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到公司門口想轉身、聽到新任務就想逃?3警訊檢視你是否情緒耗竭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到公司門口想轉身、聽到新任務就想逃?3警訊檢視你是否情緒耗竭

到公司門口想轉身、聽到新任務就想逃?3警訊檢視你是否情緒耗竭
如果你每天想到工作就心情沉重、焦慮到不行,你或許不只是疲累,可能是陷入了心靈慢性病「情緒耗竭」。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104職場力
104職場力 2023/06/30
摘要

1.104人力銀行針對「職場壓力」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4成以上的工作者每天壓力都很大。

2.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只Monday blue,而是每天想到工作就心情沉重、焦慮到不行,你或許不只是疲累,而已經陷入心靈慢性病「情緒耗竭」。

3.釋放工作負面情緒,找人傾訴確實可以帶來療癒,但如果想脫離負向循環,不妨試著「回放美好記憶」,幫自己喚回正向能量。

又是Monday blue?早上不想起床、剛進公司就想下班?「好不想上班啊!」可能是很多人週一早上的共同心聲。

104人力銀行2023年1月針對「職場壓力」進行調查,其中詢問受訪者:您自評目前的身心壓力如何?(0分表示,完全沒有壓力。10分表示,壓力極大)。

4成以上工作者自評壓力大,1成男性「壓力極大」!

女性工作者自評身心壓力達7分以上者,占43.1%;男性工作者自評壓力達7分以上者,占48.9%,甚至有近1成男性自評是壓力最大的10分!顯示不論男女,超過4成以上的工作者每天壓力都很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性工作者身心壓力自評。
(來源:104玩數據)

男性工作者身心壓力自評。
(來源:104玩數據)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只是Monday blue,而是Everyday blue,每天想到工作就心情沉重、焦慮到不行,那可能要小心,你或許不只是單純工作累,而已經陷入心靈慢性病「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了!

長期壓抑自我感受,小心陷入「情緒耗竭」負向循環

知名管顧張敏敏在著作《拒絕職場情緒耗竭》中指出,身為社會人,為了讓日常大小事進行順利,有時會必須戴上面具;但如果一直因而強迫壓抑,久而久之會造成情緒過勞,慢性摧毀自信、導向崩潰。

美國社會學家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針對達美航空空服員的研究報告,航空公司會硬性規定空服員「演出」某些特定情緒,例如親切、體貼,甚至連微笑的弧度都制訂標準。這也是許多人在職場上必須強迫自己做的「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在顧客、同事或主管前勞心演出正面情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時間壓抑自己逆來順受,會讓人覺得面對困境卻沒有出路,漸漸喪失自信和自主,演變成「習得的無助感」,面對負面情境,直接放棄反抗、坐以待斃,最後喪失對各種事物的興趣與動力,變成一灘死水,這就是「情緒耗竭」。

自我檢視3警訊:不想進公司、害怕被點名、無力新事物

你只是一時工作煩悶,還是已經落入「情緒耗竭」慢性身心受損還不自知?張敏敏提供3個警訊,可做快速自我檢測。

警訊1:人到了公司門口卻抗拒進去

你已經到了公司門口,看著大門或電梯,卻遲遲不想走進去、甚至想著是否有沒有什麼辦法多拖延一下?左思右想終究得面對,只能長嘆一口氣「唉⋯⋯」,或深吸一口氣「呼⋯⋯」。

警訊2:在辦公室內害怕被叫到名字

當坐進辦公室座位,你會很怕被人「叫到名字」,不管叫的人是同事或主管,一聽到有人喊你,腦中第一個直覺是「又要有額外的工作了」、「拜託,又要來叫我多做什麼事了」。

警訊3:對事物的改變充滿無力感

當你聽到可能有新任務,或工作做法上可能發生改變時,第一時間的直覺感受是「憎惡」、「討厭」、「逃避」等負面感受,渾身充滿「不習慣」的煩躁感。

張敏敏強調,並非有上述任一情緒狀況就是情緒耗竭,但如果你上述3個狀況都有發生,而且頻次密集,每天、每次都是這樣,那確實有很高機率是已經陷入「情緒耗竭」的徵兆。

釋放情緒不是找人倒垃圾,自我對話回放人生感動時刻

工作負面情緒,很多人選擇找人傾訴,這樣的做法確實可以帶來療癒,但如果你已經陷入情緒耗竭,每次見人都在抱怨,久了可能紓壓不成,親友先跑光。

張敏敏分享,想脫離負向循環,不妨透過「回放美好記憶」,聚焦在日常愉快部分,幫自己喚回正向能量。例如她最喜歡的一段回憶,是某次出差法國時,一位老太太發現她包包破了一個洞,一面主動拿出針線幫她修補,一面溫柔的和她說「放鬆」。那一刻,張敏敏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關愛,覺得生活中還是有許多溫暖。

張敏敏強調,每個人都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工作上有不開心,生活也會有幸福時刻,察覺情緒負荷狀況、用好記憶取代壞記憶,避免持續糾結於壞事,就是幫自己身心平衡的自救方式之一。

*本文獲「104職場力」授權轉載,原文:台灣四成以上工作者自評壓力超大!三大警訊檢視是否陷入「情緒耗竭」?

*聽Podcast:轉職失利又每天聽女主管f-word!她吞下情緒用專業喜迎第二戰場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心靈成長 倦怠 身心 情緒耗竭 職場
104職場力
104職場力
104職場力
展開箭頭

104人力銀行官方內容平台,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