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越有本事的父母,越容易陷入中年危機?一個故事看懂「放手」重要性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越有本事的父母,越容易陷入中年危機?一個故事看懂「放手」重要性

越有本事的父母,越容易陷入中年危機?一個故事看懂「放手」重要性
示意圖,非當事人或情境。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陳海賢
精選書摘 2020.08.21
摘要

1.步入中年後,有些人開始抗拒變老,對年輕人指手畫腳,變得俗氣、勢利、斤斤計較,把生命的成長寄託在錢財、名聲這些可見的東西上。但也有一些人,變得成熟、有經驗、有創造力,這些人擺脫了「小我」的限制,人生境界因此開闊起來。

2.有些父母,早早為孩子鋪好順遂平穩的道路,但在孩子不接受父母安排時,卻將孩子的不聽話當成一種冒犯。這種家庭關係的「繁衍感」,其實與中年危機息息相關。

中年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生命中的可能性正在一點點消失。年輕時一些想做沒做成的事,可能永遠都做不成了;一些想在一起而沒在一起的人,可能再也不會相伴了。我們會焦慮於這種確定性,並苦苦思索,除了可見的衰老和死亡,自己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離開小鎮來到大城市,或辭去穩定的工作,就是害怕過那種「一眼能看到未來」的生活。可是到了中年以後,很多人的生活真的一眼就能看到未來。

我們很容易把這種由「可能性的貧乏」帶來的恐慌,誤解為是衰老引起的。所以,對於變老這件事,有些人可能變得非常抗拒。一些男人開始尋求婚外情,想重新體驗青春的激情,來維持自己沒老的錯覺。一些女人則開始精心打扮自己,甚至整容,害怕因為變老而失去魅力。還有一些人開始回憶當年,對年輕人指手畫腳,變得俗氣、勢利、斤斤計較,把生命的成長寄託在錢財、名聲這些可見的東西上。

但是,也有一些人到了中年以後,反而開始漸入佳境。他們變得更成熟、更有經驗,也更有創造力。這些人擺脫了「小我」的限制,人生境界因此開闊起來。

廣告

這種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呢?

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人到了中年後,和世界、和他人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別人既變得不重要,也變得更重要了。變得不重要,是他們不再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相對的,也不再那麼在意世俗意義上的規則和成功,會更遵循自己的心來做決定;變得更重要了,是因為他們關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尤其是下一代,從繁衍世代中獲得人生意義。他們開始從他人的成長中,獲得新的可能性。

在成年中期,繁衍是人們要完成的發展課題。這除了發生在家庭領域(下一代的繁衍),也發生在工作和社會領域。

家庭裡的繁衍,有孩子的父母自然會懂。

廣告

如果孩子摔倒哭了,我們就會很心疼,恨不得是自己摔倒。如果孩子開心地笑了,我們會比他還開心。孩子在旁邊時,我們自然會有一種特別的安心感,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孩子把我們從小的自我中拉出來,又一次擴大了自我的涵義。這一次,自我包括了下一代。而因為自我的擴大,自我的可能性危機不再是那麼大的問題了。

可是,並不是全部有孩子的成人都發展出繁衍感。

繁衍感的本質是奉獻自己,讓自己成為孩子的一部分。可是有些父母正好相反,他們把孩子拉進來加強自我,讓孩子成為自我的一部分。這是 2 種不同形式的愛。前一種愛是奉獻式的,後一種愛則是占有式的;前一種愛是從孩子的需要出發,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真正關心他們,而後一種愛是從自己的需要出發,關心的仍然是關係中的自我。只有前一種奉獻式的愛,才會發展出繁衍感。否則,我們會在和子女的糾纏中陷入某種停滯。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的媽媽特別黏他,很喜歡做各種好吃的給他。看起來媽媽很關心他,可是這種關心背後有一種奇怪的冷漠。

有次,媽媽滷了雞腳要讓他嚐嚐味道。他說:「有點硬,再滷 5 分鐘應該會不錯。」

媽媽很不甘心,就說:「還好吧,你再嚐嚐?」他又試了一下,還是說硬。媽媽就讓他再嚐一口。

到第 3 遍的時候,他無奈地說:「還行。」

媽媽就得意地說:「對吧,再試試感覺就對了。」

這樣看來,哪怕是感覺,媽媽都不覺得他是對的,只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並一定要讓兒子認同自己,讓兒子為她的付出表示感激。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喜歡給孩子加衣服、夾菜,如果孩子說不需要,他們就會生氣,覺得是對他們的冒犯。

有時候,父母還會讓孩子代替自己完成願望。比如,有的父母從小功課不好,沒有上好大學,就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彌補自己沒有讀好大學的遺憾;有的父母跟同事存在競爭關係,就希望透過孩子爭回面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讓孩子代替自己完成夢想,而在於孩子不接受這種安排時,他們會怎麼處理。如果孩子能夠接受父母的安排,當然是好事,它會變成家族延續的傳統,就像很多醫師,祖輩三代都是醫師一樣。但是如果孩子不接受,而父母更看重自己的需要,就會產生很大的衝突。這些孩子在青春期就很難發展出身分認同。因為發展身分認同需要整合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期待,而在這些孩子身上,這 2 種期待是衝突的。

佔有式的愛和青春期的自我中心很像,都是過度關注自己,忽略別人的需要。只不過中年期關注的東西,從自我形象變成了透過孩子來滿足自我的需要。

真正有繁衍感的關係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就是真的能為孩子著想,甚至為孩子忍受和犧牲。我曾經寫過一個故事:孩子要去外面的世界闖蕩,他問媽媽:「我走了,妳會孤單嗎?會寂寞嗎?」媽媽說:「你走了,我會孤單、會寂寞⋯⋯可是我不要把自己的困難,變成你不能出去的理由。」我想,這媽媽心裡是孤單的,可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是充實的。因為她知道,自己這麼做是為了孩子。她會真心為孩子奉獻,為孩子的成長驕傲,並在孩子的成長中突破自我的限制。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我一味地為孩子奉獻,那不是失去自我了嗎?會不會變成那種把「對生活的所有期待都放到孩子身上,沒有自己生活」的父母呢?

確實有些父母是這樣,但這並不是真正具有繁衍感的奉獻。首先,真正具有繁衍感的奉獻會尊重孩子的獨立性,這其實也是尊重自己的獨立性。其次,當我們把目光從自己身上移開,去關心孩子的成長時,我們的自我看起來被削弱了,其實是被增強了。我們失去了一些自我關注,甚至失去了一些滿足自己需要和欲望的機會,但同時,我們獲得了一種特質——關心。這種關心會變成自我新的部分,對象既可以是孩子,也可以是自己。

也就是說,我們其實是在透過愛孩子,學習怎麼愛自己。所以,在奉獻自我的同時,我們也在加強自我。這種奉獻式的愛,是克服中年期的發展障礙,走出中年危機的一種方式。

書籍簡介


了不起的我:0到99歲適用,自我發展的心理學

作者: 陳海賢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20/08/01

作者簡介

陳海賢

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中國臨床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為知名心理諮商師,擁有13年心理諮詢經驗,累計接待超過6000名來訪者。

曾任教於有「東方劍橋」美譽的浙江大學,期間開設的《積極心理學》課程,被譽為最受歡迎的通識課之一,獲得「浙江大學版的幸福課」之讚賞。

不僅是中國社會化問答網站「知乎」的心理學領域最佳答題者之一,也是知乎榮譽會員。擁有88萬粉絲關注,開設的「幸福課」專欄也很受歡迎。

他同時也是「得到」APP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開設的兩門課程《陳海賢・自我發展心理學》《陳海賢・親密關係30講》,有超過12萬人跟隨他一起學習,課程收聽人次超過500萬。

畢生致力於幫助敏感內向者找到幸福之道,同時幫助身處過渡期的人完成從舊自我迎向新自我的轉變。  


責任編輯:李頤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中年危機解決 中年危機 親子關係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