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積電赴美設廠,白宮直接介入!彭博分析背後關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訂購【商周集團出版品】出貨時間說明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台積電赴美設廠,白宮直接介入!彭博分析背後關鍵

台積電赴美設廠,白宮直接介入!彭博分析背後關鍵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05.20
摘要

1. 從去年開始,美國邀約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討論就沒有中斷。這一次確定設廠,代表美國政府願意予以補助,緩解台積電對於花大錢設廠的顧慮。

2. 對川普政府來說,台積電前往亞歷桑納州設廠,能夠作為「美國製造復活」的政策宣傳成果,對今年末的共和黨美國大選選情也有助益。

3. 對台積電來說,面對美國日益收緊對中國貿易相關規範,台積電能藉此取得遊說豁免機會,但是否會因此損失中國客戶華為,仍是未知數。

台積電今日(15日)宣布,在與美國聯邦政府商務部、以及亞利桑那州政府共同商討後,預計在當地設立一座晶圓廠。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政府邀請台積電前往設廠的討論,其實已持續一陣子,原因在於台積電有許多顧慮。而這次塵埃落定,代表台積電、美國雙方終於達成共識,在政經情勢動盪的當下,這個決定代表了十分重要的意義。

美國將直接補助設廠

首先,這個決定的策略合作意義,絕對遠大於經濟意義。

廣告

原因有3,其一,台積電聲明廠房落成後,月產能是2萬片晶圓,《彭博》(Bloomberg)指出,跟台積電在台灣年產1,200萬片晶圓的產能相比,亞利桑那州廠房的產能只能算是塞牙縫。

其二,雖然5奈米製程技術現在是最先進的沒錯,但等到2024年廠房啟用、開始量產時,5奈米已經不是最先進技術了。畢竟2020年的現在,台積電就已經開始在台灣用5奈米製程進行生產。

其三,要興建一座先進廠房,所費不貲,要在美國營運,成本又會更高昂。近期,台積電18廠才剛在南科落成,砸了5,000億元,最近又預計會有16億美元(約合4,800億台幣)的資本支出。《彭博》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近期的電話會議中提及,成本缺口很大,因此長達數月的提議討論才因此很難決定。劉德音也在2019年10月告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台積電有認真考慮在美設廠,但要求美國予以大量補助。

今早的消息代表,美國同意給予補助,成功消弭台積電的資金顧慮。

廣告

目前並不確定資金是由州政府或是聯邦政府補助,《彭博》指出,如果是由聯邦政府直接投資,這會是川普政府一個很大的政策轉彎。因為在過去,白宮很少直接介入、支持這方面的產業活動,比較傾向市場機制。

而這一次美國轉念,正是這一場讓美國變成第一大重災區的疫情。全球性的危機顯露出,供應鏈的脆弱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

打從多年前,美國國防部就擔憂美國本土沒有安全製造先進晶片的工廠,其中,戰鬥機的程式化晶片、以及5G通訊晶片,基本上可說是專門由遠在台灣的台積電製造,使供應鏈在地化更為急迫。而這一次疫情就推了最關鍵的一把。

對美國來說:替搖搖欲墜的川普政府,打上一劑政治強心針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形容台積電和美國之間的合約「改變了遊戲規則」,避免中國主導和掌控先進技術,「高科技晶片又再度在美國製造了。」

或許,對川普政府來說,更直接的甜頭是,在即將到來的11月美國大選中,幫助聲勢慘跌的共和黨一把,維持參議院的共和黨多數優勢。亞利桑那州是搖擺州,台積電宣布在該州設廠,這個消息或許能夠拯救該州的共和黨席次。

台積電指出,設廠將創造至少1,600個工作機會。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表示,這呼應了川普的政策:「美國製造業復甦,美國是投資寶地」,台積電設廠成為川普政府得以展示的政策成果之一。

智庫新美國中心的亞洲安全專家賽耶斯(Eric Sayers)表示,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把美國和台灣綁在一起,是一個好主意,確保民主國家持續作為世界領導者,並維持經濟和軍事方面的競爭力。

對台積電來說:取得遊說籌碼,但有可能被迫流失中國客戶

對台積電來說,則可能是把雙面刃。

優勢在於,台積電取得遊說籌碼。《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國計畫加大企業和中國之間貿易的限制,在未來,由美國晶片製造設備所生產的晶片,需要先取得出口許可,才能出貨給中國企業華為。因為這項設廠合約,台積電未來有籌碼可以遊說美國政府,放棄這項計畫,或是讓台積電免於這個限制,有機會獲得比美國企業更好的待遇。

除了台積電以外,美國長期以來其實也有考慮與英特爾(Intel)、美國半導體代工公司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合作,但英特爾大多替自家生產,而格羅方德早已於2018年中止開發先進晶片製程技術。只有台積電以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有能力生產小於10奈米的晶片,這讓台積電成為最好選項。

然而,由於台積電客戶也包括中國企業華為,因此隱憂是,《紐約時報》指出,這很可能是川普政府的一個套路,要台積電在中國、美國之間選邊站。不過,《金融時報》報導,台積電表示,這是兩回事,他們並未在討論中提及這一點。

(參考來源:BloombergThe New York Tim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Financial Times

核稿編輯:林易萱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積電設廠 台積電美國 川普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