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三明治世代的心累,是被一個個「非你不可」的責任綑綁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25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三明治世代的心累,是被一個個「非你不可」的責任綑綁了...

三明治世代的心累,是被一個個「非你不可」的責任綑綁了...
撰文者:洪培芸
精選書摘 2020.04.13
摘要
1.你恨不得自己能有三頭六臂,你所有的時間、心理餘裕及體力,都用來滿足其他人的需求,還有用來負責。這些忙碌來自於責任,一個又一個「非你不可」的責任。

2.當你看見責任及壓力背後的意義,都是再一次跟自己和解,療癒當初那個痛苦、難過、委屈及傷心的自己的契機。

一回到家,脫掉高跟鞋,衣服還沒換,直接就倒下。 

她原本只打算在沙發上坐一下,卻累到在沙發上睡著,耳環還沒拿下來,臉上的妝還沒有卸。這時候,突然有人來到她的身邊,輕輕搖醒她。原來是她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寶貝女兒,寫完功課的現在,想要跟媽媽聊聊天,說說話。

一回到家,脫掉鞋襪,領帶還沒鬆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原本只打算在沙發上坐一下,誰知道媽媽一通電話打來,說老爸住院了。電話裡慌張焦急的聲音,讓他立刻打起精神,一邊安慰著媽媽,一邊想著接下來要怎麼安排請假,主管會不會同意,手邊的專案進度,尤其是跨部門合作的部分,現在進展得怎麼樣了;若是請假,職務代理人會是哪位同事,可靠嗎?腦中飄過更多的待辦事項。接下來,他還要去醫院輪流接替,照顧爸爸。

微笑憂鬱的人,往往也是非常有責任感的人

工作壓力很大,養兒育女的責任及壓力更大。因為必須騰出原本屬於自己的時間,甚至是犧牲自己僅存的時間,從此沒有優質睡眠,要拚命工作賺錢,要為孩子把屎把尿,看前顧後。原本可以跟朋友喝下午茶或逛街,去接睫毛、做臉或做個優雅華麗、bling bling的光療指甲;跟好兄弟相約打球、爬山,組隊玩線上遊戲。但現在,閒暇的日子、從容的生活節奏,恍如隔世。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你完全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不僅如此,你來到青壯年,爸爸媽媽的年紀也大了,身體開始出現退化,可能有慢性病或者突發狀況,需要你來照顧及幫忙。

即使成長過程中,你對於父母的教育方式及管教態度有許多怨言,心中也留下了不少陰影及傷痕,但是再怎麼說,當初也是他們克勤克儉、含辛茹苦才把你養到這麼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尤其現在的你,也身為人父人母,有些事你開始能夠體諒,將心比心;有些恩怨情仇、前塵往事,你也同時學著努力把它放下。所以,當父母需要你,你二話不說,當仁不讓。父母的事豈能耽擱?尤其攸關健康,當然必須一肩扛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事情卻怎麼做也做不完,怎麼做也做不好,問題還一來再來:都這麼努力了,爸爸的病況怎麼會沒有穩定下來,甚至是愈來愈壞?怎麼孩子會在學校惹事闖禍,或者被同學霸凌,直到出了大事才被學校通知?為什麼一開始,孩子沒有對你說?……

於是,你忙上加忙,恨不得自己能有三頭六臂,巴不得自己能有好幾個分身,甚至忙到很想往生。於是,你所有的時間、心理餘裕及體力,都用來滿足其他人的需求,還有用來負責。

這些忙碌來自於責任,一個又一個「非你不可」的責任。

為責任賦予新的意義

面對責任之所以讓人感到痛苦,是因為我們多數時候感受到的,是責任帶來的壓力。

壓力來自於外界的要求,與你現有的資源、能力有著明顯的落差。在這個落差裡,我們會感受到焦慮,但我們也會努力動用自己的資源,來提升自己的能力,處理這段差距,拉高到相同水平,甚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進而解決掉壓力。

但如果差距持續存在呢?也許是可用資源不夠,也許是自己的能力提升太慢,或者問題一直一直來,解決完第一個,還有第二個,接著還有第三個……這樣的話,要如何讓持續到來的壓力及負擔停下來?

除了責任帶來的壓力感受之外,絕大多數受責任綑綁的人,幾乎找不到,也感受不到責任背後的「意義」。意思是說,養兒育女、照顧父母的責任背後,有什麼珍貴的心理意義?這需要我們看見及認識,並且刻在心底。

從責任中學習,與自己和解

想想看,責任就只是負擔而已嗎?

責任其實也讓我們擁有了跟爸媽相處,跟兒女交心的黃金時刻。

而在相處上,那些習以為常的態度及口氣,我們也獲得了修正及調整的機會。這些正是我們時常忘卻,卻是最珍貴的東西。

重新找到責任的意義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你會發現,在養育兒女的負擔及辛苦過程中,自己竟然學習到了很多,甚至在教養兒女、彼此嘔氣的過程中,你能夠探索、發現、認識、修復,並療癒了自己當年在原生家庭裡的成長傷痛。

你可能曾經因為調皮搗蛋,就被父母禁足;你可能曾經被父母誤解,遭受到莫名其妙的體罰;你可能曾經被父母苛求課業成績,讓你發下宏願,或者是立下毒誓,今生絕對不能成為這樣的父母,讓孩子在成長過程蒙受陰影而傷心。

或者是你曾經在國中時期,被父母反對談戀愛,甚至被父母偷看日記,讓你提醒自己,只差沒有在手背上刺字,要學會注重孩子的隱私,因為他們跟你我一樣,不是誰的財產,都是獨立的個體。

你會去調整標準,不去複製上一代的模式,成為高要求的父母。

原本都是少一分打一下,為什麼是85分,不是95分?為什麼練習過的習題,還會出錯?為什麼吃飯吃這麼慢,還一邊在玩,你這樣有時間寫功課嗎?上禮拜鋼琴老師教的曲子,你練好了沒有?以上這些提醒、嘮叨和逼迫,不會出現了。因為這時候的你,深刻明瞭你和孩子的關係,還有孩子的內心世界更重要。

這不就是責任背後的意義嗎?也是最珍貴的自我成長,它讓你再次回顧了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當你看見責任及壓力背後的意義,都是再一次跟自己和解,療癒當初那個痛苦、難過、委屈及傷心的自己的契機。並且,還能把這些讓你重新回顧,進而醒覺的提醒,運用在你和孩子的關係裡。

面對父母也是一樣。照顧父母的需求確實辛苦及痛苦,卻也讓我們終於看見了父母親會老,而不是活在永恆的中年時空裡:那是父母留在我們心中的樣子。以前總是一通電話,五分鐘內搞定,現在終於能好好地說說話,也能仔細地看看他們了。

我們會因為責任而焦慮及憂鬱,甚至是微笑憂鬱。

但我們也會因為責任背後的意義,真正地認識生命的意義;對你所愛的人,對你重視的人,表達關心及謝意。

書籍簡介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作者: 洪培芸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0/04/07

作者簡介

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粉絲專頁:「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三明治 父母 壓力 心理師 中年 憂鬱 責任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