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美眾院全數通過《台北法案》:對打壓台灣的國家,美國將有「法源」對其經濟制裁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美眾院全數通過《台北法案》:對打壓台灣的國家,美國將有「法源」對其經濟制裁

美眾院全數通過《台北法案》:對打壓台灣的國家,美國將有「法源」對其經濟制裁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US Taiwan Watch: 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
獨立觀點 2020.03.05
摘要

1.美國眾議院投票表決,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壓倒性多數通過《台北法案》。

2.法案內容包含強化與台灣的官方以及非官方關係、鼓勵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鼓勵和台灣盡早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等友台事項。

3.此法案未來還會經過再送回參院協調整合,才會送至美國總統川普桌上進入最後程序。

美國昨日(4日)下午眾議院投票表決,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壓倒性多數通過《台北法》!

《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因其英文縮寫而簡稱《台北法案》,TAIPEI Act)是美國首次出現,以國內法形式來協助和維持台灣的外交空間,意義相當重大。《台北法案》給予美國行政機關法源,去對那些與台灣斷交,或因迫於中國壓力而必須犧牲台灣實質國際能見度與利益的國家,進行制裁,同時也鼓勵台灣與美國進行雙邊經濟談判。

之前觀測站報導過,眾議院在去年10月18日提出自家版本的《台北法案》,當時參議院版本早已提出,且在不久後的10月29日通過參議院。可是今天眾議院通過的台北法,其實並不是眾議院版本的H.R.4754,而是直接把參議院版本的S.1678拿來修改表決。

廣告

其實在昨天(3日)眾院的院會,原本已經排好要來審台北法案了,且按照過去的經驗,這類的台灣相關法案通常都是直接看現場有沒有人反對,沒有的話就「無異議通過」,結果呢民主黨羅德島州眾議員西奇里尼(David Cicilline)提出要投票表決,於是就排在美國時間4日下午表決。西奇里尼此舉,其實可以解讀為對於法案的通過非常有信心,所以要求全部的眾議員都得表態投票,讓大家最後有一個明確的數字結果。果然,最後是415票贊成、0票反對,兩黨以極高票數支持通過。

這個版本是由參議員園丁(Cory Gardner)所提的版本,主要內容有(關於法案的詳細內容我們會等公報出來時再做補充):

1、強化與台灣的官方以及非官方關係。
2、鼓勵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3、鼓勵和台灣盡早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而所謂的強化台灣官方以及非官方關係,其中比較具體的內容有:支持台灣與印太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強化官方和非官方關係。同時,在與美國利益一致之情況下,對升級與台灣關係的國家,增加美國對該國經濟、安全以及外交接觸。反之,對打壓台灣的國家,減少美國對該國經濟、安全以及外交接觸。

廣告

比起園丁最初的提案版本,法案走到參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時,稍微下修了法案的強制力:從原本的國會主導,變成規定國會對於因他國增進或損害其對台關係,使美方要調整對該國經濟、安全以及外交接觸時擁有「諮商權」,這是一向尊重行政部門(國務院)的傳統。不過,像是作為交換般,參院的版本後來新增了關於貿易談判的章節,最後也獲得通過。

這裡特別要注意一下的是,因為眾議院這次是把參議院通過的版本拿來修正後表決通過,所以之後要再送回參院協調整合(畢竟你把參院通過的內容做修改了)之後,才會送交到總統川普桌上。

▍常見問題1:

去年10月參院版本通過後,隔天眾院外委會立刻通過眾院版,但為什麼一直拖到3月份才在眾院全院表決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國會裡面的法案實在太多了,每個法案本來就要排隊(想想看美國國會要處理的事,每一州的規模相當於一個國家,50個國家啊!而且還要關注許多世界大事)。很多時候一個法案要能排上議程,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大家真的要有耐心。我們的官方(駐美代表處)和民間團體(例如FAPA)也都不斷在推動,最後時機到了就會有結果了!

▍常見問題2:

為什麼參院外委會要把強制力下修?這其實是很常見的立法策略。雖然國會可以立法規範事項,但是實際政策的執行者還是行政單位,而且像是外交這類的事物,其實本來就是行政單位的職權。有時候國會太衝,其實反而會讓行政單位覺得被壓著走,在這種傷了和氣的狀態下推行政策,最後很可能無法達到最佳的結果。

*本文由「US Taiwan Watch: 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授權轉載,原文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參院 台北法案 美國 台灣 眾院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