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每3個月寫完一本筆記本、滿12本就換工作!她不懂藥學,竟成台灣輝瑞總裁

1.輝瑞大藥廠總裁葉素秋的職涯經歷很特別,她非會計本科出生,卻在從事財務工作十幾年;沒有傳播領域經驗,曾兼任公關;沒有醫藥醫療背景,但當上藥廠總裁。
2.她有個超過10年的習慣,她每天把筆記本帶在身上、隨時寫,內容包羅萬象,有的是工作反思、有的是閱讀和上課筆記。
3.葉素秋認為沒寫下筆記就不會自我反省,開始做反思、累積學習筆記之後,讓她能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
訪談前,輝瑞大藥廠總裁葉素秋從櫃子裡,搬出一整疊超過10公分、A4大小的記事本。「我跟自己玩個遊戲,換一個新工作,就買12本筆記本,一本寫3個月,就是36個月。」寫完就代表「you'd better change」(你該改變了),提醒自己要探索不同領域,轉換職務內容和角色。
寫日記是葉素秋在微軟工作開始養成的習慣,「微軟的步調很快,在那裡一個工作能做3年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我做財務長時,就算12本筆記本,寫完的意思就是要打包走人。」
該習慣持續超過10年,她每天把筆記本帶在身上隨時寫,內容包羅萬象,有的是工作反思,例如:下次開會要更有效率、哪句話應該怎麼說更好,有的則是閱讀和外部上課的筆記,例如醫藥相關內容。特別的是,寫給同仁的感謝卡名單、休假計畫也在裡頭。
培養自我反省的習慣,累積小進步成職涯墊腳石
「沒寫就不會自我反省,就沒有『敲警鐘』,做了之後每天都很有目標。」每日反思、學習積累的小進步,讓葉素秋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她的職涯經歷也印證了這件事:非會計本科出生,卻在惠普、台灣微軟從事財務工作十幾年;沒有傳播領域的經驗,曾在帝國菸草公司兼任公關;沒有醫藥醫療背景,但當了藥廠總裁。
不僅如此,接下每個職務後,她還會逼自己要做得不一樣。比方說,傳統上財務長是內控機制建立的角色,但葉素秋會想,「除了把家裡的東西做好外,還可以怎麼凸顯我的工作,做出來的impact(影響力)比別人好。」
她主動爭取外部演講機會,把自己熟悉的財務工具和概念分享給企業客戶或夥伴,加入輝瑞後,也藉由數十場演講與醫界交流,充實自己的人脈和知識。
「一旦我覺得這件事還滿有趣的,就會堅持投入,K書、找人請教。」葉素秋坦言,她從未主動爭取職位,「就是本本分分把事情做好,老闆就會看到,水到就會渠成。」
盡力把握看似不可能的機會,絕對不要「小看自己」
2020年難得的機會敲門,主管詢問葉素秋是否有意願參與台灣輝瑞總裁的面試,那時候她直接回:「Are you kidding me?」因為她認為,一位不懂藥學、對台灣醫療體系了解不夠深刻的財務長,怎麼能接任CEO,所以她回絕對方3次邀請。
後來,先生跟她說:「基督徒不是說很多事情交給上帝決定,而不是人來做決定,如果你現在連被interview(面試)都沒有做,那你就已經自己做了決定。」這才被點醒,應該接受上帝給的挑戰,至少先應徵看看。沒想到,就應徵上了,葉素秋上任後,才發現過去太小看自己了。
2022年初,葉素秋領著橫跨11個單位的小組完成艱鉅挑戰,37天內把口服抗病毒藥物 Paxlovid引進台灣,讓台灣成為首個引進抗病毒藥物的新興國家。即使光速搶藥不是公司的年度KPI,同仁還是不眠不休的努力,葉素秋將它歸功於企業文化。這並不是說出來就能做到,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強調,她經常透過外部演講、活動和案例,讓文化深植在每位同仁心中。
文化積累就如同能力養成,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每個機會都盡力把握、每次轉職都發揮不同的價值,終會滾動出超乎想像的效益,把影響力擴大給更多的人。回想當初拒絕邀請的情景,葉素秋說:「哎呀,我怎麼沒有早點發現,其實我早就該轉country manager(台灣總裁)了!」

Profile
葉素秋 ,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曾任惠普(HP)、帝國菸草公司與台灣微軟財務長,2014年至輝瑞大藥廠(Pfizer)服務,2020年晉升台灣輝瑞總裁,也是台灣輝瑞成立60年來第一任女性總裁。
延伸閱讀:
書是變動中的指引!樂天電子書營運本部長:20 多歲時,從一部漫畫獲得啟發
忠誠能幹、有才華,升 CEO 時卻踢到鐵板!夠格帶領公司的領導者,長怎樣?
*本文獲「經理人月刊」授權轉載,原文:寫滿 12 本日記就換跑道!從未主動爭取職位的她,如何成為輝瑞首位女總裁?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