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亞洲追求「清零」種禍根?經濟學人爆恐怖下場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訂購【商周集團出版品】出貨時間說明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亞洲追求「清零」種禍根?經濟學人爆恐怖下場

亞洲追求「清零」種禍根?經濟學人爆恐怖下場
最新經濟學人表示:亞洲清零政策,恐損自身商業地位。 (來源:中時新聞網)
撰文者:蔡宗倫/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2021.07.23
摘要

1.台灣疫情持續降溫,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報告表示,亞洲國家若過度追求「清零」政策,恐對自身的商業中心地位造成永久傷害。

2.隨歐美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邊境限制逐步解除,已習慣與病毒共存;反觀亞洲多地疫情愈趨嚴峻,堅持清零政策反成了打擊經濟活動的隱憂。

3.不過,由於台灣和大陸對資金和人口跨境流動的仰賴較低,因此在清零政策上相對居較有利的境地。

台灣新冠疫情持續降溫,至今每日確診新增不過2位數,但亞洲其他多地疫情仍相當嚴峻,經濟學人智庫(EIU)報告指出,台灣、越南、新加坡、香港等亞洲主要經濟體,若過度追求「清零」政策,跨境人流遲遲不能恢復,恐將削弱經濟上的活動。

經濟學人智庫報告指出,澳洲、紐西蘭、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和越南等亞洲多地主要經濟體,應對疫情的策略旨在「清零政策」,而這些地區在疫情爆發以來,防疫成績一直十分亮眼,也讓它們所受到的經濟影響遠低於其他地區。

經濟學人:亞洲「清零政策」恐永久傷害經濟

但隨著歐美多地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接種普及率快速上升,邊境限制和封鎖也逐步解除,人們報復性的需求隨之而來,帶動經濟復甦力道強勁,而反觀亞洲多地疫情愈趨嚴峻,堅持清零政策反成了打擊經濟活動的隱憂。

廣告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同其他經濟體相比之下,由於台灣和大陸對資金和人口跨境流動的仰賴較低,因此在清零政策上相對居較有利的境地。

另一方面,十分仰賴留學生或遊客的澳洲和紐西蘭等國,在堅持邊境管制情況下,恐將拖累其經濟復甦的進程,故而落於他國之後,此外,香港、新加坡和澳門等地對商業和旅遊業的高度依賴,致使它們對政策的調整承壓;綜合上述所言之因素,都存有對其商業地位造成影響的風險,恐將使企業轉而投資其他地區。

該報告預估,亞洲地區對疫情「清零政策」的嚴格邊境限制,可能將長達1整年,一直到2022年初,疫苗普及率明顯提升的情況下,才會有所調整;至今以「清零」政策為主的地區,仍相較歐美目前的政策相對要保守許多,而新的策略的目標則如日本、韓國「低確診」的政策為主。

*本文由中時新聞網授權,原文


廣告

責任編輯:謝佩如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放寬 拖垮經濟 清零 亞洲清零政策 經濟學人 解封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展開箭頭

《中時新聞網》前身為《中時電子報》,於1995年創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網路媒體,開啟新聞數位時代。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