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就是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德國教育,這樣做對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就是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德國教育,這樣做對嗎?

就是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德國教育,這樣做對嗎?
來源:tableatny@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葉菀婷
PanSci 泛科學網 2014.06.24

近日,一位朋友轉貼了一篇文章〈令人震驚的德國教育:就是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劈頭就問我,「真的假的啊?」

讀了該篇文章,通篇內容大致為德國禁止學前專業教育,透過國家介入,不希望太早開發小朋友的腦力,要讓孩子擁有創造力。這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前半段為該作者轉貼網友的文章,後半段為作者將有疑慮的部分提出,並尋求合理的解釋與答覆。閱畢後,朋友心急如焚,好像隔天孩子就要出生一樣,急忙問我,「到底要不要從小多多刺激小朋友的大腦啊?」

在回答朋友的問題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大腦。

廣告

大腦發展

大腦有由神經元(neurons)組成的灰質(gray matter),主導思考與計算,也有由髓鞘(myeline sheath)包附神經軸突(axon)組成的白質(white matter),扮演著分享神經元訊號的工作。如果把大腦想成一個跨城市的公司企業,灰質就是此企業的執行長。假設,台北的總公司下令分公司派各地業務回來報告年度計畫,這時就要麻煩大腦的秘書──白質幫忙訂票。白質的神經軸突就是連結兩地的公路,神經軸突越複雜,就代表連結的公路越多,而髓鞘則決定交通的速度。

如果分公司位於台東,秘書能選擇的路線(神經軸突)就只有國道五號加蘇花公路和省道,而選擇的方式隨著效率(髓鞘)分成三種方式:搭船、客運、開車、火車與搭飛機;但如果分公司位於高雄,秘書的路線選擇有國道一號、三號、省道,且多了高鐵這個選項(但其他方式還是比台東到台北方便多了!)。聰明的秘書還有另一項更棒的建議,如果髓鞘(傳遞速度)發育夠完善、功能夠健全的話,只要把簡報附夾到電子信箱,位於台北的總公司就能在下一秒鐘收到年度計畫表了!由上例可知,灰質是掌管認知(cognition)和處理(processing)等高功能的工作,白質負責選擇大腦如何學習(how to learn)與發揮其功能( function)。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腦內大概有一千億個腦神經元,而神經元會長出長長的手(樹狀突;dendrite)去接收神經突觸送來的訊息。如同新興企業的老闆,一開始要拓展市場,也不清楚公司定位,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雇了非常多的業務員,由業務員(突觸;synapse)上呈公司年度報表,而總公司派會計人員(樹狀突)接收報表。一年一年過去,高雄的業績達標了,台東卻一直做不起來,所以老闆一聲令下,開除一些台東的業務。這就是大腦在五~十歲時開始做的事情,又稱「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老闆現在記取經驗、瞭解自己長處了,就開始努力耕耘高雄這塊的業績,加速更多的功能發展,而漸漸放棄台東這塊,這就是「用進廢退」(use and disuse)。

廣告

幼兒教育

現在回到幼兒教育,腦內的連結在出生至三歲期間,呈快速又爆炸式的發展,這時候小朋友的學習能力非常快,如果不好好運用「關鍵發展期」,可能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著名視覺認知神經學者Hubel與Wiesel,遮住剛出生小貓的一眼,過了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後,被遮蓋住的那隻眼居然完全看不到,但另一隻眼睛的視力變得非常好。電生理活動(electrophysiological activity)偵測結果顯示,遮蔽的那隻眼睛,相對的腦區僅有少許的神經活動;反之,負責另一隻眼睛的神經元卻十分活躍。

真的假的啊?──小編快答

一、「到底要不要從小多多刺激小朋友的大腦啊?」

當然要啊!不然你家小孩可能會變成Hubel與Wiesel實驗的小貓喔!

二、「如果小時候先給小朋友學習一種才藝,之後小孩不學了,也會造成小貓這種情形嗎?」

當然不會啊!如同上述的例子,業務員雖然被裁了(突觸修剪),是為了確立更準確的方向,但台東的分公司可沒被拆掉!若老闆哪天發現了商機,還是可以雇新的業務員。小貓的例子,是因為開始就剝奪了牠的能力,譬如說,老闆一開始就想在太平洋的海裡開分公司,那裡沒有島、沒有人,要怎麼開呢?

三、「突觸修剪完畢後,小朋友的學習能力是不是就沒了?」

當然不會啊!不然怎麼會有人說「活到老,學到老」呢?只能說學習能力會比較慢一點,就如同開發新分公司一樣,需要耗費比較多的心思。所以從小就要提供多方刺激(開多一點的分公司),以後如果長大孩子有興趣時,再重拾,也會容易多喔!

四、「所以,這篇報導誤導大家了嗎?」

當然不可以這麼說啊!這篇報導,關於腦知識的確有點不妥。譬如,「大腦開發」一詞常見於坊間,自從小編唸了認知神經科學所後,就常常被身邊的朋友問說,「人是不是只用10%的腦,要如何才能全腦開發啊?」

當然不是啊!每天你的腦都奮力地工作呢!你居然說它只花了10%的力氣,也太不人道了吧!拿上述例子比擬,沒有分公司開在彰化,怎麼可以要求彰化的報表呢?但如果你開始建立彰化分公司的話,神經軸突與髓鞘也會過來幫忙的。名鋼琴家烏蘭也是瑞典斯德哥爾摩腦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利用腦造影儀器發現,職業鋼琴家的白質與髓鞘在控制手指運動、聽覺皮質與創作相關的腦區比非鋼琴家的連結還要密集(Nature Neuroscience)。這兩個例子說明了,只要你肯學習,大腦隨時是你最好的助手,所以請不要再誣陷它了。

另一方面,如果以「腦內連結在出生至三歲期間,呈快速又爆炸式的發展」到「五~十歲突觸修剪期」的角度來看,的確在學齡前是最適合學習語言、音樂等才藝的。但是,為什麼德國會禁止呢?

當然沒有禁止啊!德國鼓勵小朋友在玩樂中學習,如果父母能用玩樂的方式教導小朋友,效果反而會更好,更能促進孩子的社交、表達與認知發展能力!引述文章表示,德國反對將小朋友送去才藝班,接受專業的才藝訓練。這個理由很簡單,輕鬆的環境下,能培養出長久的興趣,突觸的連結也會更茂密、髓鞘的發展也會更完善。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神經生物學家葛里諾(William T. Greenough)等學者的幼年大鼠實驗證實,在較豐富的互動環境下,連結大腦兩半球的軸突有較多的髓鞘纖維(Neuron Glia Biol. ; Brain Res.;  ILAR Journal);反之,壓力下的教育,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感,因此大腦網路連結反而變慢了,且沒了動機,自然學不好囉!

五、「真的假的啊?」

當然是……啦!

小編僅能以認知神經的角度切入,探討大腦發展與幼兒教育的關連性,希望讀者看完本文後,對學齡前教育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至於引述文章〈令人震驚的德國教育:就是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內容因涉及德國教育與法令議題,由於小編既不是德國人、沒有留學過德國、更不會說德語,所以囉!實在無法替大家解答捏!有興趣研究德國教育的讀者,不妨問問身邊德籍好友或上德國官方聯邦教育網站找尋真相吧!

延伸閱讀

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全新增訂版),商周出版。
大腦的祕密檔案,遠流出版。

專欄簡介_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泛科學網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成立,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PanSci泛科學」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德國教育 德國教育就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PanSci 泛科學網
展開箭頭

PanSci泛科學網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成立,邀請台灣科學研究者、教育者、愛好者、以及所有受科學影響的人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