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疫情疫苗為何沒人想做?國際藥廠不追「流行病」商機的3個真相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武漢肺炎 經濟衝擊全解讀

焦點 | 時事分析

疫情疫苗為何沒人想做?國際藥廠不追「流行病」商機的3個真相

疫情疫苗為何沒人想做?國際藥廠不追「流行病」商機的3個真相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邱碧玲
商周頭條 2020.02.11

超級富豪比爾.蓋茲(Bill Gates),這位醫療研究「全球最大方金援者」,如果不是他開第一槍,承諾捐款1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億元),對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以下稱「武漢肺炎」),跨國大藥廠還願意動起來嗎?

截至2月7日為止,至少有美國嬌生(Johnson & Johnson)、英國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連同生技新創公司現代(Moderna)、醫你藥(Inovio Pharma)等前後加入研發疫苗行列,共逐近30億美元的「捐款商機」。

盤點各家「報名」時間點,除了彰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博愛精神,似乎也透露一絲「錢在哪裡,力就出在哪裡」的商業遊戲規則:

廣告

1月26日,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口頭開出1千萬美元支票,隔日,嬌生宣布開始研發。

2月3日,英國政府承諾撥款2千萬英鎊(約合新台幣7億8千萬元),資助跨國組織創新流行病整備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CEPI);同一天,葛蘭素史克也發聲跟進全球研發疫苗梯隊。

至於現代和醫你藥,都是在1月下旬和CEPI敲定合作案,就時間點而言,都早於比爾.蓋茲宣布捐款的新聞。

兩家資源雄厚的跨國藥廠表態出力後,CEPI執行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發出信心宣言:「我們希望與夥伴攜手合作,能在16週內自病原體基因測序取得一支試驗疫苗,並進入臨床試驗。」不過業者透露,論及人體試驗,最快需時3個月,上市則可能要等上一年。

廣告

打從1月7日中國完成第一次全基因組定序,確認俗稱為武漢肺炎的病原,並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以來,中國、澳洲、日本、台灣與韓國5國已陸續成功分離病毒株,不是官方機構,就是學術組織,不見民營企業身影。難道一向以「全球最大市場」磁吸企業的中國魅力不再嗎?

實情是,儘管武漢肺炎流竄全球,但是「流行病」這張標籤確實不易吸引國際藥廠投入資源。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流行病的最大特徵就是,來得快,去得可能也快,幾乎沒有一支疫苗能在疫情拉警報的期間上市,遑論阻止疫情蔓延;甚至是研發成果還不見眉目,疫情已經減緩。最鮮明的例子就是2002年至2003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1月底,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回顧,當時科學家花了20個月開發足以進行人體測試的疫苗,但SARS作惡不到一年就被消滅,疫苗從未問世。對照2018年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指出,開發單一流行性傳染病疫苗平均耗時5年以上、成本超過31億美元,損失相當巨大。

再者,儘管是殘酷事實,但高傳染力之餘,高致死率、高復發力恐怕才更容易引起注意,帶動醫藥界投入,好比肆虐非洲大陸的伊波拉病毒。

從1976年伊波拉病毒第一次爆發,到最近一次是在2014年還魂,致死率最低都還有60%左右。雖說高致死率很大原因歸咎於非洲的醫療體系落後、不信任政府等,但直到2004年美國國會撥出10億美元研發預算,停滯多年的療法、疫苗研究才得以重見生機。

目前檯面上看得到的伊波拉概念股包括美國藥廠默沙東(Merck),去年11月中歐盟才剛放行它的疫苗上市,是全球第一支商業化的伊波拉病毒疫苗。英國媒體路透(Reuters)報導,美國主管機關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也正在檢視這款疫苗,預計今年第1季拍板是否准過。

最後,專家點破跨國藥廠對打擊流行病總是抱持觀望態度,其實還有一個比較不直觀的原因:保險公司多半不給付。

2月初,英國媒體《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儘管因應武漢肺炎採取的封城、航機停班等緊急措施已顯著凍結經濟活動,預計損失超過1千6百億美元,但並非所有相關人都可以申請保單理賠,「流行病和繞著全球跑的疾病通常會被故意排除在外。」

《金融時報》分析,最相關的3大保險領域是旅行、商業保險和人壽保險,其中旅行險爭議最少,理賠最痛快;壽險保戶則是獲償的希望最渺小。保險從業人員皮奈特(Franck Pinette)坦言:「除非條款中指定『極端死亡』事件才有得談。但事實上,壽險商對這四個字十分冷感。」

不過,也正由於傳染性流行病的基本假設是特徵明顯,好比疾病與病源、宿主及環境特質具有連帶關係,「製造對付不同地區流行的所有類型,而且同時沒有副作用的疫苗」這道目標成為醫藥界的聖杯。

《日本經濟新聞社》報導,東京大學病毒學教授河岡義裕研究複製流感病毒,據稱製造出繁殖速度快上220倍的流感病毒。他的做法是:複製和某種流感幾乎一模一樣的病毒株,然後讓動物感染,再任由病毒株突變,演變成哺乳類傳染哺乳類。他主張,只要能在哺乳動物層面中斷感染路徑,就能免淪流感大流行的可怕後果。

內文指出,隨著低價、高速解讀基因時代來臨,河岡的理念在疫苗領域迅速受到關注,小兒麻痺、登革熱等領域很快就採用。但是,同一時間全球醫藥界也批評他違反生物製劑研究的國際公約:一旦濫用在恐怖活動,或是防護出現破口,更將是人類浩劫。

不過,美國媒體《君子時代》(Esquire)採訪團隊直擊實驗室,並深入訪談業界專家後製作一套特別報導,文中指出,說到底,他的研究不必然會招致災難,畢竟生活四周到處都有不同形式存在的流感病毒;況且:「也許他的行徑聽起來很瘋狂,一旦流感真的全面大爆發時,你會希望他就在你身邊。」

責任編輯:邱鈺珊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藥廠 研發 武漢肺炎 疫苗 病毒 武漢肺炎經濟衝擊全解讀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