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客人茶杯空了,不能「急著斟滿」?50歲後,從一杯熱茶,學管理人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客人茶杯空了,不能「急著斟滿」?50歲後,從一杯熱茶,學管理人生

客人茶杯空了,不能「急著斟滿」?50歲後,從一杯熱茶,學管理人生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褚士瑩
精選書摘 2020.10.07
摘要

去高老師的茶園泡茶時,水煮開後要降溫,茶杯空了也不會馬上續滿,一個個動作之間,總有許多「空隙」。身為客人的我,一開始對這些空隙感到很不安。但高老師對我說:「只要留白,茶就會跟你說話。」

前面提到我在高老師的野放茶園茶房喝茶的時候,注意到他泡茶的節奏很慢,因為要從溪裡去提水,水煮開了要降溫,降到一定的溫度才能泡茶,倒進茶杯裡面,還要進一步再降溫才喝,茶杯空了,也不會馬上續上下一杯。所以每兩個動作發生之間,都出現了很多空隙。

一開始,我注意自己身為客人,對這個空隙有些不安,還會找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來聊,但是幾回之後,這些無關緊要的話也說完了,就又看到更多的空隙。

高老師這時候,打起哈欠來了。我應該不斷地去填補這些空隙,沒話找話,顯得自己很蠢嗎?還是我應該沉靜下來,享受這個空隙?就在我決定接受這些斷裂的空隙時,高老師好像看進了我的心一樣,他說:「我泡茶喜歡慢。為的是讓茶與人彼此留白、對話。」

廣告

「只要留白,茶就會跟你說話。」高老師為我斟了另一杯茶。「野放的茶很耐泡。我們會從低溫開始,慢慢泡到高溫,即使冷了也很好喝。唯有慢下來,願意花足夠的時間,細膩的質感才會呈現。」

高老師打開骨瓷的茶壺,讓我看我們喝了兩輪的茶葉:「你看,我們喝了兩輪,茶葉都還沒有完全舒展開呢!」

確實,一般市面上的茶葉,用高溫的熱水一沖,葉片很快就會膨脹打開,泡了兩次,茶葉細嫩的部分就會被煮爛了般,進入茶湯當中,進到嘴裡,變成讓人覺得不快的茶渣,過濃的茶湯也會開始出現澀味。然後我們就會換茶葉。

低溫泡茶,這個問題就消失了,但是要有耐心。高老師說,為了求快,用高熱的水泡茶,茶就只是一個生活飲品;但是為了想喝乾淨的茶,用低溫的水去泡,茶就成了奢侈品。

廣告

我用熟悉的咖啡去聯想,這也是三合一即溶咖啡,和手沖咖啡的巨大區別。當我不懂咖啡的時候,咖啡不但要加糖加奶,最好調入榛果糖漿、香草糖漿,複雜的味道才會讓我感受到咖啡的豐富。但隨著進入咖啡的世界愈深,我喜歡的咖啡就變得愈簡單、愈純粹,我變得只想喝乾淨的咖啡。

也難怪高老師說人在「衣食無憂之後,才會想喝乾淨的茶」,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對於有興趣的人事物,我們似乎也時常犯同樣的錯誤,熱水快沖,大火快炒,很快就熟了,熟到爛了,覺得沒滋味了,轉移換下一個目標,但是同樣的問題,只會一再發生。然後我們告訴自己:「世界就是這樣的。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我意識到高老師說的,已經不只是願意花時間,願意慢下來,他已經更進一步在說「留白」的重要。填滿很容易,但是留白很難。填滿只需要直覺,但是留白卻需要學習。用滾燙的熱水填滿茶壺很容易,用低溫的水留白很難。一天把時間填滿很容易,但留白很難。填滿話語的空隙很容易,用沉默留白很難。填滿兩個人之間的空隙很容易,用距離留白很難。

我突然覺得安心,一直到茶席結束,我幾乎就不再找話說了,只是專心地感受偶爾出現在面前的茶如此乾淨。茶在舌尖跳舞,香氣一直在變化,剛入口的時候,有一股蜜香,蜜香的背後是花香,花香的背後是果香,果香的背後是焦糖香,焦糖的背後是相思木的焙火香。我慢慢忘記了我在喝「很貴的茶」,只注意到我在喝「很乾淨的茶」「很用心做出來的茶」。因為不再去想野放茶的價值、價格,心就自然而然靜下來,變得很舒服,念頭慢慢止息,令人不由自主閉上眼睛,不想說話,到後來彷彿在靜心,而不是在喝茶。

然後,那個讓人安適的空白出現了。我好像回到埃及西奈半島一望無際的沙漠中,靜靜在紅海邊躺著,我的四肢無限伸展,溫暖卻不濕熱,乾燥卻不口渴。我的這一杯茶,跟下一杯茶之間,沒有插科打諢、吃餅乾嗑瓜子的干擾。我的前一個想法跟下一個想法之間,和兩個一起排隊的芬蘭人一樣,保持著190公分的距離。

留白是一件糟糕的事?

我能夠留白,是刻意拋棄所知所學,「反向學習」(unlearn)的結果。

始作俑者,應該是小時候台灣曾經流行過一首很熱鬧的歌,城市少女二人組唱紅的,歌名叫做〈年輕不要留白〉。當時小小的腦袋裡,因此灌輸了一個深刻的觀念:「留白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於是我每天努力要讓自己過著「充實」的生活。「零碎之光陰,足以成大事」成了我那段時間的座右銘,一天當三天用,一個月要做別人一年的事情,忙著上學、忙著旅行、忙著打工、忙著交很多朋友、忙著寫很多小說、忙著讀很多書、忙著玩很多電玩、忙著長高,忙著做一些很帥的事。

那種「年輕不要留白」的偏執,終於在有一天,就像倉鼠突然發現自己根本不用跑滾輪一樣,停了下來。我停下來,等了一會兒,發現陽光沒有催我趕快,年輕歲月也沒有無奈。然後我又看了看,才發現以為關著的籠子,其實門原來一直是開的,然後我就收了一個小背包,拿著護照走出去了。

接下來,我成為旅行者。有些人叫我地球人,有些人開始稱呼我為世界公民。大多數人沒有看到的是,我其實並不是為了要做得更多。走下滾輪,走出籠子,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愈來愈少了。

到了現在,我告訴我的經紀人,我的行程表只有一個要求:每天只能安排兩件事,可以更少,但是不能更多。特意為每一個行動,跟下一個行動之間留下足夠的空隙,教會我覺察每一個當下,而不是想著下一步我要去哪裡、做什麼。

倉鼠走出籠子以後,發現世界上大部分事情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我必須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而且每個思索過的答案,都可以是對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像Google的平台,搜尋的結果,正因為答案與答案之間有足夠的差異性,我才能真正了解為什麼同一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而且都可以是對的。

書籍簡介


野蠻生長:學會放任自己,擺脫被困住的人生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20/10/01

作者簡介

褚士瑩

一個從小就喜歡到世界盡頭去旅行的國際NGO工作者,專業訓練來自埃及AUC大學唸新聞,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

2001年起計畫遍佈世界各地,七大洋五大洲只缺南極洲跟南冰洋,他很愛自己的工作。在緬甸衝突地區的和平工作,讓褚士瑩意識到發展工作的極限,因此從2015年赴英國倫敦瑞士哲學作家艾倫.狄波頓成立的「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學校),後來在法國「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s」(哲學踐行學院)師事奧斯卡.柏尼菲博士,學習哲學諮商,目標是在緬甸內戰衝突地區成立一個草根哲學機構,鼓勵武裝部隊跟難民營中長大的孩子一起思考「和平為什麼比較好?」,進一步用哲學思考來面對世界上各種戰爭、貧窮、難民、移工、歧視等複雜的問題。

在台灣期間,他串連在地與國際團隊,一起關心兒童與成人的思考教育、訓練NGO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社區營造、小農與永續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中文出版品包括《在西拉雅呼喊全世界》《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誰說我不夠好?》《企鵝都比你有特色》《一個旅人,在西拉雅》(大田出版)等五十多本作品。


責任編輯:李頤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褚士瑩 茶道 野蠻生長 留白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