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如何分辨誰是職場上的小人?記得以下特徵,這10種人最難纏

我們不能期待職場所遇到的每個人都對我們友善。具體來說,就是有些人,他們會將任何有潛力戰勝他們的人當做威脅,他們對於建立正面共事關係沒有一點興趣,反而熱衷於將所有人都視為各種潛在權利鬥爭的勁敵。
面對職場小人自保的第一步是,辨別與我們共事者是不是敵人,這篇文章整理10種常見的職場小人及應對大法。幫助大家能觀其言,知其行,終能親君子遠小人。
職場小人的典型特徵
職場小人最大宗是「為了成功不擇手段」,這類型的人屬於「成果導向」,遇事會優先考量「利己」,再者才是組織或是共事者的利益。基於這樣的前提,你會發現共事者出現下列典型特徵:工作上撒謊、犯錯第一時間推卸責任、濫用別人知心話、將別人的點子人脈或金錢據為己有、暗箭傷人或交往前後態度不一致等。
尤其是態度不一這項特徵,據我職場田野觀察,這類小人習慣將友善當成他拜託你幫忙或操縱人心的手段,一但他們達到目的取得資源,常就會露出粗魯無禮,或是無視對方的態度,程度不一,但一定能夠多少察覺到不對勁。
這時記得趁早與他們保持安全距離,並以親切友好的方式打交道,切記不要透露任何對你不利的私人或工作情報,因為他們可能會趁你沒有防備時,踩著你往上爬。
10種常見的職場小人及應對大法
以下是參考近期暢銷《職場上做人很累,不會做人更累》書中列舉敵人類型,並綜合我在大型組織近十年工作經驗,挑出你最可能需要應付的十種職場小人,請記住與這些類型的人建立共事關係或友誼,都可能會讓你在職業生涯或私生活出現危機。
1.情報竊賊(例:copy cat、間諜):這類型的人容易透過閒聊或合作,探知你的點子或企劃,再將想法據為己有獻給他們的老闆及上司,或是在執行專案時,將共同成果或你個人功勞據為己有。
若你近期有機會做一份新工作或專案,或你本身任職於創意產業,特別提防那些探問你過多商業情報的人,或是透過「我們來聊聊」甚至是以合作之名,讓你為他免費提供企劃,刻意保持距離或直接拒絕都是應對的好方法。
2.嫉賢妒能型:「嫉妒」是職場很常見的情緒,然而這類型的人,常常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他會忌恨同儕的成功、技能,甚至是與上司的好交情,並試圖惡意慫恿他人表態,指責你不配擁有這一切,導致你聲譽受損或工作孤立無援,例如指涉女性靠外表博取上位,或暗指他人因為靠關係獲得陞遷等。
應對嫉賢妒能型的方法,必須現自建認知「你正在與這種人打交道」,儘可能減少分享讓他們誤解成炫耀的消息。若情況允許,不要共同執行可能展現你優勢而他們失色的專案,因為他們妒火之下可能會透過共同工作為難你。
3.誤導型、騙子:這類型是書中指涉最該極力避開的「陰險毒辣」職場小人。這類人基於個人強烈不安全感,時常弄虛造假,像是提供錯誤訊息,讓你誤觸規定;或是假借幫你簽線媒合人脈等資源,但又轉身舉報你兼職,或是跟合作潛在對象散播你的負面消息等,這類模式常很難在第一時間察覺,建議你至少跟二位以上可信者確認消息或此人過往合作紀錄,一但發現有貓膩,建議盡快抽身自保。
4.八卦者、假知已:茶水間永遠不缺八卦,這類型的小人習慣性打聽職場獵物的情報,並據此換取他人的八卦,換言之,這類型的人可能風趣親切,甚至裝出友善的樣子,認真傾聽你的抱怨,換取你的煩惱套話等,他們危險之處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他們的八卦對象什麼時候會輪到你,或是哪一次關鍵陞遷時將不利你的訊息做為他陞遷的壂腳石。
遠離他或善用他們散播你個人不好開口的情報,例如,有的主管會透過這類人散播辦公室頭疼人物的惡劣行為使其被迫調職。
5.私德有損者(例:色狼、惡霸):如果你遇到職場的技安或色狼,無論他們曾經歷什麼,當他們出現這類身體或心理領域過度侵犯他人的行為傾向時,第一步就是存有戒心,儘可能結伴行動,降低落單被鎖定的風險,若真的遇到性暗示、性別為由的羞辱或言語、身體施暴,請記得第一時間蒐證,並循組織內外規範向主責單位投訴,同時尋求法律補救措施解決問題。
6.過度友善者、便利貼女孩:這類型的共事者,長期處於情緒失衡的狀態,像是過度友善者,做任何事都會下意識討好別人,因此他難以做出明確工作決策,或容易被交辦過多瑣事,而無法將寶貴的時間投注在重要的專案,甚至會拖慢整個部門的績效。
這種人或許相處起來不討厭,但關鍵時刻常是麻煩製造者。保持友善與其接觸,但重要工作進度及績效請務必掌握主導權,以確保事情順暢且第一時間能處理。
7.悲觀主義者:這類人跟前項過度友善者的問題類似,悲傷主義者就是難以控制的渴望你陷入與他們一樣的悲傷情懷。這類人相處起來你容易感覺一切毫無希望、他們常會將「我們完蛋了」、「這個主意好糟」與「我們辦不到」掛在嘴邊。
言語有其力量,消極的心態行動是會互相感染,所以幫自己一把,多交一些樂觀的朋友,儘量減少或避免與負面的同事來往,幫助自己在職場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
8.碎嘴子、時間小偷:這類型的人有個特徵就是難以抑制談話的衝動,極需別人的關注,這類人會鉅細靡遺跟你說明事件的來龍去脈,很不幸的他們通常都不太善於講重點,然後反過來尋求你的支持或建議,甚至是花很多時間討論私事或抒發個人情緒,何時何地都能打開話匣子的結果,不止會拖延你的工作進度、降低生產力,甚至拉低你在上司或下屬眼中的工作效率及形象。
總之,在每次跟碎嘴子通話時,要比平時更留意時間,假如談話時間超出必要時間,你需要主動有禮的結束談話。
9.利己主義者:這類型的人特色是自私自利、固執己見的人,他們往往只關心自己的需求。他們的字典裡幾乎沒有互惠互助、禮尚往來的模式,只顧著單方面索取,而你就是經常給予的一方。
曾經有個前輩告訴我,與這類人打交道的方式就是珍惜自己的資源,並重視自己的感受,想給再給、給了就忘了,適時衡量自己與其互動的給予比例,以讓自己開心為首要的條件。
10.組織派系者、小圈圈成員:最後這種職場小人類型,常見於大型組織中,人是群聚動物,天生需要歸屬感,因此新成員尋求派系或小圈圈加入獲取支持十分常見。
但加入前提醒大家思考這樣的派系或圈圈的大多數成員個性或組成目的為何,如果成員多數是上述1到9種的職場小人,或是群體成立是為了罵老闆等負面目的,那麼今天你加入,明天你可能就會因為相同的負能量而被排擠。
順帶一提,小圈圈間是會有排擠效應的,意思是你一定被歸屬A群,很可能B群的資源就不會跟你分享。所以慎選歸屬感的來源,必要時保持中立也是職場的長久自保策略。
結語:你不可能每次都在共事關係「遇到對的人」
俗話說:「人江湖在走,哪有不挨刀」,我們不能期待自己總是出門遇見貴人,職場小人自動退散,這並不符合世界運轉的規則。但是,我很同意佛家有個詞叫「逆境貴人」,意指你所遇到的鳥人爛事,都是有機會為你帶來寶貴生命經驗的貴人,或許是增加挫折容忍度,或是得一次教訓換後面數次學乖。
更進階的是像我一樣把挨刀經驗化為故事,一邊罵在心裡一邊撫慰受傷心靈,並且分享給同樣遭逢職場人事困境的你們。我們不可能每次都在共事關係「遇到對的人」,但遇到後讓這些昇華成「對的歷練」才是最重要的。萬物都有裂縫,而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共勉之。
*本文獲《Amigo阿米果的人生攻略@自學派對》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梁喆棣
Amigo阿米果的人生攻略-自學派對
我是婉言(Amigo阿米果),目前身份是「大型組織小小上班族/自學派對主持人」,同時不離職創業中。
「自學派對」這個品牌致力於分享下班後自學鈄槓、職場觀察及個人成長,透過文章/教練陪伴讀者透過閱讀自學打造專屬的斜槓人生。本專欄紀錄我周遭朋友的故事,更多是我一路自學解決職場/人際困難的不痛不爽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