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吃一口大麥克,是吃到「自由」!麥當勞撤出,俄羅斯人重回封閉世界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吃一口大麥克,是吃到「自由」!麥當勞撤出,俄羅斯人重回封閉世界

吃一口大麥克,是吃到「自由」!麥當勞撤出,俄羅斯人重回封閉世界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邱韞蓁 編譯
商周頭條 2022.03.11
摘要

1. 麥當勞進到蘇聯,證實了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所提倡的政治與經濟「開放」政策,代表既封閉又搖搖欲墜的蘇聯,終於向國際開放。

2. 金色拱門、快速便利的服務、親切的店員、閃亮的店面,象徵民主化與自由化的不可逆轉,第一家麥當勞於莫斯科開業2年後,蘇聯即瓦解。

3. 麥當勞此刻撤出,不僅是企業的關閉,更代表整個社會再次封閉。莫斯科計畫把麥當勞在內的59家外企收歸國有,在國內打壓公民自由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同仇敵愾,不只政府,連企業都跳出來抵制俄羅斯!其中,麥當勞無限期關閉850家在俄國境內的分店,但它身為第一家進軍莫斯科市場的大型國際品牌,意義尤其不凡。

《CNN》形容:「麥當勞改變了俄羅斯......現在它正在放棄這個國家」。

美國威廉斯學院俄語教授戈德斯坦(Darra Goldstein)說,麥當勞的到來不只是關於大麥克和薯條,在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所提倡的「開放」(glasnost)政策下,這是最重要的具體行動,代表既封閉又搖搖欲墜的蘇聯,終於向國際開放。

廣告

「鐵幕出現了明顯的裂痕,」戈德斯坦說,大約2年後,蘇聯解體了。然而,時隔逾30年後的今日,麥當勞斷開了俄羅斯,倫敦政經學院的俄羅斯史教授祖博克(Vladislav Zubok)說,這標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大麥克:民主化與自由化不可逆轉的證據

1990年的寒冬,第一家麥當勞就開在莫斯科普希金廣場。《金融時報》曾報導,當時想買麥當勞的人流大排長龍,比排在列寧墓前的人還要多!

祖博克過去上下班會經過這家麥當勞,見證了「新時代」的開始:「那是一種新的味道、新的感覺。快速的服務,一切都很乾凈。蘇聯體制下的莫斯科非常單調乏味,而在崩潰的蘇聯經濟下,你突然發現了一個明亮、充滿色彩和效率的小島。」

《衛報》記者格羅斯科普(Viv Groskop)回憶,蘇聯晚期的餐廳,根本沒有提供食物,也沒有顧客光臨,只是空有「餐廳」之名,商店雖然標上大大的「麵包」或「魚」,但經常沒有商品可賣。格羅斯科普寫道,她和朋友非常珍惜麥當勞,他們安靜地享受,不時發出滿意的嘆息聲,一邊想像著沒有共產主義的光明未來。

廣告

俄羅斯攝影師庫舍列維奇(Mitya Kushelevich)撰文描述,9歲的他和母親踏進麥當勞後,「我們馬上被超大櫃檯和超多年輕店員給嚇到。他們臉上掛著微笑,像蜜蜂一樣迅速移動,來回運送一份又一份餐點。這跟普通商店裡那些穿著白色圍裙的胖老太太截然不同,因為她們總是癱坐在空貨架前,旁邊堆滿灰塵的罐頭食品只用來裝飾。」

金色拱門、快速便利的服務、親切的店員、閃亮的店面,這些象徵民主化與自由化的不可逆轉,而大麥克就是證據。幾個月後,必勝客緊隨其後,也打入了鐵幕帝國。當時很難想像,2年後蘇聯瓦解,接著俄羅斯會進入10年的瘋狂私有化時代,新的寡頭接管國家礦產資源,外國投資者並將湧入莫斯科尋求豐厚報酬。

自由的滋味,正被迫消失

然而,現在麥當勞撤出俄羅斯,同樣是歷史性的象徵,卻不如從前那般有希望。因為普欽把不可避免傾向民主與資本的天平,硬是扳回了獨裁與共產。

戈德斯坦說,「如果1990年麥當勞的開業象徵蘇聯生活新時代的開始——擁有更多自由的時代,那它此刻的退出,不僅是企業的關閉,更代表整個社會再次封閉。」

停業的消息一出,俄羅斯民眾急忙湧入麥當勞各家門市,不惜在大雪中漫長等待,甚至引發搶購潮,漢堡、可樂等產品在網路上被拿來高價轉售,人民只求再次品嚐何為自由、民主、與資本主義的滋味。

《路透》指出,西方企業加速撤離俄羅斯,莫斯科當局甚至把麥當勞、蘋果、英特爾等59家在俄外企列入「國有化名單」;在國內,並大力打壓公民剩餘的自由權,普希金廣場現在已經成了俄羅斯警方清除反戰示威者的地方之一。1990年的記憶,正在迅速消失。

參考來源:FTCNNThe GuardianReutersThe Calvert Journal

核稿編輯:林易萱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俄羅斯 蘇聯 制裁 麥當勞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