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公司離職率20%,多1步計算馬上降至4.8%!前台積電主管教你提升數據拆解力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公司離職率20%,多1步計算馬上降至4.8%!前台積電主管教你提升數據拆解力

公司離職率20%,多1步計算馬上降至4.8%!前台積電主管教你提升數據拆解力
一項數據往往能拆解出不同的基礎數字,從中就能爬梳問題的核心關鍵是什麼。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彭建文
彭建文專欄 2023/05/08
摘要

1.數據洞察思維是職場的關鍵能力,只是很可惜要在職場中自行摸索很辛苦。有些人工作十幾年,也沒有摸索出來,作者因此分享培養數據洞察思維的方法。

2.作者分享的數據洞察思維——ICLT法,分別為指標拆解(Index)、組合(Combination)、指標連動性(Linkage)與時間比較(Time)。

我在台積電的第一個職務是生產管理工程師,工作內容之一是每天主持生產管理會議。公司舉行生產管理會議的目的,是希望能確保生產線一整天運作、製造,產品能如期、如質出貨,也需確認人員、設備、物料等狀況是否都正常。一旦設備遇到問題,產品就無法製造,進而影響生產線的運作,更嚴重的話將造成產品延遲出貨。

記得當年參與生產會議時,最令我驚訝的,是一份生產製造報表上竟然有那麼多指標,由這些數字管理整條生產線。雖然我是理工科出身,不害怕數字,但這些指標、數字對我而言,都需要學習,每一個指標、數字都有代表的意義。

例如,如何知道1台設備在24小時內,正常運作的時間有多少、發生故障的時間有多少?有時機台正常,卻沒有產品可以製造,這些情況都在浪費時間。因此,在生產管理報表上,我們把1台機器的時間拆成5個狀態,如下所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狀態1:機器正常可操作、卻沒有產品可製造的時間。
  • 狀態2:機器可執行、且正在製造產品的時間。
  • 狀態3:機器故障的時間。
  • 狀態4:機器維修的時間。
  • 狀態5:機器測試的時間。

在每天的生產管理報表上,都會呈現上述5種狀態時間的百分比。主管透過這些指標管理機器,改善機台的效能。畢竟一台半導體設備動輒上億元,需要充分利用機台的運作時間。

我生產製造部門待了5年,參與2000場以上的生產管理會議,以及逾500場的專案會議,這段經歷訓練了我對數字的敏感度與對數字的掌控力。久而久之便形成數據洞察能力,對我後來的企業顧問職涯幫助很大、一生受用。

培養ICLT數據洞察思維 

我常在輔導企業的過程中,遇到企業主管問我,如何訓練數據思維能力。憑良心講,這項能力主要是我在台積電的時候養成的。後來我從事企業輔導時,由於需要不斷解決企業營運上的問題,協助企業培養「問題分析與決策」的關鍵人才,因此我把對於數據的敏感度與洞察力不斷淬鍊,形成自己的一套數據洞察思維方法。

這套數據洞察力方法,共有4步驟,簡稱:ICLT,分別為指標拆解(Index)、組合(Combination)、指標連動性(Linkage)與時間比較(Time)。這4個提升數據洞察力方法不複雜,很容易上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據洞察思維第1步:指標拆解(Index)

舉例說明:有次我幫某家公司輔導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專案,其中有個目標是「降低同仁的離職率:現況高達20%,公司目標為5%」。我請他們說明計算公司離職率的公式,並拆解離職率背後的數字,果然藏著神秘的答案。

原來這家公司的離職率,也將新人3個月試用期的離職率一併計算。於是把新人離職的數字獨立出來,公司的離職率馬上降至4.8%,比原本的目標還低。

這就是指標拆解的思維,其實不難,但許多人往往忽略了。 

數據洞察思維第2步:組合(Combination)

一項數據可能是由很多數字組合的,從這些的數據組合中,可以發現關鍵問題。

以共同基金的投報率為例:某家共同基金的投報率高達30%,這個基金投資10家公司,代表投報率30%是投資10家公司的平均數值。再深入研究這10家公司,其中幾家公司的投報率高於30%。接著你,再尋找哪一檔基金只包含這些公司,投報率就比原本的30%還高。

再舉另一個例子:一家公司的營收,是來自多種產品組合。當公司營收下滑,就該從每項產品中查看哪一項下滑幅度比較多。找到表現不佳的產品後,就能分析原因、調整應對。 

數據洞察思維第3步:指標連動性(Linkage)

公司內部有一項營運指標叫「產品出貨量」。假設本月的產品出貨量明顯不及設定目標,你可以用指標連動性分析,其他指標的績效是否也不好?調查看看,是不是產品不良率偏高、物料短缺比率高,或是人員出勤率變低?一個指標會連動其他指標,如果想提升產品出貨量,其他指標也需要一併提升。 

數據洞察思維第4步:時間比較(Time)

我還在台積電服務的時候,主管每看到一個數據,都很喜歡拿來跟目標比較。跟上個月相比、跟去年同期相比、跟競爭者相比,這種都屬於時間比較思維。呈現方式用趨勢圖,可以查看這個指標的長期趨勢。如果這個月的數據比上個月好,是部門做對了什麼?這個月的數據比去年同期差,又是為什麼?瞭解數據背後的意義,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

我常在企業輔導時,運用ICLT法提升學員的數據洞察思維,快速拆解問題、高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效果十分顯著。我認為數據洞察力是職場的關鍵能力,只是很可惜要在職場中自行摸索很辛苦。有些人工作十幾年,也沒有摸索出來。期待各位都能運用ICLT法,讓你一生受用。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數據思維 數字洞察 工作技巧 職場 數據分析
彭建文專欄
彭建文專欄
彭建文
展開箭頭

前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斬獲「台積師鐸獎、卓越工程師獎」等殊榮經歷,受兩岸超過300個企業請託:協助企業轉型、微型輔導。

目前為「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整合台積電出身的講師群,以台積電精神DNA輔導各領域的企業再造巔峰。

20年輔導企業經歷集大成,融合台積電成功經驗、創新商業策略工具、兩岸輔導實務三大核心,獨家創辦PJ法,即《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方法論。品碩創新授課輔導項目: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BPR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組織變革、持續改善,以及PJ法線上課。

→ FB粉絲團:PJ法創辦人彭建文-問題分析與決策
→ Podcast節目:職場冰淇淋(每周五07:30新節目上線)
→ 品碩創新FB粉絲團:品碩創新管理顧問
→ 商管書籍著作:《思維的製程》《思維的良率》、《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