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東西看再多,沒記住還是「不知道」!前台積電主管的記憶妙招
1.對於「不知道」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推論出任何邏輯的。事情記得住,才是真正的「知道」,才會有邏輯可言。
2.而要記住的事情,與其多、不如少,或是有邏輯的記住要點。業務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也要記得這個道理,讓消費者或客戶記住,產品可能才成為他們的選擇。
3.吸收任何資訊後,可以透過「心智圖法」,利用「回想」的方式回溯記憶。也可以透過分享或者是講述給他人聽,讓記憶更深刻。
我有一位非常專業的品酒師朋友,熱衷和我們分享品酒經驗。每當我們問他某款紅酒或者是白酒好不好喝的時候,他常常會在談話過程當中加入「這款酒我曾經喝過⋯⋯」類似這樣的字句。
後來交往時間一久我才知道,其實品酒師最大的品酒邏輯,是仰賴自己曾經喝過、品過,更重要的是,必須把所有品酒過程當中的嗅覺、味覺、色覺的經歷全部記錄下來,如此一來,才會成為他未來品酒分析和比較的邏輯標準。
聽起來很簡單、很清楚,但是以邏輯思考的概念來說,卻是非常的深刻。因為沒有喝過的酒,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不知道」。對於「不知道」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推論出任何邏輯的。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品酒師極度的在乎和珍惜品嚐珍貴酒款的機會。
尤其是那種不是標準化量產的各種不同年份、不同產地的酒,隨著時間經過,只會慢慢減少,喝一瓶少一瓶。也正因如此,把握每一次品酒機會就變得格外的更加關鍵。
再者,「記憶」這件事情更是品酒師需要刻意練習的部分。不管是酒的色、香、味,又或者是瓶子的外觀、酒的產地、年份,甚至酒莊、酒莊的主人,以及相關的所有歷史故事、不同國家的背景淵源,全都可以成為記憶的重點。
而這些所有記憶彙整的結果,就成為品酒師持續不斷累積的知識儲備,也成了品酒過程當中,他可以信手拈來與推薦交流的主要邏輯了。所以說⋯⋯
記得住,才有邏輯可言;記不住,哪來邏輯可述。
記得住才是自己的
曾經有一位銷售高手跟我分享過類似的觀念。那位業務大哥說,很多業務員在介紹商品的時候,都喜歡口若懸河的介紹一大堆琳瑯滿目的功能,以及讓人目眩神馳的優點。從業務員的思考邏輯來看,他們當然希望讓客戶知道商品的優點越多越好,如此一來,才能顯現出自家產品有多麼的優秀、多麼的獨特。但是,就是因為「琳瑯滿目」,就是因為「目眩神馳」,所以很容易讓客戶聽過之後記不住!
就像我問別人碳酸飲料品牌的第一名是誰?大家會說可口可樂。然後第二名會說百事可樂,接著第三名就開始進入春秋戰國時代,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了。如果改問速食店的品牌第一名是誰?大家可能會說麥當勞,然後第二名也許是肯德基,再來第三名又可能進入群雄割據大亂鬥的局面了。
所以說,連大品牌想占據我們的記憶都如此困難,如果我們不能在推銷產品過程當中,盡量讓消費者或客戶記住,又怎麼能夠成為他們選擇的邏輯。因此,「與其多,不如少」。
記不住,沒有機會選擇;記得住,才有機會選擇。
這就是為什麼我和團隊在做《郝聲音》Podcast的時候,我們都告訴周遭朋友們,我們的主要內容是從「音樂」開始的,而且我們所在的類別是「表演藝術類」。
很多朋友訂閱我們頻道,並且認真聆聽之後,往往會很驚訝的告訴我們說:「郝哥,你們製作的內容不只是音樂而已呀!事實上,各種不同的知識含量包羅萬象。而且就連音樂相關的藝術類別,也包含各種不同型態,例如:舞蹈、畫畫等。」
然後,我就會很開心的告訴他們說,「對啊,只告訴大家是『音樂』類別,是因為比較好記嘛!」既然所有的內容這麼樣的上天下地、通古道今,我也總不能告訴大家,我們的《郝聲音》Podcast,主要的內容叫「什麼都做」吧!回到剛剛的總結,正是因為「什麼都做」,大家就會「什麼都記不住」,我們也就沒有辦法成為別人心目中的選擇邏輯。
有2個字叫「口碑」,我聽過最傳神的定義,就是「用一句話讓消費者說出你的好」。既然口碑是要口耳相傳,那麼必須是好事而不是壞事,而且資訊量不能太多,為了讓大家記得住,所以這一句話就成了「與其多,不如少」的最佳體現。因為如果大家都記不住,又怎麼能夠幫你口耳相傳,成為大家心目中有口碑的選擇。
用PDCA循環式品質管理,有邏輯的陳述工作
記得在台積電工作的時候,工廠裡面常常會把PDCA四個字掛在嘴巴上;也就是計畫(Plan)、執行(Do)、分析(Check)、建議(Action),看起來非常簡單的4個過程,卻是非常大道至簡、極具邏輯的管理工具。而且我們老闆常常會抽考,在沒有任何文件檔案或資料的情況之下,要我們用口頭的方式練習陳述PDCA的模擬循環和工具內涵。
最剛開始的時候,老闆的抽考常常是走到你座位旁邊,突然問起這項專案的計畫是什麼?執行情況如何?做了哪些分析?有什麼建議?在腦子一片空白的情況之下,PDCA的邏輯循環根本答不出來,所以通常是弱弱的回答:「老闆等一下,我翻找檔案資料之後,再向您報告。」接著,就是被活力十足的炮火盯了滿頭包。
所謂「一回生,兩回熟。」知道老闆常會不定時盤查之後,所有相關的資料,自然而然就不再只是看過、聽過,還要把它背起來、記在心裡。久而久之老闆再抽查的時候,回答模式就變成:
「這項專案原來預計(Plan)把流程從10天縮短成3天。經過這2個月的執行(Do)之後,我們透過分析(Check)已經確認可以把原來的流程裡18個作業,減少變成8個作業,而流程時間可以從10天縮短成4天。雖然沒有辦法達到原來計畫目標的3天,但是改善效果也非常顯著。所以我們建議(Action)先施行改善流程,從下個月開始實行新標準作業流程SOP(Standard of Procedure)。」
看完上面的陳述,是不是感覺既專業又有邏輯。然而,從需要查找報告,到可以自在的侃侃而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必須把所有相關的資訊給「背下來、記起來」。什麼叫邏輯?
記不住沒有邏輯;記得住才有邏輯。記住才會拿來用,拿來用才會有用。
思維工具
1.心智圖法
不論聽過、看過,或者是讀過、學過任何相關的資訊,可以透過「心智圖法」(Mind Mapping),利用「回想」的方式回溯記憶。雖然回想的過程可能會有點痛苦,但是透過心智圖法來回溯記憶,能夠強化我們對資訊的記憶。
2.教學相長
透過心智圖法的整理之後,可以藉由各種不同的機會,分享或者是講述給他人聽。每一次的分享和講述,都會一次次的強化知識點的記憶,甚至連帶著把個人的經驗以及新的知識串聯在一起,如此一來可以進一步透過知識的連結讓記憶更加深刻,同時加深記憶點和其他相關知識的邏輯。
課後練習
1.找一本書或者是一堂線上課,甚至是一部電影或一齣戲劇,在上完課或者是欣賞完影視劇之後,試著利用心智圖法回想並且寫下自己記住哪些要點。如果覺得紀錄不夠完整,可以重新翻閱或者是觀看,重複2到3次,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記得更多,記得更牢。
2.完成上面的練習之後,找家人或朋友,試著用口頭分享的方式,向他們陳述你記憶中的要點。不用在乎是不是條列式的報告,就像心智圖一樣,想到什麼說什麼。然後,慢慢地多練習幾次。每次說完之後,可以反過來請聽眾分享他們聽到了些什麼重點。
《贏在邏輯思考力:玩一場擴張邊界的遊戲》☛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贏在邏輯思考力:玩一場擴張邊界的遊戲》
作者:郝旭烈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4/06
作者簡介
郝旭烈(郝哥)
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系、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大亞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企業知名財務顧問兼講師,評估超過1,000家創業投資案。曾任新加坡淡馬錫集團富登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總經理及行政副總暨財務長;力晶半導體集團總經理特助、經營企劃處長;台積電財務高階主管;PMP專案管理師。同時也是斜槓作家,出版了《好懂秒懂的財務課》系列、《富小孩與窮小孩》系列(三采文化)、《專案管理》(商業周刊)。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