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如何遏止謠言?除了冷處理外,回覆時最好這樣說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訂購【商周集團出版品】出貨時間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如何遏止謠言?除了冷處理外,回覆時最好這樣說

如何遏止謠言?除了冷處理外,回覆時最好這樣說
在闢謠時,最好的做法是強調正確的資訊,而非指出資訊哪裡不對,這樣會加深人們對錯誤描述的印象。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塔莉.沙羅特、凱斯.桑思坦
精選書摘 2024/07/19
摘要
  1. 重複聽到某個說法會讓人產生熟悉感,進而認為該說法是真實的,即使它很可能是謠言。
  2. 直接否定謠言,會無意中強化其他人對錯誤資訊的熟悉感,應避免重複錯誤的陳述,改用正確資訊覆蓋人們的印象。

重複出現的話語不等於真相,小心大腦騙了你

如果你確信虛假陳述是錯誤的,你就不太可能會相信它。如果別人一再告訴你地球是平的,或者納粹大屠殺從未發生過,即使反覆聽到這些說法,你也不一定會相信它(儘管有些人會相信)。

重點純粹在於,重複可以讓人認為某個命題較有可能是正確的,確實如此,不管它是否真實——所以如果有人想讓你相信一個謊言,一遍又一遍的陳述它,然後再說一次,可能真的會奏效。(希特勒知道、電視上的一些名嘴知道、有些「網紅」也知道這一點。)

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答案是重複會讓你產生一種熟悉感。當某件事聽起來熟悉時,你就會認為它是真的。這是因為在生活中,熟悉的感覺常常(正確的)與真相聯繫在一起,而驚訝的感覺常常(正確的)與荒謬聯繫在一起。

例如,假設我們告訴你,我們有一隻會說瑞典話的七色貓。你必然會感到驚訝,這種感覺是一個很好的指標,顯示有些事情不對勁,你應該放慢速度,並仔細考慮這個陳述。

接著你可能會把這個陳述與你現有的知識進行比較——貓很少會色彩繽紛,而且牠們只會喵喵叫——這會得出結論:我們的陳述可能是虛假的!這一切都發生在一瞬間,你甚至沒有意識到它。

現在,如果我們告訴你,我們養了一隻棕色的貓,牠想吃東西時就會喵喵叫,這會讓你產生一種安心的熟悉感,而這種感覺會轉化為「是的,聽起來沒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你先前多次聽過某種陳述,你就會認為它理所當然,並且較少對它有所反應——你對它已經習慣,它不會產生驚奇;但當你聽到一個不熟悉的陳述時,你會感到不舒服,因此會質疑它。

傾向於相信聽起來熟悉的陳述,而懷疑教人驚訝的陳述,這是有道理的。

熟悉的陳述讓人直覺認為是正確的

一般說來,聽來熟悉的陳述更有可能是真實的。這是因為你由不同的來源聽到熟悉的說法——也許來自你的母親和你的朋友艾倫,還有新聞報導。如果這些人都同意這個陳述,那麼它就可能是正確的。

因此,「比較熟悉,比較真實」的捷思法不壞。但是當人們有錯誤的想法,或者試圖傳播假訊息,使謊言因重複而變得熟悉時,問題就會出現。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你的大腦非常擅長指認出「我以前聽過這種說法」,但不擅長記住你以前是在哪裡、由誰那裡、在什麼情況下聽過這個說法。


貯存額外的資訊需要付出努力,並且需要寶貴的資源。當你聽到「維生素C可以幫助治療普通感冒」時,你知道你以前聽過這句話,但你不一定記得是由你迷信的叔叔還是某個值得信任的科學家那裡聽到的。然而,比較熟悉就比較真實的捷思法會開始發揮作用。

僅僅聽到陳述的一部分,例如「老鼠很會跑」,就更有可能讓你相信完整的陳述:「老鼠每小時可以跑40哩。」接觸到前幾個字會讓你感覺好像聽過整句話,進而給你一種熟悉感,接下來又觸發了「比較熟悉就比較真實」的捷思法。

闢謠時,最好避免把謠言再說一次

這就是為什麼重複一個陳述來駁斥它,可能會適得其反。想像你的臉書朋友皮諾丘發文說:「美國大多數的囚犯都是移民。」你查了一下,發現這是不正確的,所以你發文說:「美國大多數的囚犯都是移民,這話是不真實的。」

你的另一個臉書朋友傑佩托在看他的動態消息時讀到了這兩篇貼文。「美國大多數的囚犯都是移民」對他而言因為重複而變得熟悉,因此感覺很真實。傑佩托不記得你的否定,只記得基本的敘述。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傑佩托對主要的訊息高度敏感:天氣預報是否說今天會很冷,公職候選人是否聲稱自己是戰爭英雄,當地報紙是否報導說電視明星犯了毒品罪。

相比之下,傑佩托不太在意「元資訊」(Meta-information),即有關主要資訊是否準確的其他資訊。但如果你被明確告知所謂的天氣預報是開玩笑,或者某位公職人員為了吸引選票而扭曲自己的紀錄,你就不會完全忽視這一點。

面對謠言,最好的回應方式是什麼?

然而,我們就像傑佩托一樣,給予它的重視明顯不足。如果你喜歡心理學術語,這個術語就叫作「元認知近視」(Metacognitive myopia)。

這表示你必須小心,不要重複謊言,即使是為了揭穿它們。有時最好完全忽略謊言,以避免它獲得認同。誠然,有時需要與謊言正面對決,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也應該避免重複錯誤訊息,而應陳述事實。

例如,如果想反駁皮諾丘「美國大多數的囚犯都是移民」的貼文,你認為下列哪種說法更好?

陳述A:「美國只有不到10%的囚犯是移民。」

陳述B: 「美國91%的囚犯都在美國出生。」

在本質上,這2種說法都傳達了相同的想法。然而,陳述A在人們的心目中把「移民」一詞與「囚犯」連結在一起。連結這2個概念可能會在無意中觸發熟悉感信號,導致幾週後,人們再度聽到「美國大多數的囚犯都是移民」這個陳述時,就會覺得它很合理。

陳述B則避免了這個陷阱。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

書籍簡介


《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習慣化如何左右人生》

作者: 塔莉.沙羅特 Tali Sharot、凱斯.桑思坦 Cass R. Sunstein
譯者: 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09

作者簡介
凱斯.桑思坦 Cass R. Sunstein

哈佛大學法學院羅伯特沃姆斯利教授(Robert Walmsley University Professor),創辦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所,並擔任所長。2009到2012年任職於歐巴馬政府的白宮資訊與法規事務辦公室,2020到2021年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的行為洞察與健康技術諮詢組主席,2021年加入拜登政府,擔任國土安全部的資深顧問與法規政策官員。曾在國會委員會作證,參與多國的憲法制訂與法律改革,著有許多文章與書籍,包括《淤泥效應》、《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與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及奧利維.席波尼(Olivier Sibony)合著的《雜訊》、與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合著的《推力》。2018年獲頒霍爾堡獎(Holberg Prize),該獎每年表揚在藝術、人文、社會科學、法律、神學等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學者。

塔莉.沙羅特 Tali Sharot

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她是情感大腦實驗室(Affective Brain Lab)的創始人和主任,曾為《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撰寫文章,並擔任諸多全球企業和政府項目的顧問。她的工作獲得威康信託基金(Wellcome Trust)、美國心理學會、英國心理學會等機構頒發的獎金和獎項,TED演講觀看人次超過一千萬,著有《正面思考的假象》等書。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造謠 闢謠 謠言 溝通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