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團隊中的排擠時常毫無道理!被同事惡意攻擊,「黑羊效應」是怎麼發生的?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團隊中的排擠時常毫無道理!被同事惡意攻擊,「黑羊效應」是怎麼發生的?

團隊中的排擠時常毫無道理!被同事惡意攻擊,「黑羊效應」是怎麼發生的?
當一個團體由大量新人組成,這些新人因為害怕被排擠,會共同欺負團體中的弱勢方,以獲得同舟共濟感。這樣的情況叫做「黑羊效應」。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陳俊欽
精選書摘 2023/05/02
摘要

1.當一個團體的組成分子有大量新人時,這些新人因為害怕被排擠,會共同參與欺負團體中的弱勢方,以獲得同舟共濟感。

2.這樣的情況叫做「黑羊效應」,緣於團體的集體不安全感,人們急於找尋認同工具時,發現一銅惡意中傷某個被害者是最有效的方式。

3.團體中的受害者「黑羊」為了對抗自卑感,會拚命想證明自己沒錯、自己有用,反而被群眾解讀為在挑釁,結果招致更多攻擊。

黑羊效應指的是:當一個團體的流動率過大,組成分子都是新人時,這些新人因為存在被排擠的恐懼,因此亟需一種被團體認可的方式;倘若這時候團體出現衝突,弱勢的一方很容易被當成黑羊,大家共同參與欺負這隻黑羊,進而在過程中,加害者便能間接獲得「我們是同一國」的同舟共濟感。

明明沒做錯卻被排擠,越道歉、狀況越是嚴重

舉例來說,新進同仁小萱,無意間弄倒了組長莉萍的水杯,趕忙連聲道歉,本來只是小事,以莉萍的個性,根本不會計較。但是莉萍剛因為廠商訂單的錯誤、心情受到影響,當下就罵了小萱一頓。隔天,莉萍見到小萱時雖然有些尷尬,但怕面子掛不住,依然板著一張臉。而小萱只好繼續不停道歉,態度越來越卑微。

本來事情到這裡就該結束,然而,其他新進同事為了討好組長,開始在背地散播小萱的壞話,說她做事粗心大意。慢慢的,加入說閒話的人變多了,一些事不干己的同事,為了擔心立場被誤會,也開始附和幾句。於是,聲討小萱的人越聚越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黑羊效應,霸凌就此開始。小萱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但連家中長輩都「鐵口直斷」的說她一定犯了錯,必須好好反省與道歉。偏偏小萱越是低聲下氣,越是造成加害者良心不安,只好找更多「小萱沒那麼無辜」的證據來顯示自己並不是壞人,於是排擠狀況越演越烈。

黑羊效應是一種無理由、無目的、甚至無惡意(剛開始)的加害行為。緣起於團體的集體不安全感,人們急於找尋認同工具,卻意外發現,一同惡意中傷某個被害者(黑羊)是最有效的交心方式,就好像古代貴族透過打獵來結盟一樣,只是獵物換成了人類。受害者會特別感到痛苦,是因為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事實上,「被攻擊」與「表現得如何」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完美主義者成為團體中的「黑羊」

完美主義者成為黑羊的情況並不少見。原因是,當不合理的攻擊(如:惡意挑剔)發生時,完美主義者會盡可能討好別人,把事情做到最好,當作什麼事也沒發生。然而,這些行為會被群眾解讀為挑釁(想像一隻被砍了很多刀、卻還不死的羊,只會激發群眾更深的罪惡感與厭惡感),結果就會招致更多的攻擊。

一旦成為黑羊,通常會對當事人的內心造成重大創傷,對自我產生懷疑,降低自我評價。為了對抗自卑感,在受害者內心,會拚命想證明「我是有用的」、沒有他人說的那麼壞,更不是親朋好友說的「一定是自己有錯在先」。這往往會導致完美主義者過度犧牲以追求卓越,而使得自我期待大幅提升,拉大自我評價與自我期待間的差距,讓完美主義的行為變得更難以控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本上,倘若發生黑羊效應,千萬不要小看它,這是心理問題的一大創傷事件,你可能會需要求助專業,把當時的傷口給處理乾淨,包紮好,待癒合出新生的組織才會健康。

書籍簡介

《鬆綁你的完美主義:首本由台灣精神科權威深度剖析,揭露完美主義者的成因與表現!》

作者:陳俊欽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04

作者簡介

陳俊欽

精神科專科醫師,杏語心靈診所院長。

臺大醫學系畢業,曾任職於馬偕醫院精神科;面對尋求協助的個案,是名溫柔的傾聽者;對於群眾與個人的各種心靈課題,也是位優秀的引路人。此外,他也經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在報章雜誌、電視媒體或網路上,分享心理與精神相關的醫學觀點,並對潛藏在社會現況下的心理現象提出獨到的見解。

著有《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黑羊效應》《焦慮也是病嗎?》等十餘本書籍。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霸凌 黑羊效應 心理安全感 職場 排擠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