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運用情緒竟贏得談判──哈佛心理學大師╳國際談判權威,教你這樣善用情緒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運用情緒竟贏得談判──哈佛心理學大師╳國際談判權威,教你這樣善用情緒

運用情緒竟贏得談判──哈佛心理學大師╳國際談判權威,教你這樣善用情緒
(來源:shutterstock)
撰文者:羅傑.費雪、丹尼爾.夏畢洛
商周讀書會 2020/06/09
摘要

推薦理由
情緒經常被視為談判的絆腳石,可能會毀掉協議、造成鬥爭,並讓公平解決的希望為之破滅。但有時,情緒卻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談判的目的。作者藉由《大衛營協議》中,美國、以色列及埃及的談判為例,告訴我們善用情緒也能帶來實質的利益、達到共贏,甚至改善一段岌岌可危的關係。

沒有人可以免於情緒的影響。它們可能毀掉雙方達成明智協議的機會,可能將原本和睦的關係變成兩敗俱傷的長期鬥爭,也可能讓公平解決的希望為之破滅。究竟什麼原因讓情緒如此令人苦惱?

情緒會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處理實質議題。如果你或對方開始心浮氣躁,你們都得應付情緒帶來的困擾。你是否應該氣沖沖地奪門而出?開口道歉?還是靜靜坐著生悶氣?你開始花心思琢磨如何保護自己或攻擊對方,不再全心全意追求令人滿意的協議。

情緒會傷害關係。不可遏制的情緒或許適用於墜入愛河的戀人,但在談判過程中,情緒的大幅波動可能導致你出現不智之舉。強烈的情緒會蒙蔽思考能力,讓你做出危及彼此關係的事。生氣的時候,你可能打斷同事的長篇大論,而他正打算提出你們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他可能因此懷恨在心,在你下次需要支援時,袖手旁觀報復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緒容易讓對方抓住你的弱點。如果你被談判對手的提議嚇倒,或在表達自己的訴求時支支吾吾,這些明顯的反應都會讓對手看出端倪,暴露出你「真正」的顧慮與弱點。有心人可以透過你的情緒反應,得知你有多在乎這些提案、議題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他們或許會利用這些情報來對付你。

如果這些都是情緒可能導致的結果,不難想像人們為何經常建議談判人員徹底撇開情緒。

情緒也可以是寶貴資產

雖然情緒經常被視為談判的絆腳石,也確實如此,但它們同樣可以成為寶貴的資產。情緒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談判的目的,不論是尋找有創意的方法來滿足雙方利益,或者改善一段岌岌可危的關係。

在以色列與埃及兩國的歷史性和平會談期間,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充分發揮了情緒的力量。他邀請時任以色列總理比金(Menachim Begin)和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dat)共赴大衛營,目的是協調兩國領袖達成和平協議。歷經漫長的十三天後,協商瀕臨破局,以色列人民看不見達成協議的一絲曙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此時,卡特總統已對和平會談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他大可顯露洩氣,甚至威脅比金接受他的最新提案,「否則後果自負」。但是敵對的態度很可能導致比金徹底放棄協商,而且恐有危及兩國領袖私交之虞。

相反的,卡特選擇動之以情,做出一件令比金大受感動的事。比金曾要求帶回卡特、沙達特和他自己的簽名合照,做為給孫兒孫女的禮物。卡特在每張照片各別寫上比金孫輩的名字,做為每個孩子專屬的禮物。會談陷入僵局時,卡特把照片交到比金手上。當看到孫女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第一張照片上時,比金不由得喊出她的名字,雙唇微微發顫。他翻看這疊照片,逐一唸出每個孫兒孫女的名字。他和卡特低聲聊起這些孩子和戰爭問題。這是整場會談的轉捩點。當天稍晚,比金、沙達特和卡特共同簽署了《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

倘若卡特和比金交惡,就不可能出現如此開誠布公的交流。比金把自己的難處告訴卡特,既不抱持排斥心態,也沒有拂袖而去。正面情緒為不具恐嚇意味的對談設立基調,讓兩人得以化解重大分歧。

這樣的基調絕不可能「從天而降」,得靠真心誠意的努力才會出現。早在這場會談的一年多前、雙方首度會晤時,卡特和比金就建立起深厚的友誼。當時,卡特私下邀請比金總理前來白宮,推心置腹暢談中東的衝突情勢。幾個月後,卡特及其夫人邀請比金伉儷參加一場私人晚宴。席間,他們聊起各自的生活經歷,包括比金的父母以及他唯一的兄弟如何在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中不幸遇難。大衛營會談期間,卡特展現了關照各方利益的用心。例如,比金與沙達特初次在大衛營會面之前,卡特曾提醒比金,沙達特有可能提出咄咄逼人的方案,希望比金不要過度反應。

卡特不希望談判破局,比金和沙達特也是如此,「共贏」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卡特與兩位領袖之間的正面情緒,幫助會談得以繼續推進。

不論國際協商或日常談判,正面情緒都扮演至關緊要的角色,其益處來自三大方面:

正面情緒有助於實現實質性利益。正面情緒可以讓雙方減少憂慮與猜忌,讓彼此的關係從敵對化為合作。當雙方並肩解決問題,兩邊都可以放下防備、嘗試新的構想,不必擔心被人占便宜。

正面情緒會讓你做起事來更有幹勁。雙方攜手合作並投入更多情感,會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你會敞開心胸聆聽並理解對方的訴求,盡可能實現皆大歡喜的結果。如此一來,雙方達成的協議就更有機會維持長期穩定。

正面情緒有助於促進關係。正面情緒能為你提供人際互動帶來的內在喜悅。你可以享受談判過程,並從友善的氛圍得到益處。你可以自在地發言,不必擔心遭受人身攻擊與排擠。

友善的氛圍也是一張安全網。它讓你可以放心發表反對意見,心知就算情勢變得緊張,雙方明天仍會坐下來一起解決問題。

正面情緒不盡然會提高你受壓榨的風險。雖然正面情緒有助於達成雙方皆滿意的協議,但其中也存在危險。你也許太過放鬆,以至於做出不智的退讓或變得太大意。我們不是建議壓抑正面情緒,而是希望你在制定決策之前,再度徵詢你的理智與情感。簽署協議前,先確認這份協議是否滿足了你的訴求、是否對雙方都公平合理。設法事先查明各方在談判破局後的替代方案,並明智地使用這份情報。

(摘自《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書籍簡介_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

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5大核心情緒策略,創造共贏成果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5大核心情緒策略,創造共贏成果
Beyond Reason: Using Emotions as You Negotiate

作者:羅傑.費雪、丹尼爾.夏畢洛
譯者:黃佳瑜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0/06/04

把情緒納為談判手段,扭轉情勢、明智決策➪立即購書

作者簡介

羅傑.費雪(Roger Fisher, 1922-2012)
哈佛法學榮譽教授、國際法和談判領域的開拓者,也是哈佛談判專案中心(Harvard Negotiation Project)聯合創始人,直到2012年過世前,在哈佛法學院任教超過40年。整個職業生涯中,費雪主張以利益為出發點的和平談判,諮詢了從商業糾紛到國際衝突的各種分歧,並專注為中東、中美洲和平做出重大貢獻。他參與培訓西點軍官兵和學員認識衝突,教授如何在戰爭與和平中運用有原則的談判工具。著有《哈佛這樣教談判力》等書。

丹尼爾.夏畢洛 博士( PhD Daniel Shapiro)
哈佛談判專案中心副總監、心理學教授,在哈佛大學法學院、波士頓的哈佛醫學院與麻州貝爾蒙的梅格寧醫院教課。他也是哈佛談判專案中心的「國際談判組織」創始人,該組織旨在開發心理策略以減少種族與政治暴力。透過索羅斯基金會的資助,他制定一項衝突管理計畫,目前幫助30多個國家、近100萬人。夏畢洛曾獲得美國心裡協會頒贈「克洛.米爾倫和平創造者獎」,並被哈佛喻為最有價值15名教授之一。

責任編輯:林采怜
核稿編輯:張勝宗

談判 情緒
商周讀書會
商周讀書會
商業周刊出版部
展開箭頭

「商周讀書會」集結《商業周刊》出版的精選書摘。歡迎加入FB粉絲團商周讀書會商周閱讀網,精彩好書不錯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