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哎喲,混血兒好可愛喔!」被熱情台灣人圍觀的恐怖經驗...荷蘭爸爸:混血兒不是可愛動物區好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哎喲,混血兒好可愛喔!」被熱情台灣人圍觀的恐怖經驗...荷蘭爸爸:混血兒不是可愛動物區好嗎?

「哎喲,混血兒好可愛喔!」被熱情台灣人圍觀的恐怖經驗...荷蘭爸爸:混血兒不是可愛動物區好嗎?
Dreamstime
撰文者:韋岱思

上個禮拜,我帶兩個小孩搭公車,我女兒現在進入「熱愛按鈕期」,像是搭電梯或是玩玩具時,只要有鈕,她就堅持要按,一上公車她就一直吵著要按下車鈴。

「要不要我抱妳按按鈕啊?」此時,一個陌生的阿嬤跳出來熱心的想幫忙。

自從我們上了公車,我聽到同車的兩位阿嬤乘客一直看著我女兒說「好可愛,好可愛」,後來聽到女兒要按鈕,終於忍不住插話。

廣告

我相信阿嬤完全沒有惡意,只是好心想要幫忙,但是我還是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除了我已經跟女兒講要等到到站才能按之外,我對於完全陌生的人忽略孩子父母也在場,還主動向孩子提出要觸碰他這件事很感冒。

走在台北街頭,我們常常遇見這樣「熱心」的行為,因為是跨文化婚姻(傳說中的CCR),偶爾路人會多看我們幾眼,這也就算了,最讓我頭痛的是兩種特別的反應:

第一種,是陌生人為了展現他們「會講英文」,總是很大聲的跟我們說英文,像我們全家上個禮拜到一間小店買東西,女兒看到架上的糖果,回頭用中文問我們:「我可以吃這個嗎?」,店員認為機不可失,立刻變成人體自動翻譯機,對著女兒說:「Candy,糖果」,還不斷跟我女兒上英文會話課:「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想當然,我女兒還是一頭霧水,「這個叔叔究竟在說什麼呀?」,最後還是我太太實在受不了,忍不住跟店員說:「她聽不懂英文,她的母語是中文,就跟你我一樣,你沒必要特別用英文招呼她。」

遇到這種場面,我都忍不住一堆os:「你剛剛難到沒聽到女兒跟父母講標準的中文嗎?為什麼要跟她講一個她明明就聽不懂的語言呢?你真的熱情想認識她?還是你只想要展現你的英文能力?」太太事後也跟我說,她其實很想跟店員說:「不是所有白人都是講英文的好嗎!」這顯露出一般人很狹隘的刻板印象,好像只有白人才是「外國人」,而這些「外國人」一定都只講英文。

廣告

第二種特別的反應比較像公車上的阿嬤,這些路人會當著我們的面、公開評論我的小孩長得怎麼樣,有時甚至沒有經過父母同意就拍照跟觸摸他們。譬如跟女兒出門搭捷運時,常常聽到我們不認識的乘客大聲的說「哎喲,混血兒都好可愛喔!」,要不然就是「你看,有混血兒耶!」。更恐怖的是,有時候人比較多,會慢慢把我們圍起來,一群人指指點點,說好聽一點我們全家像是街頭藝人,說難聽一點跟動物園裡的動物差不多。

聽到這樣的「稱讚」我都假裝沒聽到,一開始我會有點憤怒,但很多人都不以為意的說:「哎唷,人家也沒惡意,誰叫你們小孩這麼可愛呢。」好像是我得了便宜還賣乖。但我不想要讓孩子感覺到台灣人這樣的「善意評論」是針對他們,我都會慢慢的走到月台的另外一邊,越遠越好。

台灣的讀者可能覺得我很奇怪,明明都是讚美、善意,你這個阿兜仔未免也太嚴格了吧?

其實,我是有我的道理的。

首先,聽到路人評論我們家人的外表,我覺得還蠻失禮的。如果街頭上有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經過你,評論你的外表,我相信很多人也會覺得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吧?就算是稱讚一聲「嘿!帥哥」,也會令人感到很輕浮吧?偶爾碰到就算了,但是我們家幾乎每天碰上這種事。

再加上,路人評論我混血兒的孩子很可愛,很漂亮,很吸睛,因為大家重視混血兒的外表,卻忽略了內在的重要,像一個花瓶一樣,只要外表好看,內容空空沒關係。

台灣人對混血兒的刻板印象,跟我們教養的原則剛好相反,做為父母,我們不希望培養一個像花瓶的孩子,我們跟所有的家長一樣希望我們可以教養出一個聰明、有想像力、有個性、有理想的小孩子。從父母的角度,我們不希望孩子因為不斷聽到別人對他外表的稱讚而滿足,而是培養內在成為一個有涵養的人。

當然,家庭教養最關鍵,重點不是外面的人怎麼看待我們家的小孩,而是作為父母我們怎麼教小孩子如何詮釋與回應這類來自陌生人的「稱讚」,不過每天必須面對台灣人的品頭論足,實在讓我覺得這種「善意」令人負擔很重。

也許下次你想要表達混血兒的長相有多麼可愛,你可以多多考慮怎麼表達你的「善意」,或許一個微笑也就夠了,作為台灣的新移民,我真的希望這片土地可以將我的孩子養育成一個內外兼修的大人,而不是只有外表的花瓶,可以請大家跟我們一起努力嗎?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混血兒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韋岱思
展開箭頭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在2017年出版「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一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