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中年」真的有危機嗎?到底是誰發明了「中年危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中年」真的有危機嗎?到底是誰發明了「中年危機」?

「中年」真的有危機嗎?到底是誰發明了「中年危機」?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評論屍
獨立觀點 2021.03.04
摘要

1.中年危機其實不存在,只是每個人將自己人生必然遇到的不同問題投射到了同一個詞裡。

2.媒體在「中年危機」的構建過程中功不可沒。因為定義模糊,意味著它能有效地啟動巴納姆效應,面向更多的受眾,一如星座和命理。

3.媒體使用上,「中年危機」似能囊括所有常見問題,例如職業、生產、婚姻等。

許多問題一旦被命名,它就好像真實存在,比如中年危機。張華受到疫情影響畢業沒找到工作,李萍剛幫孩子報了上萬元的培訓班,你今年就35歲了正在網路公司排隊等著被裁員,你們都陷入了中年危機。

但究竟什麼是中年危機,又好像沒有人說得清楚。隨著「中年危機年輕化」,這個詞開始像「內卷」(編按:「內卷」為中國網路流行用語,意思指某個領域過度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常見的「內卷」現象例如中國高考、房價等)一樣,陪伴從大學畢業生到退休前的所有現代人。

和「內卷」一樣,中年危機也是被構建出的社會概念,唯一的作用,就是讓我們覺得「中年危機真實存在」。

廣告

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學家Elliott Jaques在1965年發表的一篇名為《死亡與中年危機》(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的論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年危機這個概念。許多關於中年危機的雞湯,都會引用這個出處。但這篇引用量高達1200+的神級論文,在作者自己看來卻是一個學術污點。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來源:Google scholar)

在他後來的一些回憶中,Elliott甚至為發明了這個概念而感到後悔,因為中年危機似乎並不客觀存在。

Dr. Elliott Jaques Psychoanalyst, 1950s
Dr. Elliott Jaques Psychoanalyst, 1950s (來源:Requisite.org)

廣告

《死亡與中年危機》寫得並不嚴謹,有著心理學早期精神分析流派占上風時的典型作法。從巴赫、高更、米開朗基羅和歌德等歐美歷史上著名的藝術家天才在 40 歲左右時遭遇的靈感枯竭作為引子,描述了一個中年抑鬱症患者對人生的看法,並聲稱早在 14 世紀,但丁就曾在他的《神曲》中描述了這種「迷失於生命之旅」的痛苦。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結束了。這篇論文將中年危機定義為「人在生命旅程過半,意識到自己必然迎來的死亡時所產生的一種症狀」。這與現代困擾我們的那些具體而苦澀的問題完全不同,甚至相比之下有那麼一點「奢侈」。

畢竟,如果一個人要是有閒工夫思考生命與死亡,並且他的精神狀態是正常的。那他一定沒有被升職加薪、孩子上學、父母看病這些凡俗之事困擾。那麼,「中年危機」是如何從一個偏向哲學的心理學概念走向大眾的呢?

1.由時代定義的中年危機

與無數學術詞語的泛化濫用一樣,大眾媒體在「中年危機」的構建過程中功不可沒。

輿論和媒體最喜歡這種定義不清的學術術語。因為定義模糊,意味著它能有效地啟動巴納姆效應,面向更多的受眾,一如星座和命理。在原始論文發佈的不久之後,美國的媒體界開始了對「中年危機」的深度討論。

中年危機作為一個大眾概念,誕生得恰逢其時。1900年前後西歐和美國的預期壽命僅為46歲和48歲。這意味著如果「中年危機」這個概念早半個世紀出現,都會被人當作凡學(編按:凡爾賽文學,一種以低調的話表現高調優越感的創作方式,流行於中國網路)——你甚至能活到中年,竟還要抱怨危機?

1965年,Elliot關於中年危機的論文首次被發表並滲透進大眾媒體時,美國的預期壽命已經突破了70歲,人們第一次開始考慮「多出來的30年」如何渡過。這使得在大眾媒體領域,中年危機有了非常廣泛的受眾,超過30歲小於60歲的任何人,都可以將自身所經歷的挫折歸結於中年危機的一部分。

中年危機與時代危機的第一次相遇產生化學反應是在美國,而焦點則是女權。在那個時間點,它甚至被稱為是「男性特有的危機」。

20世紀中葉以後,由於洗衣機、洗碗機和吸塵器的普及,美國迎來了一次女性生產力的空前解放。拋開女權主義的政治議題不談,這帶來的直觀影響是讓美國的職場競爭激烈了許多。原本許多隻習慣與男性競爭的美國男人,突然開始要直面美國優秀職場女性的挑戰。這讓他們「患上了」中年危機。

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 (來源:紐約時報)

1971 年,紐約時報發表了文章《男性更年期:一部分人所面對的「恐懼感」》。1972 年,美國政府的一份勞工報告指出「中年危機可能使 35-40 歲的男性死亡率上升」。1977 年,女權主義作家Gail Sheehy發佈了勵志書《人生一段:成年生活的可預見危機》(Predictable crises of adult life)發佈,當年 8 月,該書成為《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書第一名,並在這個位置盤踞了 3 年。

至此,媒體和大眾對中年危機的關注達到了一個高峰。

媒體太喜歡中年危機了,80年代美國的經濟停滯與日本的崛起是美國人的中年危機,90年代的石油危機是美國人中年危機,21世紀第一個10年,網路泡沫和次貸危機是美國人的中年危機,第二個10年是中國的崛起為美國人帶來了中年危機。

怎麼講,在大眾媒體領域,時代的一粒灰就是通過中年危機砸在每個人身上的。畢竟,當代社會本來也主要靠中年人支撐運轉。

中國的狀況並沒有比這個好多少。隨著改革開放,中年危機這一概念傳入中國,開始成為中國中、青年生活一切焦慮與痛苦的根源。

目前從公開資料中,能夠搜索到中文世界裡最早的「中年危機」出現在一篇刊登於1994年《上海家庭報》上的小雞湯裡。之後的幾年裡,中年危機在國內的使用與70年代美國媒體提到中年危機一樣帶有性別色彩,無外乎《幫助丈夫渡過中年危機》(1994)、《當中年危機困擾你的丈夫時》(1995)、《男性的中年危機》(1997)等。到2000年,中國企業家雜誌上的一篇《中年危機靜悄悄地來》將這一焦慮拓展到了婚姻家庭以外的職場與人生發展上。

在中文世界,儘管這種惶恐感從未改變,但引發惶恐感的原因卻一直在變:90年代的婚姻生活、2000年要不要買房、2010年要不要留學和北漂、2015年要不要創業、2020年要不要給孩子上學而思。雖然工作、房子、車子、教育一直是引發中年危機的直接導火線,但每個階段的媒體都試圖用不同的時代命題來引燃情緒。可以說是屢試不爽,流量賺滿。

但與大眾媒體在「中年危機」這一詞語使用上的熱度相反,作為一個學術詞語,中年危機卻並沒有挺過自己的中年。

外國學術範疇內的中年危機在80年代開始受到爭議,被認為是一種「構建」出來的虛假概念。在90年代,關於中年危機的嚴謹學術討論已經變少了很多,基本被「開除學籍」。

在90年代才建立起完整學科體系的中國甚至沒怎麼仔細研究過「中年危機」。中文核心刊物上只有40篇相關論文,其中還有不少是化用中年危機來形容企業和經濟的發展。

任何打算在這個領域開題的人,去做文獻回顧就會發現,這個概念已經在上個世紀走完了它短暫的學術壽命。

2.被學界開除的中年危機

如果將「中年危機」看做一個嚴肅的學術概念,它存在的嚴重缺陷在於始終無法清晰地自我定義。用白話來說就是:什麼是中年?什麼又是危機?

中年危機在百度百科的定義裡是: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40綜合症」。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這顯然與Elliott在60年前發表的那篇文章中定義的中年危機截然不同。而這個定義更加經不起推敲。如果你將那些引發中年危機的事件,挪至其它年齡段,只會造成更大的危機。

比如將生育的年齡提前,一對未成年情侶意外懷孕生子給生活帶來的衝擊,必然比適齡夫婦結婚後生子帶來的大得多。比如將職場問題延後,一個即將退休的老年人在退休前遇到裁員潮所產生的痛苦肯定比中年失去工作的更大。

2000年,一項名為《預期壓力:美國人與「中年危機」》的研究發表。這項研究進行了廣泛的電話訪談,以確定究竟什麼是中年危機,有多少美國人處於中年危機。

研究發現,只有10%的美國人真正經歷了符合學術定義上的中年危機。另外,很多人將小於40歲和大約50歲時發生的重大挫折也歸類到了中年危機裡。另外一項自1995年起的大規模長線研究集《中年美國人》(Mid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也給出了相似的結論。

換個說法就是,每個人對自己的中年和危機都有不同的定義,並籠統的自定位為處於中年危機的狀態。實際上遭遇中年危機的人,可能既不處於中年,也不處於危機之中。

如果一個複雜問題可以被拆解,那它就沒必要合在一起解決。你在中年時可能遭遇的大部分危機,你的職業問題、你的婚姻問題、你的生育問題、你的健康問題、你的財務問題,都是可以被分開對待的。如果你連單個問題都無力解決,那把它們統稱為中年危機也不可能有什麼好結果。

在中文媒體上,「中年危機的年輕化」這個表述更是充斥著自我解構,因為先不管危機是否是真的存在,如果危機甚至不發生在中年,那麼為什麼它要叫「中年危機」呢?

換個更本土化的例子來說,幾乎所有的中國年輕人都遭遇過大學考試前衝刺複習所帶來的壓力。這個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你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短暫的情緒崩潰嚎啕大哭。但除非真的導致了自殘、嘔吐、嗜睡等生理表現,沒有人會將這種壓力視為一種病症或是問題。

因此,沒有任何一種靈丹妙藥能解決「中年危機」,因為中年危機本就不存在,只是每個人將自己人生必然遇到的不同問題投射到了同一個詞裡。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1994年發表的論文《中年轉型:危機還是縫合怪?》中直接指出,中年危機模型似乎已經是一種過時的社會構建,「它表面上回答了關於我們成長與衰老的普遍性問題,它給了我們一個將世界系統化轉變為可理解事物的思考方式,儘管這個思考方式非常寬泛,包含所有問題並且似是而非。」

如果中年危機只是中年人在現代社會必然遭遇到的一系列因素,是正常的社會壓力,那麼你需要解決的就不是中年危機,而是每一個具體而鮮明的問題。

中年危機的概念無助於解決這些具體的問題,它會麻痺我們自身審視的意願,「哦,我中年危機了」。下一步就轉進到養生、理財和知識付費上。也正因為中年危機無法被解決,它才成了雞湯文學領域不會竭澤而漁的選題庫。這就像是保健品商人會建議所有病人都補充點維生素,「反正吃點有好處」。

3.後悔被發明的中年危機

發明了「中年危機」的那篇論文發表於1965年,成稿於1957年。從作者Elliott的晚年好友Douglas Kirsner為其撰寫的簡短傳記來看,他開始著手關注中年危機是在1952年,那是這位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學術生涯的一個分水嶺。

幾年前開始,他所在的研究所承接了當時世界範圍內最大規模的一項針對工廠工人的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的過程中,他開始意識到企業(組織機構)對個人精神及精神類疾病的影響,這顯著動搖了其作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學術執著。

他最初在1957年英國的一個心理分析學會的會議上分享了這篇論文,並邀請同行進行同行評審。在那個年代,任何心理學假說都會遭到同行猛烈的攻擊。這是Elliott在該學會發表的首篇論文,他做好了為之辯論的充足準備。但當Elliott念完自己的稿子之後,卻沒有收到任何回饋,通常需要進行40-60分鐘的研討會只用了5分鐘就結束了。

因為當時,Elliott Jaques將「中年危機」定義為一種無法證偽的臨床表現,並且整篇文章寫得像散文。在場的心理學家們深知心理學是不可能解決人類對死亡的必然恐懼的,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一篇散文,所以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沉默。

這一年,Elliott剛好40歲,並且在前一年與他的第一任妻子離婚。「中年危機」成為了他的中年危機。

在他長達半個世紀的學術生涯中,那篇關於中年危機的論文尤為突兀。Elliott曾在之後的回憶中篤定「這篇論文是徹底失敗的」。這甚至改變了他的研究方向,他在之後的幾十年中幾乎不再發表與出版與精神分析流派相關的心理學論文和著作,而是將重點放在了社會分析和管理學上。

直到1965年,他已經在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上小有建樹,才敢把那篇9年前被同行評審會無視的《死亡與中年危機》正式放在一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結果一鳴驚人,成功帶偏了一代心理學家的研究方向。儘管在此之後的10年裡,中年危機成為了多個學科領域中的熱門,媒體熱度更是延續至今,但Elliott卻決心不在這個領域進行研究。

作為一個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Elliott潛心研究企業管理。他像發明「中年危機」一樣開創性地發明了「企業文化」(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對,在企業雞湯領域奉為圭臬的企業文化也是Elliott發明的。

他的第二任妻子曾對記者說「中年危機」只是Elliott人生早期的一個微小的課題,你們應當更加關注他在組織管理上的理論,他本人也不想在事情已經過去2、30年後再談論這個。但在企業文化這個概念上,Elliott雖然首先提出了概念,但遠沒有另一位社會學家 Geert Hofstede的貢獻大。

2003 年,在他去世時,紐約時報為其發佈的訃告名為《Elliott Jaques,86歲,那個發明了「中年危機」的科學家》。

*本文獲微信公眾號「赤潮AKASHIO(ID:AKASHIO)」授權轉載,原文:誰發明了「中年危機」?

責任編輯:易佳蓉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巴納姆效應 中年危機 Elliott Jaques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