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灣電價全球第三低!為了這個小確幸,你付出什麼代價?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台灣電價全球第三低!為了這個小確幸,你付出什麼代價?

台灣電價全球第三低!為了這個小確幸,你付出什麼代價?
台中火力發電廠在2025年將新增兩部燃氣機組,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火力電廠,但付出的代價卻是高昂的社會環境成本。 (攝影者:楊文財)
撰文者:侯良儒
商周頭條 2019.11.12

秋冬空汙季節來臨,占台灣發電量超過8成的火力發電廠又成眾矢之的。日前,立委顏寬恒與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就選了台中火力發電廠外的海邊消波塊上,錄製「K歌秀」競選宣傳影片,訴求反空汙。

若加計碳排放、空汙,電價應比現在漲5成

你知道嗎?電價排名全球第三低的台灣,如果加計碳排放、空汙⋯⋯,這些不在台電的財務報表上,卻是由電廠所在地區居民切身承擔的環境與健康代價,真正的電價,應該要比現在再漲5成!

根據11月上旬台大風險中心發表的《鉅變臺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報告,全台火力電廠的外部成本,額外為社會帶來逾3千億元支出,若要完全反映外部成本,目前平均每度2.5元的電價,得再加1.3元(即約5成),來到每度近4元。

廣告

這3千億的外部成本來自「二氧化碳排放」與「空汙的健康支出」。首先,風險中心量化碳排放的方式,是採美國環保署「碳的社會成本」算式,以2018年為例:每消除一噸碳排放,得付出40美元(約合新台幣1,213元)成本。

去年,台灣三大火力發電單位:燃煤電廠、燃氣電廠和燃油電廠,共產生1.25億的碳排放量,乘上每噸40美元,等於讓台灣社會為碳排放額外付出1,500多億元。

至於空汙的健康成本,風險中心採用中華經濟研究院學者劉哲良所提出,電業每減少一噸的PM2.5排放,將創造2,435萬元的健康效益;也就是說,以去年全台火力電廠PM2.5總排放量6,120噸,等於產生近1,500億元的健康支出。

根據歐盟研究,再生能源(綠電)是各項電力中,社會成本相對最低的,偏偏台灣的綠電發展進度落後,電力來源比重失衡。如核能從1985年占所有發電量比率達到史上最高的52%後,隨著核一停機、核四停建,占比剩11%;火力發電則隨台中、大潭等大型電廠陸續啟用,去年占比已高達82%;至於綠電,現仍僅占7%,距離2025年再生能源要占20%的政府目標,還十分遙遠。

廣告

而核能的外部成本,則包括核廢料的維護、意外事故的補償等,因大型核災帶來的社會損害是天文數字,很難估算外部成本的平均值。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指出,「核能是只要有一次意外,損失就非常大,但火力電廠的影響則是持續性的。」

課徵能源稅,有助能源成本透明化

他強調,風險中心報告的主要訴求之一,是希望台灣針對「零碳排」目標,訂出更明確、長期的時間表。畢竟,今年6月的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已有66國承諾要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放,「但是台灣的能源政策,只規畫到2025年。」

其次,為了讓大眾更理解火力電廠對環境、健康支出的衝擊,台灣必須要把外部成本「內部化」,也就是計入能源價格中。只是,要民眾接受電價大漲5成不是易事,也不符比例原則,因此風險中心提出的解方是——課徵能源稅。

這類似「使用者付費」。趙家緯指出,能源稅隱含「汙染者付費」的原則,政府應向源頭課稅,也就是針對台電及其合作的民營電廠,依碳排放量課稅,能源業者自會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因此,為了減少對民眾的衝擊,建議須同時調降營業稅、個人綜所稅及雇主負擔的薪資稅。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指出,雖然輿論常談到PM2.5等空汙問題,但政府並沒有祭出更高標準的政策工具,如果能課徵能源稅,將有助於能源成本的透明化,「就可以打破『再生能源是貴的』這種迷思。」

不過,從2006年《能源稅》草案提出,歷經三任總統,迄今仍在「只聞樓梯響」階段。財政部官員說,能源稅對電價、油價影響甚鉅,還要一併考量景氣、產業競爭力以及民意壓力,牽涉範圍太廣,因此能源稅的實施「目前沒有時間表。」

能源局長游振偉則疑慮:「台灣有沒有達到零碳排的條件?」因為廢核後若又「去火力」,代表將只剩綠能發電,但綠電是小型、分散的能源型態,在台灣採獨立的單一電網系統下,無法向外調度電力,就可能常有缺電危機。

因此,想要便宜電價、供電充沛,又想廢核、去煤、緩綠電,是不可能並存的事。政府、企業、民眾必須選擇你寧願付出哪種代價,尤其全球極端氣候越趨顯著,能源政策應與教育一樣,被視為百年大計。台灣需要討論出一張能夠使電力多元、分散風險,且有明確步驟的能源藍圖。

責任編輯:周盼儀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電價 火力發電 核電 綠電 空汙 能源稅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