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回顧今年目標全都半途而廢?找出潛意識阻礙你的原因!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回顧今年目標全都半途而廢?找出潛意識阻礙你的原因!

回顧今年目標全都半途而廢?找出潛意識阻礙你的原因!
每年設定減肥目標,卻總是功虧一簣?也許是來自潛意識的因素在作祟!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何可晴
精選書摘 2022/12/13
摘要

1.人類的演化機制讓我們天生對潛在威脅產生想要逃避的想法。即使有想達成的目標,也會因為這種機制,使我們決定放棄。

2.驅使人類逃避外在威脅的演化機制,可歸類為4大底層因素,用英文字母作代表,可稱為L.I.F.E。本文將詳細說明。

3.新事件出現時,心智會把它解讀成一種壓力源。當新挑戰所帶來的壓力太大,超過平常熟悉的舒適範圍,人可能會繼續用舊方法回應。

現在回頭來看新年減肥願望的例子。距離目標還剩下2公斤的時候,你可能就不太上健身房了,因為每星期要練這麼多次,實在太難維持了,而且剛開始的成效快速出現,現在進入緩慢的撞牆期。要減掉最後的2公斤,必須要再多做一些犧牲,像是禁止甜點,光想就讓人覺得沮喪。你開始質疑這一切的付出是否值得,開始跟自己說有更重要的事要顧,實在無法每天抽出1小時健身。於是你決定,最後沒減下來的那2公斤就算了,停止吧、認命吧!問題是你並沒有接受這個現實。

我們可以把追求目標時出現的「逃避狀態」,想作是腦中不顧一切想要逃開威脅的部分。我們在追求目標時,有時可以衝破不適感來達成目標,但有時逃避威脅的念頭會強過尋求獎賞的渴望,因此就會出現自毀現象。這是源自於千百年來的生物演化機制。對古早的祖先來說,預測且避免任何威脅,是多存活一天的重要能力,因此人類心智會最優先考慮危險的趨避。

到了現代,我們常會為了要躲避威脅(像是被拒絕、不適感、壓力、悲傷或焦慮)而導致自己無法有進展。可是,這些事情其實根本也死不了。譬如,我們很害怕面對公眾發表演說,因為會有被批評和嘲笑的風險。可是就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對生命造成的風險也不像被老虎追逐那麼嚴重,只是我們的心智還是會依照史前時代的本性,想盡辦法避免威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造成自毀的4大底層因素:L.I.F.E

我們為什麼會高估外在威脅,導致無法繼續朝目標前進?答案是人人都無法避免的4個底層問題,以4個英文字母作代表。根據我的研究,加上幫助個案的經驗,我發現這4個因素會使得我們一方面想要追求自己的目標,一方面又會因感到威脅而停頓下來,但事實上這些威脅對我們是無害的。

L:自我概念的低落或不堅定(Low or Shaky Self-Concept)

I:內化的信念(Internalized Beliefs)

F:對於改變或未知事物的恐懼(Fear of Change or the Unknow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太過度的控制欲(Excessive Need for Control)

這4項底層因素反映出你的個性和處事風格,可以比喻為你的作業系統,支撐著你的信念和行為。人通常是在小時候就習得了這4個要素,所以常常不自覺它們的存在。只要多多觀察這4項因素,就更能知道它們如何操縱著你的決策,以及為什麼它們會導致你的自毀。學習辨識這些要素,能讓你提早知悉,它們什麼時候會誘使你高估眼前的威脅,而展開自毀循環。

這4大因素有些會比較貼近你的情況,有些則離你較遠。也有可能某些因素影響你生活的某方面較多,對別的方面則不然。舉例來說,每當你有離職念頭時,「對於改變或未知事物的畏懼」就會浮現,但你卻喜歡在度假時擁抱改變或未知事物。

自我概念低落或不堅定

「自我概念」指的是你的自我形象以及對自己的定義。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梅斯特(Roy Baumeister)將自我概念描述為「個人對自己的認定想法,包含個人特質和自我所蘊含的身分和意涵。」這個觀念也包含你認知到自己與他人不同,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特的人格特質。其中有些人格特質和你賦予自己多少自尊、自我價值感、自我形象和理想自我等有關。人不只有單一種自我感,而是有好幾個面向的自我認同,且對每個面向的信心程度也不一樣。

自我概念是由很多元素構成的,且經常與社會角色相關。這些角色對整體自我概念的影響,取決於你自己多看重這些角色,還有自認是否充分扮演好這些角色。舉例來說,你的自我概念包含企業家、父母、朋友、夥伴、運動員等多重角色。在判定這些角色的順序時,你衡量的依據可能是各角色對個人身分的影響程度,而每項角色都和自尊高低有關,例如,你可能自認是稱職的家長,但對自己的運動實力沒有自信。

人會依照自己對生活各面向的滿意程度,來判定自己的「理想自我」,這又會決定人的整體自我形象。你的理想自我就是你自認最好的樣態,源自於人生一路走來的經驗,而且通常就是你依據各種自我概念,努力成為的樣子。越是接近理想自我,生活滿意度通常越高。

當一個人的自我概念低落,就會讓自毀有機會作亂。要是你對生活中的大部份面向都覺得滿意,唯獨覺得自己沒有運動細胞,那你可能就無法持續每週運動5次。又或者,你整體的自我概念都很低落,那麼你的工作、感情、健康生活習慣等都會受到自毀攻擊。

要是自毀同時衝擊到生活的多個方面,可能會更令人氣餒,不知如何控制。然後,你越是經常做出自我毀壞的行為,越容易使得低落或不堅定的自我概念更加生根,感覺就像是自己挖坑跳而爬不出來。低落或是不堅定的自我概念會加深自毀問題,開啟惡性循環。

內化的信念

學習理論告訴我們,人的學習高度仰賴替代式制約(Vicarious conditioning),也就是觀察他人行為。小嬰孩就像是白紙一張,還搞不清楚這個世界是怎麼回事,而每個事件都是個好機會,能夠把資訊內化,以便在未來應用到其他類似的情境。透過這樣的漸進式學習,我們漸漸在認知和社交上變得成熟,瞭解每天該怎麼做才對。

我們小的時候,負責照顧我們的大人會強烈影響我們的信念、態度和行為。所以說,要是你以前常看到媽媽很緊張,一直告誡你這個世界很危險,那你就更有可能會認定這個世界充滿危險。我不是說這種信念沒有用,為了生存當然要小心一點,但如果過度強調危險,將會使得你對避開威脅的想法,高過於要獲得獎賞的意念和動機。

例如小時候很想去遊樂場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你媽很擔心怕你受傷,所以不讓你和他們玩;而你小時候也常看到媽媽在其他的情境下緊張兮兮的。等你長大後,看待世界的觀點也會變得跟你媽一樣,覺得萬事都要小心,或乾脆不要去做。

我們可能會把各式各樣的信念內化,但不盡然都是從替代式學習而來,也可能是其他人曾告訴你哪些事情不要去做,這叫作「透過負面口語資訊的學習」。譬如小時候父母、老師或深深影響你的長輩很愛批判,於是你慢慢認定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或許他們出自善意,但要是常聽別人說自己表現不好,或是付出努力卻一直受批評,尤其是自己真的覺得已經盡力了,那麼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總有一天,那個大人批判你的聲音,會變成你批判自己的聲音。

這種負面的內在聲音會加深自毀現象,因為你既然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就可能停止追求目標,或是做到一半放棄。從內在信念所衍生的負面自我對話,就是自我毀壞的一大來源。要是你覺得努力也沒用,乾脆就不要努力了。譬如,你想要找個新工作,也看到了感覺不錯的機會,但你對自己的面試能力沒有把握,於是就連履歷都沒投,讓機會白白溜走。你因為缺乏自尊,無法承受面試及可能的面試失敗,於是乾脆不去爭取。在腦海中持續浮出的負面想法,讓你覺得還是逃避比較好,甚至連潛在的獎賞也沒辦法鼓勵你堅持下去,因為當下只覺得避開威脅比較重要。

畏懼改變或未知事物

人是習慣的俘虜。慣例和熟悉感能讓我們心裡感到舒服,人的心智喜歡重複的事務,因為這樣會讓我們感到心安。我們的心智可說是一個「認知吝嗇鬼」,這個詞最初是由蘇珊・費斯克(Susan Fiske)和雪莉.泰勒(Shelley Taylor)2位博士所創,用來解釋心智很不想費力、很喜歡用簡單的方式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腦袋跟身體一樣,也會疲勞和倦怠。若腦袋塞了太多資訊,就會變得很混亂、易衝動行事,或是過度負載而崩潰。因此,我們的大腦隨時都在尋找前例當成捷徑,如此才能在重大衝突或問題出現時,有餘裕應付。

新事件出現時,心智會把它解讀成一種壓力源。大腦碰到新的情境或工作時,會採用「有意識的」問題解決模式,而不是像刷牙或上班通勤時的自動運轉模式。大腦最怕的就是突然有重大改變,或是同時出現太多項改變,而當新挑戰帶來的壓力太大,超過我們平常熟悉的舒適範圍,你可能會選擇留在原地,繼續用過去的方法回應新挑戰。就算「現在的工作」明明就比「找新工作」更糟,你依舊不會採取行動,因為熟悉的事物會給你某種安全感。就算是惡魔,好歹也是認識的惡魔比較好吧!

如果大腦負荷過重,裝滿了威脅性的資訊,就可能做出不合理的事。你的心智做出錯誤的判斷:眼前的問題你已經有例可循,所以不必選擇可能有益的改變。大腦還以為這樣是在保護你,要你不必沒事找事。

心理上的威脅感,常常會伴隨著 「對改變或未知事物的恐懼」。若沒有善加處理這種威脅感,就會開啟自毀循環。此時我們得花點心思才能辨識出這個自毀的源頭,只要看穿它的真實模樣,你就能夠挑戰自我,加以克服,進而改善生活。

太過度的控制欲

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環境,並產出想要的成果,這種想法對人的幸福很重要。學者向來認定,「感知到自己能控制」對於心理和生理層面都有其必要。對於控制的需求不是後天習得,而是天生就有,受到生物本性所驅使。從演化的角度來看,若我們能掌控環境,生存的機會就能提升許多。要是能預期即將發生的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切安好而放心,或是知道危機將近,開始預先規劃對策,以避免風險。

當然,我們無法控制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想要這麼做只會把自己逼瘋。但是,人的本性就是想要「感知到」自己能掌握身旁發生的狀況。因此,關鍵在於「心中認定」我們可以主宰環境,因為這給人一種慰藉,知道我們可以掌控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也有能力預防可能遭逢的壞事。

「有能力控制」是件很棒的事情,但要是太想要控制,好事也會變壞事。如果你太執著於掌控感,從演化而來的控制欲機制將會阻擋你達成目標。如果想隨在跨出第一步前,就要能夠看清未來全局,這種需求會造成無法邁步向前走。對於外部環境的控制欲太過強烈,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使得任何的未知事物都足以使你崩潰。此時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停止一切,重新回到你感覺能完全掌控的事情。所以,與其參加好朋友幫你安排的交友派對,你寧可待在家裡整理書架。這種控制欲會讓人無法把握新機會,破壞了自己的好事。

想知道自己是否控制欲過度,可以自問幾個簡單的問題:你的人際關係受到控制欲的影響嗎?你會因為害怕失控而對小事反應過度嗎?你會因為自己的控制慾,而在職場上捲入不必要的衝突嗎?你對掌控感的堅持,是否讓你難以享受無法預料的活動和事件?要是上面任何一題的答案是「對」,建議你要多注意。

書籍簡介


《為什麼我們老是搞砸想做的事:如何繞過心理阻礙,獲得真正想要的人生》

作者: 何可晴
譯者: 陳翌溱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2/11/25

作者簡介
何可晴博士 Judy Ho PhD

現任加州Pepperdine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她獲有柏克萊大學企業管理及心理學雙學位,並取得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聯合頒發的臨床心理學博士,還曾經由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贊助,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Semel神經科學與人類行為研究所進行研究。

她擁有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認證的臨床與法醫心理學證照,2次獲頒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的「服務研究」獎項。除了教學之外,診所執業的主要專長是神經心理綜合評量,也常擔任法庭專家證人,並在各大電視節目當中點評相關案例。她還是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台〈面對真相Face the Truth〉節目的共同主持人。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年度目標 理想 成長 演化 自我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