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心靈成長
他發現大量看書的秘訣:不靠自律,靠「緣分」
- 喜歡閱讀前,必須先跨越知識焦慮。知識焦慮的第一個地雷,就是「拚命」。
- 讓自己拚命讀書,等於逼迫自己處在「戰或逃」的生理機制,讓大腦很難吸收知識。只有自己處於自在的閱讀狀態時,看書才會成為值得享受的愛好。
- 要愛上閱讀,得看自己真正能產生共鳴的書。不需要過於糾結作者真正的本意,以免自己在「看不懂怎麼辦」的迴圈中產生焦慮。
閱讀時有滿滿的「知識焦慮」,怎麼辦?
有網友來發問:「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會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自己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還有沒看完整本書,我怎麼敢去分享書中內容?對於這樣的狀況,有什麼建議嗎?」
其實我以前跟上述形容的完全一樣。甚至更誇張,我很害怕忘記所有知識,所以我的讀書筆記,就是把整本書抄一遍。一本書要讀半年,整本書筆記做完,卻發現我根本不知道重點是什麼——超級無敵沒有效率。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翻成白話文,就是「生命有限,知識無限,試圖用有限追求無限,自爆。」因為「知識焦慮」,不肯承認自己生命有限,自爆,大概就是我當時的狀態。
連莊子都說「不可能讀完所有的書」,那怎麼辦?難不成就不要讀書了嗎?
我目前的體悟是,讀書,有3個要點:
1. 不要拚命
「拚命」是很糟糕的心理狀態,大腦在「fight or flight」(編按:戰或逃,指動物遇到生存壓力時的生理反應)的腎上腺素與壓力賀爾蒙下,很難真的吸收知識。拚命讀書,你其實只是在內耗自己,用疲累給自己一點「好像盡力了」的假象。
我的18歲到28歲,學識上沒有什麼長進,我認為主因就是太過拚命。有效的讀書方法,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是邊追劇邊讀書,我大學同學一定要在床上躺著看書,我習慣邊讀邊寫卡片筆記,偶爾配瓜子。
姿勢百百種,但我很確定「拚命」不是其中一種。
2. 帶著情感,以緣分閱讀
莊子要我們「不要用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學問」,問題是,他只說了「不要這樣做」,但沒有告訴我們「那要怎麼做」。
近期,我讀林語堂《生活的藝術》,他則告訴我:讀書是一種緣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書是必讀,不管多少人推薦都一樣。唯一適合你的書,是你有「情感共鳴」的書。也就是那些「讀起來是在享受」的書。
如果是小說,那最好是讓你停不下來的故事。如果是自我成長書,那最好是困擾你很久、很久的問題。如果是非虛構類,那最好是你想搞懂的現象,解你的「知識癢」。有情感,代表你有興趣,也有足夠的知識背景,這時候才會真的讀進去。
孔子說「五十而學易」,大概是這種意思。有些書你時候未到,強求著要塞進大腦,都是徒然。
同理,規模往下縮小到一本書內:有些章節你很愛,有些就是沒有共鳴,那也沒關係。讀書就是跟作家交朋友。你不需要喜歡作家的全部。
大量翻書、快速瀏覽不同書,隨著緣分你會找到心愛的作家,跨越時空,心靈共振。你會跟這位作家越來越接近,說話的口吻一樣、寫作風格一樣。
過幾年後,你會找到下一位作家,然後下一位⋯⋯這樣重複幾次之後,你就自成一格。有些人會認為,「心靈共振」是屬於小說家的事,但很可惜,我不同意。
Paul Graham、Kevin Kelly、Steven Kotler、萬維鋼、劉潤、林語堂,這些都是我很愛的「非虛構類」作家。
3. 「超譯」是必然的
擔心「沒有看到作者想傳達的本意」是自然的,在我充滿知識焦慮的10年,翻開書就在擔心這個。我現在的看法是,「看見作者本意」是不可能的,超譯是必然。同一本書,1000個人看,就是1000個不同版本。
我們時常以為,自己在閱讀的是作者的本意,其實我們真正在讀的,是看見文字後,腦中產生的想法。我們讀的不是手上的文字,是文字勾起的大腦知識庫火花。基於這點,閱讀過程中要穿越時空,跟作者「真正的本意」互通,其實很困難,幾乎不可能。
聽起來很絕望嗎?其實這是好事。在溝通上,超譯是悲劇的開始;但在閱讀上,超譯是無比珍貴的。因為超譯,我們可以「承先啟後、舉一反三」,讓思想不會受困於文本。
因為超譯,知識文明才得以前進。如果人類沒有超譯的能力,那我們大概還停留在石洞壁畫的年代,停留在第一位創作者「真正的本意」。
克服知識焦慮,就是有底氣相信真正重要的事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這本書前言說道:「我並沒有博覽群書。如果一個人博覽群書,那他就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沒有讀過洛克、休膜、或柏克萊,我沒有修過哲學。嚴格上來說,我所受的一切學術訓練都是錯的,因為我只讀生命第一手經驗。這是『非傳統』的哲學研習方法——錯誤的方法。我的哲學學術來源,參考自:黃阿姨,我們家裡打理一切的阿嬤;蘇州女船夫,以及她的滿口粗言;以及,上海人力車伕;我家廚子的老婆;動物園的一隻幼獅;紐約中央公園的松鼠⋯⋯」。
回到知識焦慮,我們最在意的點,就是「我是不是漏掉了重要的知識,書都白讀了?」
我認為,我們要有勇氣接受一件事:「重要與否,自己說了算。」
我喜歡的東西,就是重要的。沒有人能決定紅酒就是要超過3000元才叫好喝,我就是喜歡400元的全聯紅酒。知識也是一樣。沒有人能告訴你查理蒙格就是真理,只要你有一套理由,你在《第一神拳》裡面悟出了處世真諦,我也尊敬你。
這套自主判斷,是一種「識」,識貨的識。要反對主流的喜好,堅持自己的意見,往往也得有「膽」。兩者結合,成為「膽識」。要克服知識焦慮,底層邏輯就是一個「我說了算。」的勇氣與眼光。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陳瑋鴻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