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心靈成長
魚販講明買魚「不幫殺」,客人卻愛討價還價⋯廚師的市場觀察:顧客不是在佔便宜
1.一個廚師在市場觀察到,大部分的人就算心裡知道物價漲了,卻還是想找人怪罪,這時受苦的就是攤販老闆。
2.不管是殺價、討價還價還是撿便宜,在不好過的日子裡,都是顧客出一口氣的方法。因為商家若不好好回應,就會得到態度不好、不會做人等罵名。
3.無論今天受了什麼氣,都別帶著它到處跑,自己抒發不了,也別帶給其他人。所有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難題。
一如既往的,我坐在熟悉的炒麵店裡。我多叫一碗豬血湯,便坐了下來。
因為從小就外食的關係,再加上自小我就知道,嘴甜、勤快的人肯定得人疼,所以幫忙清桌面、幫忙抬東西,甚至店家忙的時候幫忙招呼客人,我都會自動自發的幫忙店家。
也因為如此,我很容易成為店家們心中的VIP,來了、坐下,他們就知道你習慣吃什麼。熟悉的這家炒麵店我從國小吃到現在,吃到已經不用點餐,外帶、內用皆是如此,反正我二十多年來都點一樣。
對於早餐,我總是過分挑剔,因為我覺得早餐很重要,吃到不好吃整天心情都會很差。與其冒險去吃新的店,不如守舊的吃炒麵加上2顆蛋,數十年來口味依舊,儘管沒驚喜,卻令人心安。
蛋價漲,大傷賣客源穩定的早餐店
正當我等麵來的時候,老闆娘一邊數著手上的千元大鈔,一邊跟面前的蛋商司機說:「哎呀,我賺的錢似乎都還給你們了!」
等蛋商收錢離開後,我問老闆娘說:「現在蛋還那麼貴嗎?」
「貴啊,還是比以前貴了整整一倍!」
「以前多少錢,現在多少錢?」我問。
「以前一籃蛋800元左右,漲價後就是1500元左右。」
想想,習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看似牢固的產業鏈也是挺脆弱的。平常習慣吃的蛋,大量用蛋的早餐店進價直接翻了一倍。對每碗炒麵、炒米粉或是油飯,都會加蛋的店家,實在很傷。對於客源穩定的在地早餐店來說,每天的支出很明顯增加,卻不見有多一筆收入。就算店家漲價,也只是將支出打平而已。
萬物皆漲,生活壓力大⋯攤商、顧客都在承受
日子實在不好過。在傳統市場走一趟,肉攤、魚攤、菜攤⋯待在旁邊看看結帳時的畫面,你就能看到大部分人對於物價頗有微詞。
大家就算心裡知道物價漲了,卻時不時的想找個人怪罪。嫌棄的問老闆,「是不是算貴了?」、「有沒有算對?」、「之前買不是這個價格啊!」、「買這麼貴,你送個東西啦!」
這麼下來,賣的人累、買的人也累,雙方都累。這些我熟悉的商家,其實都秉持著誠信做生意,卻要因為物價承受罵名與負面情緒。
現在社會中實在太多負面情緒了,民生問題就算在電視、手機前,怎麼罵政府也不會更開心,只會累積更多負面情緒。
找不到情緒出口的人們,只好向那群你覺得不能回嘴、又得對你笑嘻嘻的服務業和商家們出氣。因為商家若不好好回應,就會得到態度不好、不會做生意、不會做人等罵名。
魚販清楚寫不幫忙殺魚,顧客卻愛討價還價
真是奇怪,自己的情緒應該要自己好好處理,別帶著你的情緒到處跑、影響別人。我今早買魚時就看到,有個婦人跟老闆爭說,這條魚要幫她處理好。我看了看她手中拿的是一串100元的赤鯮,店家的牌子上,在「赤鯮」2個字後大大括號寫著「不幫殺」。
一串4條小赤鯮100元,一條25元,不幫殺的確沒什麼問題。但婦人就拿著說,不幫她殺,她回家也不會處理。
老闆就說:「那你可以買旁邊大條一點的魚,我就幫你殺。」
婦人說:「我就要這個,你幫我殺一下是會怎樣?」
老闆又回:「已經寫的很清楚了,不幫殺。」
婦人此時,一臉嫌棄的看著老闆不說話。最後你猜怎麼了?對,她還是買了,她就是個要買魚的人,也不是看不懂不幫殺。那她和老闆爭辯,是圖什麼?
想佔便宜嗎?你可能會這麼想。是的,肯定有一部分是想佔便宜。但我相信,更多的情緒是想出一口氣,出一口她不知找誰出的氣。剛好出來買菜,商家們就成為了他的出氣口。
這就是我在市場裡觀察到的現象:那些對於生活無能為力的人,利用他們覺得無法回嘴的人,來轉移負面情緒。
對世界的不滿,別發洩到別人身上
物價的確是漲了,或許那位婦人真的捉襟見肘也說不定?但,想吃便宜的魚,學習怎麼處理便是了。我原本覺得不應該討厭這些人,但他們確實挺討人厭的,自己的毛病要自己找方法處理,別硬是塞到其他人手裡。
市場逛久了、人見多了,自然也見怪不怪。在我替商家打抱不平的同時,他們都說,沒差啦、習慣了、唉都這樣啦。為了生活,就是得吞下去不是嗎?但在市場裡,這只是讓這些想發洩情緒的人更得寸進尺。
市場裡的生意,除了批貨、賣貨外,還得應付客人們自己無法處理的負面情緒,我真的不覺得有輕鬆到哪去。無論你今天受了什麼氣,別帶著它到處跑;抒發不了,也別帶給其他人,這世界已經夠烏煙瘴氣了。
*本文獲「廚師漢克 - Hank Cheng」授權轉載,原文:從蛋價看到市場裡那群愛殺價的人們。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