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你對「負責」的理解深度,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你對「負責」的理解深度,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你對「負責」的理解深度,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你對「負責」的理解深度,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劉潤
劉潤專欄 2021/10/20
摘要

1.負責有兩種,一種是完成目標,不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完成、遇到阻礙也會設法處理;另一種則是沒達標,接受懲罰的責任。

2.一個聰明的管理者,要讓員工承擔完成目標的責,而不是接受懲罰的責。因為一旦讓員工接受懲罰,大家都會為了遠離責任,而忘了完成目標。

我在年度演講對各個項目負責人,分享了自己對「負責」的理解: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小看「負責」二字。

很多時候,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每個人的視角不同、理解不同,判斷也不同,採取的行動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大部分人可能只會重視結果,停留在事物表層的含義,從而忽略更深層次的原因。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細微處開始逐漸拉開距離。

什麼是「負責」?

「負責」二字,表層意思是對「某件事情」擔負責任,工作認真踏實,盡到應盡的責任。但是,對於自己有著高要求的人而言,「負責」的定義,卻遠遠不是止步於此。 所謂負責,就是要對一切未知做出保證的人。負責,不是我們一起計劃10件事情,然後你去做。 這不叫負責。因為再聰明想得再全面,也一定至少有20件事,是我們沒想到的。這樣的話,我就要時時想,我們有沒有忘了什麼?這時,你沒有承擔起「負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責任到底是什麼?

責任,不是對那些想到的事負責。

責任,是對那些「沒想到的事」負責。

責任,是願意思考未知性並承諾、保證。

時間步入10月份,我們目前正在做一件,我們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在這件事情裡面,假設有100件要做的事情,你都安排好了,你心裡要知道,這只是停留在冰山之上的表層。

在冰山之下,也許還有99件沒有想到的事情。對於一個負責人而言,就要把那99件漏掉的事情,所有沒有發生、但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全部盡可能想到。

一個人之所以值得信任,就是因為他有一個全局的視野, 他能夠不斷地發現問題、快速地解決問題。而不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負責。

一幅油畫,如果站在前面看,看到的只是一個一個色塊,只有退到幾公尺外,才能欣賞到畫的是什麼。不要只盯著看得見的局部色塊問題,更要著眼於動態的整體,可能潛在的隱患風險。須知,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全局,意味著局部和整體、已知和未知。我們肩負的是無窮無盡的未知性,這個未知性,從此就包在我身上了。你可以緩緩抬手,輕輕按下,對呼嘯而來的未知風險說:一切問題,到此為止。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你交付的,不僅僅是明面要求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任務,也不僅僅是一天8個小時。 你真正要交付的,是對你自己負責,是對未來、未知的一切風險、困難、挫折負責到底。

對於一個負責人而言,不僅要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還要承擔失敗的責任。對未知負責,這才是可靠的負責人。舉個例子,2個年輕人被派去市場採購馬鈴薯。老闆問第一個年輕人,市場上是否有馬鈴薯? 年輕人回來說:有。老闆又問:有多少家在賣?年輕人趕緊又跑回去問。

回來後,年輕人說:有10家。老闆又問:那,平均價格多少?為什麼不打聽一下?年輕人很委屈,您交代任務時沒讓我打聽價格呀!只好又匆匆跑回去一趟。 而第2個年輕人呢?

同樣的任務,年輕人不僅探尋市場有無馬鈴薯貨源,還詳細整理了價格、競爭對手情況、馬鈴薯供應商,甚至想好了雙方可能合作的互惠共贏方案。責任,不是對那些想到的事負責。 責任,是對那些「沒想到的事」負責。 你對負責的理解深度,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員工應該負什麼責?

在負責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遇見2種情況:一種是完成目標的責任,另一種是接受懲罰的責任。接受懲罰的責任,就是「這件事沒完成,就唯我是問!」

這需要勇氣和擔當。這兩種態度都有負責意識,值得尊重,但卻有細微地差別。管理者,通常希望員工承擔完成目標的責任。就是我無論如何都要想盡辦法,完成這件事。

而不是說萬一沒完成,你就扣我薪水吧,我真的盡力了,也真的天天熬夜、處理問題,想把事情做好,只是最後結果依然延期。管理者通常並不是真的要懲罰員工,而是想讓員工把事情完成。因為沒完成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就算批評了你,扣了你獎金,但是公司的業績依然沒有完成。這是雙方都不想看見的結果。

但是有的時候,管理者在跟員工溝通時,很容易把責任理解為追責。什麼叫追責?就是接受懲罰的責任,這件事沒達標,員工應該承擔損失。但追責會帶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員工會有一種心態:「事情沒做好還要扣我薪水?又不是我不想做好這件事,那我幹嘛要做?」哪怕他真的有能力完成這件事。

第二個問題是,員工會覺得一旦承擔了責任,他就付出代價,心裡也平衡了。什麼意思?我舉個例子。幼兒園每天下午4點30放學,家長要來把孩子接走。但個別家長有時候接孩子會遲到,老師就得一直等著。家長遲到是因為真的有事耽擱了,盡量趕來還是沒趕上。見到老師,他會覺得非常抱歉,讓老師久等了。你看這個時候家長有什麼責任呢?家長有準時把孩子接走的責任。

後來,老師為了避免這件事情,就設定了一個規則:沒有準時接孩子的家長,罰款200元。結果遲到的家長更多了,而且遲到的時間越來越長。為什麼?因為家長覺得,反正遲到了罰款200元,已經承擔責任、付出代價了,就會更心安理得的遲到。因為還有很多事要忙,那就5點30再去接孩子,反正罰款都會交。

這個時候家長承擔著什麼責任呢?承擔著遲到罰款的責任。一旦遲到罰款,家長讓老師等著,心裡就不再有歉意,因為這個歉意已經被200元抵銷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想完成讓家長準時接送小孩的目標,但是卻讓家長承擔懲罰的責任,反而無法完成目標。一個聰明的管理者,要讓員工承擔完成目標的責任,而不是接受懲罰的責任。因為一旦讓員工接受懲罰,大家都會為了遠離責任,而忘了完成目標。

一個對自己有著高要求的人,要學會承擔完成目標的責任,讓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負責讓結果發生,變成常態。這就是這兩種責任之間,微妙的區別。

對自己負責

關於負責,我還分享過一個和兒子日常的例子。這次的話題,是關於有天早上,送小米上學時,我特別想跟他講一個道理,叫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這是什麼意思呢?菩薩,也就是有智慧的人;畏,就是敬畏、畏懼。也就是說,有智慧的人害怕原因,而大部分的人(即眾生),更害怕結果。因為結果是原因導致的,是已經發生的。

我拿他學校裡的事情來比喻:有些同學可能考試成績不好,故意把考卷藏起來,不給家長看;或者有些同學會悄悄把成績改一改,甚至為了避免成績低下,和另一些同學一起作弊。

他們害怕的是什麼?我問小米。他知道我在講因和果的關係,於是想了想,說:他們害怕的是結果。我說,對的。他們害怕的是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已經發生了,試圖直接去改變這個結果是不可能的。結果只可以被隱藏、被掩蓋,但是不可以被改變。所以,學習成績好或者不好,是一個結果。

而考試是什麼呢?考試只是來驗證學習成績好或不好的一個指標而已。你改變這個指標,隱藏這個指標,並沒有改變你學習成績不好這個結果,結果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眾生害怕結果,所以就想去改變結果。而你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真正導致一些同學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呢?

可能是不努力學習,或者學習方法不好、效率不高,或者沒有產生興趣,或者是因為積極學習的態度被打擊,又或者是時間沒有放在這門科目等,導致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如果最後分析出來的原因是興趣不在這個科目上,那麼真正要去改變的,就不應該是隱藏這個結果、改成績,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改變的是你對這個科目的興趣,培養興趣才更關鍵。

這就是「菩薩畏因」,只要改變了「因」,結果就會自然發生。遇到一個自己不願意接受的結果時,不要想著去掩蓋結果,而要坦然地接受這個結果的發生。因為它是由眾多原因造成的。你要做的就是去分析原因,然後去改變原因。這就叫做: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用勇氣去接受結果,用智慧去改變原因。這才是真正的對自己負責。

最後的話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在哪裡?在於是站在1樓,還是10樓,還是100樓看事物。

有的人終其一生努力,都只是站在1樓的視角看外面,看到的都是細節,自己附近的市井吵架、違規停車。有的人努力向上攀登,站在10樓的視角看外面,開始能逐漸看到局部,輪廓關聯浮現。

有的人比你更優秀,還比你更勤奮更努力,他爬到了100樓看世界。他看到的是全局,開始體會自然資源的分佈,城市設計的氣概和俯瞰世界的萬丈豪情。當你在1樓時,要更願意主動跑到5樓、8樓、10樓,去看看都能望到些什麼。

再回到1樓執行時,會更理解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的深度,並且不會遺忘細節。你在幾樓思考,又在幾樓做事?站在桅杆(編按:帆船中的桅杆是在約在船中央,直立的長桿)看見的東西,站在甲板上是無論如何都看不到的。

這不是視力好壞和認真不認真的問題,是高度和角度問題。你對負責的理解深度、思考時的高度和角度,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本文獲劉潤授權轉載,原文:你對負責的理解深度,決定了你能成為哪種人

責任編輯:鍾守沂

核稿編輯:易佳蓉

責任 負責 職場 員工 管理
劉潤專欄
劉潤專欄
劉潤
展開箭頭

劉潤

潤米諮詢董事長,網路轉型專家,擁有23萬以上用戶的私人商學院——「得到」專欄《劉潤•5分鐘商學院》創始人。中國最貴的商業轉型諮詢師,前微軟戰略協作總監,海爾、百度、恆基、中遠等眾多大企業的戰略顧問。

工作、公益之外,愛好旅行,徒步戈壁,環騎青海湖,到達珠峰大本營,登上南極大陸,抵達北極點,探訪達爾文島,登頂非洲吉力馬扎羅。

著有《2012,買張船票去南極》、《人生,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旅行:從微軟到北極點》《互聯網+》、《互聯網+戰略篇:傳統企業,互聯網在踢門》、《趨勢紅利》。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