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老闆現在狀態是否「聽得進人話」?專業工作者,會掌握上司心情再報吿

1.聰明的工作者會懂得掌握上司的行程、狀況,在對的時間向上司報告。這並非是阿諛奉承,是為了確認上司當下究竟聽不聽得進自己費心費力準備的報告資料。
2.無論是報告或各種溝通,皆存在所謂的「關鍵時機」。無論是說錯話或發生任何錯誤,一定要及時道歉。但若沒釐清狀況就隨便道歉,也容易讓你不被信任。
3.若是因為害羞或嫌麻煩,延誤向對方表達謝意的時機,之後就很難再重提起這件事了。一旦這種情況一而再的發生,對方就很難再願意幫助你了。
某位同事是出了名的工作能力好。
她總是懂得細心檢視上司的狀況,連什麼時候回總部開會、今天的心情為什麼特別好⋯⋯,如此細節的部分都暸若指掌。
我心想:「有需要看上司的臉色、顧上司的狀態到這種程度嗎?」「我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就好吧,太累了。」偶爾也會默默辯駁著「我才不想拍上司馬屁,迎合他們的口味咧」,面對這樣的處世哲學,我既感到不適,甚至還會展露充滿防禦的姿態。
只是,我很快就意識到,這一切都是自己妄下的判斷與偏見。
實際上,她僅是在配合組長的情緒,而不是阿諛奉承;為的只是確認:上司當下究竟聽不聽得進自己費心費力準備的報告資料?她也總是會先考量上司的行程表,才會進行報告。
因此,上司肯定她是機智、聰敏的人、易於溝通的人,並予以信任。
從旁觀察她的溝通方式,我才領悟到無論是報告或各種溝通,皆存在所謂的「關鍵時機」。
1.向上司報告前,確認他們是否處於聽得進報告的狀態
不少工作者都不太關心自己上司的狀況。全心全意只準備好自己必須說的話、要報告的內容,無暇顧及上司的狀況。
在沒有確認好聽者狀態的情況下,便只顧著滔滔不絕的說,無異於單方面的自說自話;自然也很難期待能得到什麼正面的回應。
報告前,建議先確認一下上司是否有其他重要日程、緊急業務⋯⋯。
避免在上司被高層訓斥結束後進行報告,另尋時機才是上策。如果懂得在仔細觀察上司的狀況、情緒狀態後,找到適當時機進行報告,獲得正面回應的機率也較高。
2.養成出錯時即刻道歉的習慣
有句話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無論是說錯話,或是工作時發生任何錯誤,一定要及時道歉。
不過,若沒有確實釐清狀況,就隨便道歉的話,也可能因此引起反效果。原因在於,當你面對任何指責,都會反射性的說出「不好意思」、「對不起」,反而會讓人失去信任,所以務必格外留意。
不要隨著緊張的情緒起舞,稍微停下來,無論對於瞭解對方情緒與情況都會有幫助。
3.接受幫助時,千萬不要錯過表達感謝的時機
若是因為害羞或嫌麻煩,延誤向對方表達謝意的時機,之後就很難再重提起這件事了,最後在完全沒致意的情況下結束。
一旦這種情況一而再的發生,對方很可能會因不收到致謝,而感覺不被尊重,進而不願意再持續這種單方面付出的關係。
唯有良好的溝通,才得以維持良好的關係。請及時表達謝意,紮紮實實的說出來。
1. 不要一口氣傳達太多意見;確實傳達一個主題後,再進入下一個。
2. 持續詢問你好奇的部分,並分享你的想法,藉此掌握議題輪廓。掌握大局,讓你更容易做事。
3. 養成適時整理說話內容的習慣;善用釐清邏輯的連接詞,能讓對方更易理解。
歸納:重點在於
原因:我說這些的原因是
對比:此外/在其他層面來說/需要注意的是
轉換:不過/話雖如此
《你不是不會做事,是不會說話:活用聲音表情、好感溝通貼近人心,說話印象就是你的個人品牌優勢!》
作者: 李揆熙 이규희
譯者: 王品涵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08
作者簡介
李揆熙
聲音及形象塑造、商務交流的說話術專家。曾在韓國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的頭等艙服務17年,擁有相當資深的空服員資歷,同時擔任機艙廣播教育訓練教官達7年之久。作者教育培養後進空服員的期間,發現聲音和說話習慣對於一個人的形象、人際關係與社會生活產生莫大影響。她相信,有益於自己和他人的話語,能為內心注入自信和正能量。為了和更多人分享語氣與聲音的秘訣,正著手計劃各種教學專案並實際到大學院所演講。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