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個不會主動打招呼的小孩,為什麼卻能老是被長輩們稱讚「很有禮貌」?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一個不會主動打招呼的小孩,為什麼卻能老是被長輩們稱讚「很有禮貌」?

一個不會主動打招呼的小孩,為什麼卻能老是被長輩們稱讚「很有禮貌」?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羅怡君
暖心讀冊 2016.10.13

有件事我一直搞不太清楚。

大部分妹妹接觸過的老師和長輩們總會稱讚她「很有禮貌」,但我仔細觀察過,她既不會主動打招呼,也不喜歡獻殷勤討好別人或表現親近,我實在想不透為什麼她能贏得這些讚美。

直到有次妹妹跟著我去參加朋友聚會,一切才豁然開朗。雖然事先和她大略介紹過與會者,到了現場她一如往常依然口拙,更別提回應阿姨們一連串的問候和各種問題。她安靜地坐在旁邊吃著鬆餅,津津有味地聽我們聊天,不一會兒,氣氛熱烈到我也忘了「她的存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沒多久,她拉拉我的衣角:「媽,妳們太大聲了啦,講話小聲一點。」

又過一會兒,她再次提醒我:「媽,剛剛服務生問阿姨問題,妳們都沒注意到。」

不只如此,店裡生意很好,高朋滿座,她還注意到我們的包包放得比較外面、注意到我們的椅子容易卡到走道,別人不易通過……兩個小時下來,幾位阿姨也注意到她的細心和體貼。

最後這位不善言詞的小姐贏得阿姨們一致的讚美:真是個有禮貌的貼心孩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妹妹展現的禮貌不是在嘴上,而是實踐「隨時注意他人的存在與感受」,藉由互動方式表達善意與體貼。也就是說,即使今天一個人滿嘴的請、謝謝、對不起,但若只是為了要求別人配合自己,根本忽略他人的實際需求,那麼這種「不禮貌」的冒犯,可能遠比不好意思打聲招呼還要嚴重。

是小孩不禮貌,還是大人受不了被拒絕?

此外,觀察大人與孩子間的互動,我們會發現,有些人認為的「沒有禮貌」是這樣的:

長輩們熱情地塞給孩子甜點或是特產,不料孩子一口回絕:我不想吃。

阿姨好心拿件外套請孩子穿上以免著涼,沒想到孩子說:我不冷,不想穿。

某個大人想請孩子幫忙跑腿或拿東西,沒想到與預期反應不同,孩子直接回應:我現在在玩,不想幫忙;或者聽到不喜歡的實話,例如穿這件衣服很不好看、這家餐廳不好吃……等等。

這些情境若發生在公共場合或熟識親友面前,不僅讓大人們感到尷尬,有時還會引來批評,在台灣社會裡,回應態度和內容太過直接的話,可能暗地裡就會讓人認為不夠圓滑、不夠禮貌。

不過,令自己感到沒面子未必是對方的問題,同樣一句話,聽在不同人耳裡詮釋不同,引發的情緒可能是對過去負面生活經驗的反射。若不小心觸碰到自己的弱點或痛點,也未必是對方想傳遞的訊息。孩子們不需要承接大人各式各樣的生命經驗,這也和禮不禮貌扯不上任何關係,充其量就是表達方式可以斟酌討論而已。

每個國家或地區的風俗民情不盡相同,當然對「有禮貌的行為」定義也大異其趣,甚至是完全相反,所以當我們討論「禮貌」,或希望孩子有禮貌的時候,首先要問問自己,到底要跟孩子傳達什麼樣的內容,我們是否窄化了禮貌的意涵,更忽略了背後的文化價值和意識框架?

是真正的禮貌?還是敷衍的應對?

回頭來看看我們說的禮貌,其實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禮貌就是禮節嗎?有沒有人儘管嘴裡客氣、行為優雅,但卻讓自己感覺非常不舒服呢?是什麼行為會讓自己感到被冒犯,而認為對方「沒有禮貌」呢?一個不曾對你說早安的人,卻願意坐下來認真傾聽你遇到的困難,你接收到的尊重和禮貌,會比三餐都打招呼卻未曾想停留交談的人還要少嗎?

與其陷入「要求」或「不要求」孩子禮貌的二元爭辯裡,不如花點時間把「禮貌」這件事的內涵梳理清楚,否則傳達給孩子的,只是模糊不清的概念,連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禮貌不是表面功夫

不跟孩子特地說「禮貌」二字,因為禮貌不是「特意做出來」的行為,這種互動方式的形成應該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樣板式的行為;不要求表面禮貌不等於是放棄管教,只是不必然以特定形式表達。真正必須要求孩子做到的禮貌,是品格上的修練,孩子必須隨時覺察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別人產生的關聯影響,這當中同時包含著同理心和觀察力。

讓我們動動腦發揮創意,想想禮貌還能怎麼表達給別人?最困難的禮貌又是什麼呢?

書籍簡介_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書名: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作者:羅怡君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


總擔心自己想得不夠多,愛得不夠深?
其實一切都是因為,那是「我的」孩子啊。


你被「理想父母」的形象綁架了嗎!?
放棄完美,才能真正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


孩子從我們而來,卻不屬於我們。
父母的目標,不是當完美的父母,也不是讓孩子成為理想的孩子。
不理想,才是真實。在孩子最真實的日常樣貌中,藏著教養的契機。

當孩子把你口中的「道理」當耳邊風←→信任是需要培養的
當孩子對你的「日常關懷」毫無感覺←→多少愛才「夠用」?
當孩子每天都有事要「申訴」←→你眼中的小事不是小事
當孩子跟你說「這不公平」←→公平不是一種絕對
是給孩子自由?還是限制?←→別被一時的「假自由」迷惑
當孩子被批評不禮貌←→是禮貌,還是權力關係?
當孩子對事情的看法與你不同←→保有孩子自己詮釋世界的權利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不喜歡打招呼 不打招呼 打招呼 為什麼要打招呼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