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1小塊髒污,用8步驟處理?從一個小事件,看台積電解決問題流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25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1小塊髒污,用8步驟處理?從一個小事件,看台積電解決問題流程

1小塊髒污,用8步驟處理?從一個小事件,看台積電解決問題流程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彭建文
彭建文專欄 2021.05.06
摘要

1.工作中有很多問題,當下解決了,過一陣子卻又再度發生。這種作法通常治標不治本,長期而言可能會是未知的未爆彈。

2.我在台積電工作時,公司內部有固定的解決問題流程:發生問題、釐清問題、緊急處理、尋找原因、思考對策、標準化。

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是抱持著差不多的心態,解決問題就好?還是不僅要解決問題,還會去看待這件事背後的警訊?

常看到很多問題當下解決了,過一陣子卻再度發生。這可能是以防堵方式處理問題,結果只是治標不治本,雖然短期問題不再發生,但是長期而言卻可能會是未知的未爆彈。

晶圓上的「髒東西」

在此先講一個,我在台積電公司發生的故事,各位可以親身感覺一下,公司內部發生問題的時候,會如何解決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某天下午,製造部同仁發現有一個機器產生的產品有瑕疵,這個瑕疵感覺起來,好像是有髒東西在晶圓上面,因此他馬上呼叫設備工程師。

工程師來到生產線後,首先會先了解:產品的瑕疵是在哪個位置發生?瑕疵的大小為何?是什麼形狀?他會先釐清問題,接著開始根據這些資訊,先做設備基本檢查。檢查完後,他發現機器都沒有問題,但還是有瑕疵產品出現。他接著打電話給所屬主管,討論是否暫時停下機器,深入檢查。

討論之後,他們決定暫停機器,快速進行深入檢查,同步展開一些緊急的必要處置:首先,他會馬上把這個問題,寫信通知所有相關的生產線部門同仁與中階主管。信中內容大致是:目前生產線有一個機器產生的產品有瑕疵,目前已先停止機器作業做深入檢查,若有緊急的產品,請不要派工到這個機器設備,處理中如有任何狀況,會立即通知大家。接著,他會馬上跟製造同仁討論:現在機器不能生產,讓目前等待機器的產品,可以移到其他可運轉的機器去生產。

接下來,他會做一系列調查,仔細找出,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髒東西跑到晶圓上面。他先去設備維修資料庫裡,尋找這個機台,確認過去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產品瑕疵問題。結果資料顯示,過去兩年,這個設備大多都是零件發生問題,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次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後,他會接著了解:同樣設備,過去有沒有發生過類似問題?結果發現,去年有台同款機器出現類似情況,當時懷疑可能是Robot鬆脫,把髒東西帶到晶圓上。太棒了!有線索了,就不必大海撈針。

同時,我們也在資料庫尋找,不同的設備上,有沒有發生類似問題。結果發現,好幾年前有一個設備也有過類似狀況,當時花了好長時間尋找原因,文件記載原因是螺絲鬆脫。哇!這也是一個很棒的線索。

整理這些線索後,設備工程師就先去機台上做Robot的檢查,果然發現這個Robot的角度不是正常角度。進一步探討原因,可能是時間久了,螺絲會自然鬆脫,但是當時設備的日常管理沒有管理到這一塊。因此,除了換新Robot,未來也要把這項工作列入日常管理的項目。

到這裡,問題解決告一段落,但還是要持續監控。這個時候,工程師就會發信給所有相關同仁,信中註明:目前機器設備已經正常運作,是由A原因造成,採取的對策是B,接下來會持續觀察產品狀況。除此之外,我們也會想,有沒有什麼監控機制,只要監控到機器設備不對勁,就可以自動推送提醒,讓工程師可以先做處理,不至於等到產品出問題之後才做處理。不只浪費成本,也造成產品無法如期交貨,引起客戶抱怨。

解決問題流程

以上的故事,就是當時在公司,一般我們遇到問題,都用這樣類似的方法來解決。這個故事裡,問題的解決都有既定邏輯跟步驟,整理如下:

圖一:設備工程師解決問題流程。
圖一:設備工程師解決問題流程。 (來源:彭建文)

也許很多讀者不是身處半導體產業,這樣的流程你有可能看不是很懂,現在我再把流程,轉換成大家都看得懂的解決問題流程(圖二)。

圖二:把「設備工程師解決問題流程」轉換成「一般解決問題流程」。
圖二:把「設備工程師解決問題流程」轉換成「一般解決問題流程」。 (來源:彭建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個解決問題流程方法的差異點在哪裡?簡單來說,在操作實務上,不同產業會加上各自的基本動作和檢查,但解決流程的邏輯和方法都是通用的。此外,本篇談的解決問題方法,有一個前提:過去資料。公司過去有沒有把解決問題的紀錄保存下來,作知識管理。在解決問題時,會產生很大不同。如果沒有做,就等同大海撈針,會花很長時間。

標竿學習別人的做法,再看看自己,也許這樣子的解題方法,對未來的你會有幫助。

責任編輯:李頤欣

彭建文 不二錯 台積電 步驟 解決問題 流程
彭建文專欄
彭建文專欄
彭建文
展開箭頭

前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斬獲「台積師鐸獎、卓越工程師獎」等殊榮經歷,受兩岸超過300個企業請託:協助企業轉型、微型輔導。

目前為「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整合台積電出身的講師群,以台積電精神DNA輔導各領域的企業再造巔峰。

20年輔導企業經歷集大成,融合台積電成功經驗、創新商業策略工具、兩岸輔導實務三大核心,獨家創辦PJ法,即《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方法論。品碩創新授課輔導項目: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BPR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組織變革、持續改善,以及PJ法線上課。

→ FB粉絲團:PJ法創辦人彭建文-問題分析與決策
→ Podcast節目:職場冰淇淋(每周五07:30新節目上線)
→ 品碩創新FB粉絲團:品碩創新管理顧問
→ 商管書籍著作:《思維的製程》《思維的良率》、《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