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時事分析
殷琦揭口罩國家隊幕後,顏擇雅:傳產撐起台灣經濟

面對肺炎疫情,國內工具機業者組成口罩國家隊加速投入口罩生產,名模殷琦的丈夫、高明精機總經理張仕育也是其中一員,近日殷琦在臉書上分享了她第一線對於這群國家隊的付出直擊。
受新冠肺炎影響,我國工具機業者組成口罩國家隊加速生產,名模殷琦的丈夫、高明精機總經理張仕育也參與其中。出版人顏擇雅在個人臉書上稱讚殷琦文筆好且眼光好,選了傳產業者當另一半。顏擇雅表示傳產才是台灣經濟支柱,感謝他們帶領員工再精進,台灣製造業才沒有整個移往中國大陸。
顏擇雅在臉書上表示,殷琦貼文的文筆很好,她特別google一下殷琦和她老公,感想就是她有眼光。同樣都是嫁富商,或富二代,她知道要選一個傳產製造業的。她表示,已經很久沒看過台灣女星嫁給傳產製造業老闆。
顏擇雅說,傳產製造業中小企業老闆,也就是我們俗稱「做工廠」甚至「做黑手」的,經常要跟師傅一起在機器旁工作。就像殷琦所分享的照片。所以不可能像大小S的老公那樣當個夜店咖,懂時尚。這種老闆談吐不外機器、景氣、員工、我爸我媽還有企業傳承,沒情趣,當然很難把到名模女星。
但顏擇雅說,他們經營的工廠卻是台灣經濟的支柱。感謝他們帶領員工精進再精進,台灣才沒有整個製造業都移去中國。
她也說,最近大家都在給物資生產國家隊叫好。其實口罩、防護衣產量可以迅速提升,不只要靠經濟部反應迅速,也要靠台灣堅實的製造業基礎,從石化到機具到包材。「沒完整的石化業,濾材與不織布要哪裡來?沒頂尖的機具業,口罩怎能迅速加開幾十條產線?」
她表示,2000年中國大陸與台灣先後加入WTO,學者專家都大講特講兩岸分工,講比較優勢。香港就是相信比較優勢,才全力發展金融以及其他高端服務業,整個產業空洞化。原本口罩產量勝過台灣的韓國就是相信要跟中國分工,如今才濾材來源告急。
她也說到,張夏準《拚經濟》一書,指出許多經濟理論就只是理論,不是真理,包括比較優勢。但他非常強調一點,就是製造業很重要。一國的服務業甚至農業要提升再提升,都要靠製造業。製造業也沒分高科技還是傳產,都一樣知識密集,都需要用到高尖科技。
書中就用數字指出台灣是製造業大國,顏擇雅對此表示,平時我們不覺得,但這次疫情一定有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台灣製造業真的很了不起。這都要謝謝殷琦老公這種談吐無聊的「做工廠」的老闆,還有他們帶領的員工。
以下為殷琦臉書全文:
認真的男人最帥氣
沈重的背影最有型
我見到的政府官員,完全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70歲的經濟部沈部長,在產線上可並不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爺爺,而是老是一派認真,嚴肅盯著產線,拿張板凳就盯到晚上11點多,才跟大夥一起下班。
年輕帥氣的工業局楊副局長,衝勁十足,細心謹慎的顧前顧後,看著大夥還在忙生產機台,直接與老公一起幫忙搬口罩機上卡車發貨。
二位長官不是應該西裝筆挺的坐在辦公桌嗎?但只看見他們與現場的工程師們,一樣忙進忙出的,幫忙搬貨幫忙找零件,有時看著他們沈重的背影,我知道遇到瓶頸了,正認真思考對策,面對挑戰!看著他們全心全意的,在緊張著全民的需求,全民的安全防疫!內心真的感到無比感動~

全工廠內有著是我親眼所見最認真的男人們
所有工程師席地而坐的不只在工作上,連吃飯也是⋯連一個能休息的地方都沒有,全被機具所佔據了,長時間的精密組裝,但沒有聽到任何怨言,每個人都是開心的,開心的為所有台灣人民付出,我真的覺得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在閃閃發亮!在這裡不分你我,不管你是部長、局長、老闆、總經理、還是工程師,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在想著緊張著全民的需求,我想~這就是台灣人的幸福!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陳慶徽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