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職場上最容易兩敗俱傷的組合!容易焦慮的主管+想把事情做好的員工
容易焦慮的主管,遇到「事情已經忙不完,先做事比較重要」的認真員工,最有可能不歡而散。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個活動呢?」老闆深夜12點多傳來了Line訊息。
小雅看了一下老闆傳來的連結,是今晚上線的一檔行銷活動,因為沒有預算,小雅用自己的人脈,花了點時間才談到知名網紅合作。
「這次新品很重要,要大力曝光啊!」小雅輕描淡寫的回覆,此時已過午夜,連日熬夜為這檔沒有預算,卻又要很重要的新品上市活動,眼皮都要垂下來了,還是耐著性子回覆老闆。
「但商品的主要功效會不會寫得不夠清楚啊?」
「還有那個KOL手拿商品的照片好像有點小耶,手機的畫面我放大後都看不清楚。」
「為什麼新品剛上就要打95折?那會員累積點數還要給嗎?這樣回饋出去的折扣成本會不會太多?」
「這個KOL的粉絲跟我們的新品有符合嗎?」
老闆發來一串長長的訊息,每一段都痛擊著早已身心俱疲又缺乏睡眠的小雅。
她猶豫著:該跟老闆就這個案子從頭到尾說明嗎? 心裡覺得好累好累!
每個過勞的工作,都有類似的共通點——背後有個過度焦慮的主管或客戶。
因為焦慮,他們需要更多的溝通、持續的對話並且掌握你的工作細節,因為擔心出錯所以盯得很細,若又剛好是一個急性子,那麼像小雅這樣盯睛的工作者,就會身心俱疲與過勞。
面對過度焦慮的主管,溝通比做事重要
要把「與老闆溝通對焦」當成重要的工作事項,甚至要設定在行事曆裡,先占據一個固定時段,而不是等老闆發問才來回覆。
請先預期,遇到這樣的上司時,你需要花加倍時間心力與他們溝通,來緩解他的過度焦慮與不安,同時增進彼此信任感與工作默契。
「啊我就是一個做事的人啊。」
「我真的不能放下工作不做,一直去陪他公子練箭耶。」
「他對這些行銷的東西不懂,我要花好多時間跟他從頭說起耶。」
通常只想做事,重視工作成果的工作者,反應會像小雅一樣。尤其當人力有限,都想把時間花在有效益、有產出的地方,對於老闆時不時來亂,都會想刻意忽略或簡單回覆。
但同時又抱怨老闆每個細節都要問,意見很多,自己花很多時間努力出來的成果不被看重。
時間久了二人就會漸行漸遠,最後一個過勞、一個折損大將,二敗俱傷。
除了「固定與老闆對焦」之外,應對焦慮上司,還有一個技巧:記錄老闆通常為了什麼焦慮?下次碰觸到相同議題時,提前溝通。
以小雅的老闆為例,可以看出他在意的是:商品的功效有沒有被重點溝通、商品圖夠不夠清楚、新品促銷與會員點數是否都有納入計算行銷成本、KOL與品牌是否契合。
每一次老闆的提問,都可以記錄下來,下次當有類似的議題時,就可以提前溝通,提早安撫老闆過度焦慮的神經。
責任編輯:林易萱
黃昭瑛Yuki Huang,永遠帶著赤子之心探索世界的旅遊愛好者,也是擁抱創新、積極正向並樂於分享經驗的最佳團隊導師。以網路產業與實體零售業雙重思維,率領年輕人才在各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以創新策略突圍。在數位行銷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切磋交流。曾任職KKday擔任營銷長、Yahoo奇摩、威富集團。
作者: 黃昭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