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明明是免試入學,卻天天考試...楊照:台灣教育出的孩子,沒學到成長,只學會忍耐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明明是免試入學,卻天天考試...楊照:台灣教育出的孩子,沒學到成長,只學會忍耐

明明是免試入學,卻天天考試...楊照:台灣教育出的孩子,沒學到成長,只學會忍耐
撰文者:楊照
精選書摘 2016.07.29

「說一套、做一套」的教育無法教出正直、誠實的孩子

我的女兒李其叡,提早離開了台灣的教育現場,甚至沒有念完國中,14歲、不滿15歲就去了德國。透過她,我一直意識到「提早」這件事。走的那一年,她所有的同學正升上國三,無從選擇地當了「十二年國教」的第一年試驗品,是試驗品,也是犧牲品,就算離開了,李其叡身上仍然無法不帶著這個身分所留下來的傷痕。

她忘不掉升上國二時的詭異氣氛。大家都在討論「十二年國教」,討論「十二年國教」時,每個人都一定會提到「免試升學」,可是在學校裡,從校長到老師到家長,從早上到放學,瀰漫在空氣中的,明明就都是「考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是受到我的長期感染吧,這個女兒在一件事情上最像我──極度厭惡虛偽,對於表裡不一,說一套做一套的人與事,格外沒有耐心。然而,那一整年,幾乎每一分、每一秒,她都被迫處於集體的虛偽狀態中。她從小是個喜歡上學的人,家中沒有別的孩子可以和她作伴,上學讓她可以交朋友,她重視朋友、在乎朋友。但那一段日子裡,從學校回來,她經常帶著激憤的情緒。使她憤怒的,不是同學、朋友,是她看到的大人毫不掩飾的虛偽。

你們怎麼能一邊說人人有高中念,說『十二年國教』是『免試升學』,一邊卻一直逼我們花更多時間準備考試? 為什麼『十二年國教』的重點不是告訴我們高中教什麼、學什麼,而是如何考試? 」

面對她怒氣沖沖的質疑,坦白說,我完全無力,無力回答、無力解釋,我能做的只是半開玩笑地提醒:「別說『你們』,和我無關,是『他們』!」

但我真的有辦法撇清,和「他們」徹底劃清界線嗎?她口中的「你們」,我知道,指的是這個社會的大人們,「你們」怎麼能做得出這種明明不合理,明明違背原則的事情? 我深深心疼,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如此對大人失去了信心。我該跟她說:「這世界本來就這樣,一個人說的和他做的本來就常常互相違背的嗎? 」我該讓她那麼早就變得如此世故,那麼早就不相信「正直」、「誠實」、「忠於原則」這一類的人間美德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在《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書中回顧、簡述了女兒到德國考學校、決定出國的經過,不過一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是那麼確定,促使她違背原本在心中對朋友要一起畢業的承諾,國二暑假就出國的因素中,究竟是「逃避考試」的成分大些,還是「厭惡虛偽」的成分大些?

她不是個沒經歷過考試的孩子,剛好相反,從小念音樂班的關係,她考試的經驗比同年齡的人,豐富太多了! 她自己曾經屈指比較過,一個跟她同年齡的人,例如像是和她一起混大的張容(張大春的兒子),生平第一次入學大考,就是考高中。而在張容考高中之前,其叡已經考過小一光仁音樂班入學考試、小三台北市公立小學音樂班聯招、國中台北市音樂班聯招、科隆音樂院入學考、漢諾威音樂院入學考、柏林音樂院入學考、慕尼黑音樂院入學考。

她知道入學考試是怎麼回事,尤其是再熟悉不過台灣的入學考試是怎麼回事。她考很多次了,而且她還有德國考試的經驗做為對照。

她太了解在台灣是怎麼考試的。音樂班術科考試,永遠千篇一律是抽籤抽出的大小調音階、琶音、終止式,加上一首簡短的指定曲,再加上一首自選曲。自選曲完全沒有範圍,從巴洛克到古典到浪漫到現代,什麼都可以選。看起來那麼寬廣的自由,但多麼神奇啊,最後大家「自選」選到的曲子,卻會有很多重複,甚至有的曲子同一個班,就有三、五個人選。

那不叫做「有志一同」、「英雄所見略同」,而是考試與評分方式所決定的。不管選的是什麼樣的曲子,考試中永遠只聽頂多三分鐘,更可能是兩分鐘或兩分半鐘。一定要有能夠顯現技巧難度的,才有可能得到較高分。於是很簡單,所有的行板、慢板、緩板樂曲就都先排除在外了。一個音樂班的學生,從小學念到高中畢業,沒有練過任何慢板樂章,非但不是不可思議,甚至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手上從來沒碰過慢板樂章,這樣的孩子要他們怎麼能對奏鳴曲式有深入的了解呢?

再來,整首曲子在演奏技巧上不夠難的,也都不在選擇之列。不只如此,技巧難度高的段落出現在樂曲較中後段的,也不能選。最理想的曲子是快板,而且從一開頭就能顯現技巧難度的。原本廣大的樂曲範圍,一下子就縮到很小、很小了!

像這種入學考、大考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因為太重要了,必須專心準備,不能分心去做其他事。對音樂班考術科的孩子來說更可怕,不只不能做別的事,甚至不能做別種準備。讓李其叡極度沮喪的,是國三一年她又要再度面對那樣的掙扎──要像其他「正常」的同學那樣練琴嗎?國三「正常」的練琴方式,就是選定一首比自己既有程度難一些的曲子,一整年只練那首曲子,而且甚至不是練好整首曲子,而是只練前面的段落,頂多到五分鐘左右的地方。用這種方法,讓那五分鐘的音樂盡可能完美,來爭取高分。

一整年困在那五分鐘的音樂裡!那是多麼可怕的侷限!痛苦的還不只如此,李其叡的老師、李其叡自己,都不認同這樣的考試與準備方式,老師會給她新的曲目,陪她練不一樣的曲子,她自己會想要不斷地擴充音樂上的能力與理解,然而學校的環境,卻會一直將她拉回來,讓她意識到自己不是個「正常」的學生。

啊,神奇的考試制度使得一個想要努力學好音樂的孩子,在學校裡卻成了「不正常」的怪人?對李其叡來說,還有另外一份煎熬,她希望自己能看得開,但哪有那麼容易──用這種方式考試,根本考不出真正的程度,很多從來沒那麼認真、那麼好的學生,靠著拚命練五分鐘音樂就能得到高分。相對地,繼續練習整首樂曲的學生,卻很可能因而在分數上被懲罰。

她小學考國中時就確切發生過這樣的事。大考前最後一次模擬考,找來的幾位老師打出讓班上都跌破眼鏡的成績。原本被認為程度好的,尤其是因為程度好而選了比較特別曲目的孩子,都拿到了不好的分數;相對地,一心一意就只練三分鐘、五分鐘音樂的孩子,得到了較高的分數。

那對李其叡真是個震撼。一來發現如果大考得到這樣的成績,她恐怕就考不上師大附中了。二來發現考試的結果,真的可能和平常的演奏能力有很大、很大的差距,考試真的不是用來檢驗能力和程度的。

她痛恨自己這樣計較和別人的分數高下,但她卻又實實在在對這樣的分數感到不平,對這樣的考試感到虛偽不合理,她騙不了自己。

術科如此,所謂的「小三科」也沒好到哪裡去。算她倒楣,平常難免受到老師和爸爸的影響,她很清楚那樣的考試內容,和學好音樂所需的知識,有多大的差距。她小學四年級學的「相通拍」就已經超過她老師一輩子曾經演奏的曲子範圍,也超過我一輩子讀過的所有樂譜範圍了。換句話說,那是根本和孩子演奏、聆聽、理解徹底脫節的東西,但他們不能不學,因為考試可能會考。配合考試而學,不是為了理解音樂而學,那樣的東西變成自己獨立,純粹為了考試而存在的。學會了、得了高分,完全無助於一個孩子在演奏、聆聽、理解音樂上變得更好。但這樣的現象在台灣教育制度中無所不在,見怪不怪。

我想與其說她不願再經歷一次大考,毋寧比較是她不願再經歷一次和準備考試有關的質疑、掙扎。她怕了,不願再讓自己每天那麼痛苦,每天那麼憤怒,每天要花那麼多力氣假裝看不到、感受不到這一切的不合理。

她不是被考試逼離開台灣的,更準確地說,她是被台灣教育明顯的、公然的不合理,明顯的、公然的虛偽說謊給逼走的。

看不見的代價才是問題的所在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出版之後,我去上了廣播節目「文茜的異想世界」,不過遇到的不是陳文茜,而是替文茜代班主持的另一位老友─盛治仁。治仁很用心地讀完了我的書(因為他也是個有孩子在念中小學的家長,具備動機關心台灣的教育),寫了好幾頁的筆記。因為用心讀過,所以他提的是很明確的意見─他基本上都同意我在書中對台灣教育「缺與盲」的批判,但他不同意我提出來的解決方案。

其實我書裡並沒有真正明確地談解決方案,但盛治仁他認為我主張的是讓孩子越過教育體制去追尋自我、發展自我,他對這樣的方式有疑慮。他以自己做為一個家長的身分,提了他的辦法。他讓孩子知道台灣這樣的教育是有問題的,但同時要求他們還是應該要具備應付考試的能力,孩子不需要認同考試,但可以將考試視為試煉,學習如何通過試煉,得到人格與能力上的成長。

短暫的節目錄音過程中,無法好好討論這樣一個話題。我承認老友的立場有其道理,我也知道這樣的立場在台灣有相當的代表性,甚至我自己也曾經採取過這樣的立場來和女兒溝通──人生不可能盡如人意,活在你不喜歡、不認同的環境裡,毋寧是人生的常態,那麼就從小開始,培養與這種不如意環境相處的能力,就算不認同考試,也要學會如何克服考試;甚至正因為不認同考試,更要克服考試,別讓考試打敗你、壓垮你。

然而,我的書關心的,真的不是這個層次的問題,而是從社會制度的角度,對這種立場產生的兩個疑問:第一,我們為什麼要設計出一種教育制度,不是從正面讓孩子學習、成長,而是從負面讓他忍耐,像打仗一樣,才獲得人格與能力的成長?這樣的教育制度對嗎?我們又怎麼會弄出這樣的教育制度來呢?

還有第二個更關鍵的問題:讓孩子在教育過程中,長期壓抑、忍耐、應付考試,就算因為這樣得到了人格與能力的成長,他們究竟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換來這樣的成長?划得來嗎?

這問題牽涉到一個複雜的觀念,那就是「機會成本」。在管理學中,「機會成本」極度重要,也極度困難,是高階管理者的必要修練。我們很容易看到眼前現實所得所失,卻沒那麼容易想像,如果不是這樣的現實,會有怎樣的所得所失。一個出版社的總經理,看到一個編輯花了兩天時間校對完一本書,他很容易算得出來這中間的人力成本,也就很容易接受這個現實。但如果有「機會成本」的概念,他應該要多想、多估量的是,如果將這樣的校對工作外包,讓編輯空出本來花在校對上的兩天,這個編輯可以拿這兩天時間去做什麼別的事,可能因此創造出更高的產值來嗎?換句話說,他要思考、要衡量:一個編輯花兩天時間校書稿,因而喪失了什麼樣其他的「機會」,喪失了的「機會產值」與現實校對的產值相比,就是「機會成本」。

有著「機會成本」觀念在心中,我忍不住想問,想請大家一起來問問:如果我們的孩子,不用將精神、時間耗費在應付這些考試的話,他們的精神、時間可以換來做什麼、學什麼?他們喪失了怎樣的機會能夠學得更多、成長得更豐富嗎?

書籍簡介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作者: 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02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及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在News 98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在「誠品講堂」、「趨勢講堂」、「敏隆講堂」、「93巷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

入學 台灣教育 楊照 考試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