓18廠5期至9期為3奈米製造基地;目前正在籌備新竹晶圓20廠,未來將是2奈米生產基地。高雄晶圓22廠預計今年下半年動工興建,2024年量產7奈米及28奈米。
海外廠區方面,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2024年量產5奈米;中國南京廠28奈米新廠今年第4季量產;日本熊本廠2024年量產12/16奈米和28奈米家族技術。
責任編輯:倪旻勤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