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北京精神 vs. 台灣精神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北京精神 vs. 台灣精神

北京精神 vs. 台灣精神
(攝影者:楊文財)
撰文者:黃齊元

「如果中國要打菲律賓,不到一天就可以把它拿下來。」

我和一群大陸朋友在吃晚餐,話題不知道怎麼扯到最近中國在南海和菲律賓、越南的領土主權之爭,以及釣魚台的中日主權爭議。

「不過我看如果要和小日本對幹的話,中國不一定打得贏喔。」另一個人說。

廣告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中國要把周圍的國家打垮,到底需要多久時間,越講越興奮,直到有人意識到我這個台灣人的存在,終於了解話題不太合適。

「不講這個了,小黃,來來來,大家喝酒,我們乾一杯。」

我想起下飛機時在機場看到的標語「北京精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這是今年初才掛上去的,以前沒有這個口號,但現在北京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在大陸各個地方的人當中,北京人無疑是最愛國的,連計程車司機都能和你討論兩岸政治,對台灣各黨主要政治人物朗朗上口。

廣告

不過隨著中國大陸經濟日益強大,有些人 (不一定是北京人) 愛國愛過頭,成了民族主義極端份子,動不動就想靠打仗解決問題,這種心態很要不得。

所以在北京看到「愛國」標語實在有點好笑,這是事實,但難道還需要再強調嗎?

最近北京水災,官方數字死了77人,北京市長下台。在電視上看到北京成為汪洋澤國,就像台灣蘇拉颱風時一樣,感覺很奇怪。我在北京從來沒有碰過超級大雨,倒是經歷很多來自內蒙的沙塵暴,我一直以為北京是個乾旱城市。

看到北京和台灣對暴雨一樣束手無策,了解到原來北京不是超人,也和我們一樣平凡,四年前奧運燦爛繁華、舉世無敵的印象被泥沙和雨水沖得一乾二淨。

倫敦奧運有很多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當北京奧運已達到花錢和動員人力的極致時,英國人選擇不再花更多的錢,而以較少的預算展現創意和軟實力,發掘英式文化的歷史共同記憶,更能打動人心。

這證明台灣也有機會超越中國大陸,即使我們經濟的輝煌年代像大英帝國一樣早已不再復返,台灣還是可以發揮文化創意的獨特價值。

中國大陸女子羽球打假球事件是另外一個「愛國」的誤導,為了爭取中國整體獎牌數,竟然放棄運動員精神。

大陸女選手于洋賽後為沒有做到奧林匹克精神道歉,並宣布退出羽壇,她的隊友王曉理則在微博上說「你們取消的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我的夢想!」

事實上需要道歉的是教練和球隊,運動員只是無辜的一顆棋子,我可以理解拚搏四年卻被犧牲掉的感覺,平民的、脆弱的中國才讓人感到比較真實。

而對一個強大中國的興起,全世界不管是美國人、英國人或台灣人都需調整自己,學習和中國大陸相處,諷刺的「你好大、我好怕」或傲慢的「我好大、我不怕」都是錯誤的心態。

北京精神中的「包容」是最難做到的:包容是一種胸襟和氣度,北京或許有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可是卻還沒有發展出一種普世價值。中國的強盛必須與人和平共處,而非建立在不擇一切手段打倒別人、取得勝利的基礎上。

台灣在這方面一樣不及格:我們一直號稱寶島有來自各方的族群,但是藍綠的惡鬥卻把我們本位主義的醜態暴露無遺,又有什麼資格去批評別人?

講到「厚德」,不敢說北京人是否比中國大陸其它地方人強,但台灣人應該比大陸人好一些,特別是在「社會公德」上;台灣人比較不會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優先,更願意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

至於說「創新」,很難把北京和這個詞聯想在一起;北京雖然有很多老外設計的新建築如水立方和鳥巢,但深圳還比較能讓人感受到創新。就像你問台灣人「馬英九」讓他聯想到什麼,大部分人會說「公平正義」而不會提「經濟成長」。

總而言之,所謂的「北京精神」應該只是北京自我的想像,而不是北京的實質;可能是北京的未來,但絕不是北京的現在。

假如我們要依樣畫葫蘆弄一個「台灣精神」,那會有什麼內涵?

我認為第一是「創意」(creativity) 。創意和「創新」(innovation) 不同,創意是一個想法,但如果要變成創新,須掌握更多配套元素才能形成社會影響力,有創意但不夠創新是台灣今天的問題。

第二是「服務」。台灣社會有很強的利他意識,大部分人都在成就他人,而非成就自己,並且從別人的肯定中得到深深的滿足。不管是幫人做了一份好吃的美食料理,或是幫蘋果打造了完美無瑕的電腦,從張忠謀、郭台銘到吳寶春,大家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第三是「人情」。這就更不用說了,大陸朋友會告訴你台灣人和香港人、新加坡人的最大差異就是人情味。

最後一點我覺得是「自由」。台灣雖然長期受到日本統治,但卻蘊含很深的崇尚自由精神,反映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創意。這是一種美德,但也是缺點,太自由了就沒有耐力,台灣缺乏像韓國人那種堅持到底、絕不放棄的精神。自由在政治上更會造成災難。

如果你問台灣人喜歡北京或上海,十個人裡面有七個會說上海,上海人喜歡新事物,台灣人搞一些小創意 (特別在餐飲方面) 很能得到上海人的青睞,但北京人和台灣人的思維方式就格格不入。

然而如果你問香港人同樣問題,答案會正好相反。上海和香港太像,只不過是另一個商業城市;北京才是權力核心,才能拍板,有更多東西是香港所沒有的。

展望未來,台灣應更加關注北京,了解中國在想什麼,並且從大格局來思考;而大陸也應向台灣學習:不是大就可以征服一切,草根庶民的人性情感才是真正的力量。

畢竟,大陸不應只汲汲營造中國的世界,而應成為世界的中國。

同樣的道理,當你思考台灣的下一步在哪裡,最近在香港開幕的誠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想像:堅持台灣的價值,跨出走向世界的腳步。營造台灣的新世界,可以創造世界的新台灣。

Believe in Taiwan,I do!

作者簡介_黃齊元

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 ,具有近30年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職: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上海 北京 中國 台灣
老總的兩岸手札
老總的兩岸手札
黃齊元
展開箭頭

大中華地區金融界最負盛名的投資銀行家,投資銀行界的領軍者 ,具有超過30年投資銀行和創投經驗,曾主辦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台資企業股票上市、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項目;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中國大陸併購公會理事,2008年度榮獲中國大陸併購公會"最佳併購交易獎",2010年度再獲台灣證交所最佳證券承銷商(海外組)。美國史丹福(Stanford)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職: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共同發起人/蔚藍華騰智慧顧問公司董事長/智門SmartGate創辦人。

黃齊元網站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