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Line TV反攻你家大螢幕,為何找本土有線電視老四合搶400萬台灣人眼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Line TV反攻你家大螢幕,為何找本土有線電視老四合搶400萬台灣人眼球?

Line TV反攻你家大螢幕,為何找本土有線電視老四合搶400萬台灣人眼球?
(攝影者:郭涵羚)
撰文者:張庭瑜
商周頭條 2019.07.25

你上次看電視是什麼時候?對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打開電視,而是打開手機繼續滑。但仍有一群人,有線電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在中部,不少獨居歐巴桑或歐吉桑,家裡電燈壞掉,先想到的不是五金行,而是找當地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台灣數位光訊科技(簡稱台數科)。就連出現登革熱疫情,他們也能協助查看訂戶家中的防疫做得如何。

7月25日,台數科宣布和Line TV合作,雙方自製內容將上架彼此平台。一個是跨國OTT(線上影音服務)平台,以一系列BL劇(男男戀偶像劇)打開知名度,一個是本土味濃厚的有線電視業者,雙方頻率就像「FM對上AM」一樣不搭軋,為何談出這場合作?

廣告

首先,有線電視業者面臨抵擋不了的剪線潮。

根據NCC統計,國內有線電視用戶數從2017年的522萬戶,到今年只剩504萬戶,1年流失18萬用戶,產值更是3年掉20億。

全球掀起剪線潮》
串流平台訂閱數,去年超越有線電視 

其中一大原因,是網飛(Netflix)、愛奇藝等OTT大舉壓境。美國電影協會統計,2018年全球線上串流影音服務的訂閱人數,已正式超越有線電視訂閱人數。

廣告

這個擋不住的趨勢,讓台數科選擇和昔日競爭的OTT業者合作。「相信我們真的打不過了。」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向商周說得坦白。這次雙方獨家合作的內容,包含Line TV將內容上架到台數科的電視機上盒,讓觀眾可「向右轉看電視,向左轉就追(網路)劇」。而台數科的4檔自製地方新聞節目,也同步上架到Line TV上。

但要和把自己「打趴」的對手OTT,從競爭走到合作,台數科也經過不少掙扎。

有線電視產業是這樣運作的:由上游頻道商生產內容,接著由頻道代理商一手跟系統台收授權費、一手向廣告商收廣告費,最後再由系統業者向觀眾收取月費,提供內容給觀眾看。因為線路、設備都已建好,系統業者每月可坐領基本收視費,在過去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只是,當線上影音串流進來後,網路上多是國際大片,反觀電視還在重播20年前的電影,消費者在電視上看不到想看的內容,剪線潮也隨之而來。如今,有線電視業者的平均毛利率,已從2012年的超過40%,到去年降至不到30%。

3、4年前,台灣有線電視業者面臨第一波來自線上串流影音平台的打擊,當時,主打內容免費的非法電視盒正流行。「第一階段我們是憤怒啊,很生氣啊,係安那我要繳錢(給頻道代理商),你不用?」廖紫岑說。

他們試過跟政府抗議,但對境外網路公司,政府要管也沒有著力點。他們也試過跟頻道商吵降價,「你賣我的蘋果,人家咬一口,咬過一口的蘋果當然比較便宜啊。」她說。但對頻道代理商而言,無論系統業者的收視戶多少,授權費都一樣,因此盜版吸走多少用戶,根本無關痛癢,拒絕降價。

有線電視找破口》
聯手串流平台,從內容到行銷都合作

要繼續在既有遊戲規則下和頻道商爭授權費,還是培養新能力留下觀眾?廖紫岑選擇後者。

「我們的邏輯是,舊的東西就要過去了,那持盈保泰就好。我趕快長一些新的,多少是多少。」她解釋。

第一步,從改變心態開始。從過去整組頻道打包賣、不讓用戶選擇,開始更靠近客戶需求。例如,他們和醫院合作,在專用頻道提供衛教、看診進度等資訊,雖然台數科讓醫院免費上架,卻能從中賺取廣告費。

「(接近客戶)那是我們最不懂的。」廖紫岑坦言,「要慢慢學會,怎麼樣把1杯咖啡從City Cafe的35元,變成星巴克的120元。」

有線電視和OTT合作的趨勢,已經不可逆,例如凱擘和myVideo、中嘉和CatchPlay,每1家多系統經營者(MSO)都在做。連MOD業者中華電信也找上網飛合作。如今,台數科加上LineTV,若人次不重複的話,總觀眾數近400萬,占台灣2成人口,將成為凱擘、中嘉以外的有線電視第3大勢力。

對台數科來說,越多OTT上架自家電視盒、增加內容豐富度,自然是好事,但這次與Line TV的合作,跟以往愛奇藝、LiTV單純是內容上架,截然不同。

「我們要深化,把Line TV變成像親生兒子,之前那些像養子。」廖紫岑形容。差別在於,過去讓OTT業者上架,台數科是為了賺頻寬費,而這次和Line TV的獨家合作,涵蓋面從內容交換、技術整合到行銷資源都有。 

例如,Line TV替台數科量身打造後台技術和介面,也讓台數科的自製地方新聞、旅遊節目上架Line TV,有更多露出管道。

串流平台搶新訂戶》
電視用戶觀看時間長、黏著度更高

那Line TV又看到什麼?

Line全球事業拓展部資深副總裁姜玄玭在發表會上說:「透過跨平台、跨裝置和跨類別的串連服務,不斷建構更完善的內容生態圈。」而Line TV只是雙方合作的首發,據了解,未來Line內容生態圈的其他內容,如音樂、遊戲等,也有機會上架到台數科的電視盒中。

廖紫岑說,Line TV的強項在空軍、海軍,但要讓用戶從手機回到大螢幕,就得靠陸軍,「在地方上組一個堅實的團隊,大家齊步走。」

另一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指出,電視收看族群是OTT業者過去較難觸及的,這也是為什麽他們想擠進大螢幕、培養用戶收視習慣。

以2017年myVideo整合凱擘和台灣大寬頻的例子來說,1年帶動用戶成長180%,且電視用戶觀看時間也較行動端用戶長,意味著,有線電視結合OTT,不僅能提高用戶數,也增加用戶黏著度。這次的合作,台數科也承諾會替Line TV帶進上萬新訂戶。 

另一名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觀察,Line TV選擇和台數科合作,一部分或許可能因其他更大型的MSO業者主導性較強,且可能有「大某細姨」的問題,像凱擘有myVideo、中嘉跟Catchplay比較好,那該以誰為主?「它選擇一個第三勢力,目前沒有任何依靠的,不一定是壞事。」

台數科還期望,雙方未來可以在內容上合作。「當你全球化之後,這種非常在地化的精神,就顯得非常重要。」廖紫岑說,她的目標是做出《通靈少女》這樣的內容,把台灣文化行銷到國際。

有趣在於,一邊靠BL劇打響知名度、一邊產的是地方新聞,Line TV和台數科不只內容性質差異大,連公司基因也差很大。廖紫岑笑著形容自己是「高年級實習生」,雙方談合作的過程就像「FM對上AM」,一開始溝通有不少歧見,但後來慢慢把頻率對上,合作談了1年多才談成。 

要跨出這一步,得承認自己過去死守的業務已經過去,並不容易,尤其,當最賺錢的還是那塊舊業務。「很辛苦嘛,舊的東西又放不掉,這麼好賺,」廖紫岑說,「你要在天秤上一直掙扎。」更大的掙扎在於,還可能慢慢養成原來的有線電視觀眾收看OTT的習慣。 

但對有線電視業者來說,這卻是不得不為。「將來有線電視只會萎縮、不會增加,」一名業者悲觀的說,「所以現在有線電視得跟OTT結合、趕快做轉型」。 

面對既有商業模式被破壞,要固守既得利益,還是轉向創造新商機,是每個產業都得學習的。 

責任編輯:林思妍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LINE 有線電視 第四台 追劇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