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不可以任性、忍耐是美德...」日本教育博士:其實霸凌就是這樣教出來的!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不可以任性、忍耐是美德...」日本教育博士:其實霸凌就是這樣教出來的!

「不可以任性、忍耐是美德...」日本教育博士:其實霸凌就是這樣教出來的!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6543158
撰文者:岡本茂樹
暖心讀冊 2017.12.06

任性並非不好

小時候的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許多價值觀,而對我們影響最深的當然是父母。我們的父母也一樣,如果在他們小時候一直被父母灌輸「要自立自強」「忍耐是美德」「不要輕言放棄」的觀念,自然會照單全收,然後再把這樣的價值觀傳承給下一代。

另外,手足之間的關係也會產生一些價值觀,不論任何世代均如此。或許長大成人之後會逐漸淡忘,但孩子在小時候都會和手足展開一場「得到父母關愛的爭奪戰」──「絕不能輸給哥哥!」「為什麼只疼妹妹?我是不是沒人愛?」他們會這麼想,於是產生「我一定要贏」「我想要被所有人喜歡」的價值觀。這些在小時候植入內心的價值觀,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之後,會變成活得很辛苦或壓力的源頭,也是產生問題行為的根源。

廣告

心中植入愈多價值觀的人,愈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這樣的人無法原諒有人與自己的價值觀「背道而馳」。從小被教育「要有禮貌」的人,看到沒禮貌的人就無法忍受,同時也無法原諒自己做出沒有禮貌的行為;擁有「理所當然的事情不用教就要會做」價值觀的人,看到他人連「理所當然的事情」都做不好時,就會忿忿不平,同時自己做不好的時候也會厭惡自己。一個人擁有愈多(自認為)正確的價值觀時,就愈可能感到活著很辛苦,而做出問題行為。對某些價值觀深信不疑,就會相應帶來不同的煩惱與痛苦,以下舉例說明。

應該有些人從小就不斷被父母教導「不可以任性」「要討人喜歡」。如此一來,「不可以任性」「要討人喜歡」就很有可能變成他的價值觀。

在學校裡,很多小孩都會耍任性。但是,看在擁有「不可以任性」價值觀的小孩眼裡,那些耍任性而讓大人困擾的小孩簡直不能原諒,每每看到有人耍任性就會感到生氣,久而久之便顯露出憤怒,對著那些任性的小孩大吼:「拜託你差不多一點,大家都很困擾耶!」這種情況持續演變下去,就會變成霸凌。

此外,這種小孩不僅認為「不可以任性」,同時也有著「要討人喜歡」的價值觀,所以內心的情緒其實是很複雜的──一方面認為「不可以任性」而霸凌他人,同時又覺得「霸凌別人的自己」很討厭。「明明希望大家都喜歡我,我卻在霸凌別人,真是差勁……」他或許會在內心責怪自己,於是感到活著很辛苦。

廣告

這種情形不只發生在小孩子身上,只要還維持著這樣的價值觀,不論是小學生、大學生或成年人都一樣辛苦。這裡我想提供一個看法──「任性的人」換個角度看,其實是「很會做人的人」,「任性」換個說法就是「能如實地表達自己」,這是與他人建立關係時的好方法。雖然逾越「常軌」的任性可能是心理上有問題,但是完全不表現出任性的人,在他人眼裡就是一個「無趣的人」。

一樣是大學生,一定有些人「會耍任性」,有些人「沒辦法耍任性」。對於沒辦法耍任性的女學生而言,看到有些女學生可以耍任性,又和他人相處融洽,便容易心生嫉妒。嫉妒有朝一日會演變成無法克制的憤怒,於是造成許多問題行為。常見的有硬是奪走對方的男朋友,或是在班上造謠,藉此孤立對方,採取惡劣的霸凌手段。

必須注意的是,和前述小孩的例子一樣,霸凌的主角其實對自己找耍任性的女生麻煩感到無法忍受,即使表面上或許故作平靜,內心卻對自己有著強烈的厭惡──「明明是想討人喜歡,我卻做出這麼差勁的事!」不過,遺憾的是,本人很難察覺自己之所以有問題行為與感到活得很辛苦的原因,是源自於小時候建立的價值觀。從小自然而然植入內心的價值觀,是很難察覺的。

此外,「耍任性」這件事,通常女性比男性拿手,原因是幾乎百分之百的男性都被植入了「要像個男子漢」的價值觀,所以對於「耍任性」感到很丟臉。

「強烈的正義感」引發殺人事件的案例

前面已經說明過內心既有的價值觀對成人之後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兩性關係)所造成的影響,接下來我要說明因而造成殺人事件的情況。事件的引爆點是「強烈的正義感」。我接觸了一位三十幾歲的年輕受刑人,他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嚴厲管教:「男人就該堂堂正正!」「要像個男子漢!」當他做出不像男子漢的行為或投機取巧時,父親就會二話不說對他施暴。「堂堂正正」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這樣的價值觀會演變成「絕不寬恕為非作歹的人」這種「強烈的正義感」。

這種「強烈正義感」的價值觀十分棘手,因為它會讓人對自己與他人都非常嚴格。只要是人,絕不可能一輩子都不犯錯。一般人做錯事,都會心想「偶一為之也無妨」;然而,這位受刑人完全無法原諒「做錯事的自己」,並且一步步把自己逼到困境,傷害別人的同時也傷害自己。

剛滿三十歲不久,他認識了一個專門詐騙老人家,奪人錢財的男人(被害人)。他覺得絕對不能原諒那個男人,同時也不能原諒對壞事視而不見的自己。後來,在得知那個男人向自己認識的老人騙取金錢時,累積的憤怒終於一觸即發,最後甚至殺害對方。在監獄第一次和他進行面談時,他說:「殺了一個壞人有什麼不對?我明明就做了一件對的事!」這是他「自以為的藉口」。確實被害人詐騙老人家是有錯在先,但即使如此,殺人依舊不可原諒。對他來說,在無法原諒自己與對方的情況下,解決方法就只有殺人一途了。

他的根源是小時候父親對他所做的行為,也就是讓他產生「強烈正義感」的嚴格管教與暴力。他完全不曉得小時候的經歷是犯下事件的根源,但在與我一同探尋自我之後,他了解過去一直為了要看起來「像個男子漢」而勉強自己。

「強烈的正義感」背後,是他心中那份想要讓父親「肯定自己是男子漢」的強烈渴望,其實,他真正想要的是父親也能愛「真實的自己」,即使不像個男子漢也無妨。察覺到這一點之後,他的價值觀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同時也打從心裡對被害人感到抱歉,能夠「由衷地」向被害人說「對不起」。

書籍簡介__教出殺人犯


作者:岡本茂樹
譯者:黃綋君
出版社:光現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6月28日

岡本茂樹(Shigeki Okamoto)

1958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曾任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系教授。原為國高中英文老師,後來進入武庫川女子大學研究所臨床教育學研究科攻讀博士,取得臨床教育學博士學位。在大學授課、從事研究,也致力於協助受刑人進行更生。另著有《逼孩子反省會讓他成為罪犯》《愈是窮凶極惡的罪犯,愈能成功更生》(以上皆暫譯)。2015年歿。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忍耐 德日 任性 日本教育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