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從這篇文章可以學到4種思考框架,幫助我們藉由「新結構」了解已知事物,換個角度看事情,培養辨別問題本質的能力:
1.找到共通點
2.找到相關性
3.找到群組
4.找到規則
在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推薦員工的必讀書單中,有一本日文翻譯書《議題思考》(原書名《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作者安宅和人(ATAKA Kazuto)曾在全球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擔任11年管理顧問,這本書是他實踐麥肯錫思考術的心得。
現為日本雅虎策略長(Chief Strategy Officer,CSO)的安宅認為,大部分稱為「可能是問題」的「問題」,幾乎都不是真正有必要處理的問題。如果有100個「可能是問題」的「問題」,必須當下判斷是非黑白的問題,頂多只有兩、三個。安宅建議我們,最好學會從新的結構了解已知事物,換個角度看事情,才能培養辨別問題本質的能力。
人們對於「已知的事物」總是沒什麼感覺,一旦從不同角度得到前所未有的了解時,會有很大的衝擊。
這是由於我們腦中,並沒有相當於電腦「記憶體」或「硬碟」的記憶裝置,只有神經之間彼此連結的構造而已。神經之間的「連結」,就變成我們「了解」事物的來源。
像是當我們發現以往認為「沒什麼關係」的資訊之間竟然有關,就會有很強的震撼。
所謂「人類了解了什麼事」,就是「發現二個以上相異的已知資訊之間,產生新的連結」。有4種新結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熟知的事物」,包括:
●保羅、約翰和理查是你的朋友,如果你知道「保羅和約翰是好朋友,大致上採取相同行動」、「約翰與理查對立,採取完全相反的行動」,只要看保羅最近的行動,就能推敲理查在做什麼了。
●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是將市場基於某個觀點為軸畫分,只要觀察各個群組各自不同的動向,就會獲得與之前不同的洞察結果,而使得對自家商品或競爭對象商品的現狀分析與對未來的預測變得更容易。
找到二個以上的事物之間存在某種機制或數量關係,我們就會覺得可以深入了解,許多物理法則的發現都屬於這個類型。例如:
●「從書桌落下的鉛筆」、「從地球仰望月亮」:可用相同的邏輯(重力)解釋。
在商業領域,能夠找到公式的案例並不多,卻有許多案例,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情之間存在著某種規則。
例如:
●工業用汽油的交易價格起伏的十個月之後,玉米等農產品的價格將會呈現類似的波動。
一旦找到兩者之間的規則或模式,就會發現更深層的結構。
思考是否可以用「新結構」解釋眼前的現象,是另一種正面進攻。然後以這些相連結的觀點若能驗證新事項,就能產生更深入的洞察與震撼。
(圖解摘自經濟新潮社《議題思考》p.73)
****
本文摘自經濟新潮社《議題思考:用單純的心面對複雜問題,交出有價值的成果,看穿表象、找到本質的知識生產術》(Issue Drivenイシューからはじめよ:知的生産の「シンプルな本質」)〈第一章:議題思考──解決問題之前,先查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